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36849398739

    “像感冒”:

    早期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熱,所以常被誤認為是兒童喉嚨發炎或感冒,造成誤診和漏診。

    “比感冒更加兇險”:

    可能引發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主要會侵害冠狀動脈(心臟的供血血管);導致的心臟損害已上升為小兒後天性心臟病的第一位;嚴重的會致死;因為川崎病的病因不明,所以無法預防。

    家長一定要重視!

    川崎病有哪些症狀:

    有一些不典型的川崎病患者,臨床表現特徵僅滿足上述症狀中的2~3條,這樣的病人容易被漏診或誤診為普通感冒,導致併發冠狀動脈病變。

    所以,豆苗媽提醒一句:如果孩子高熱持續不退,醫生及家長應保持高度警覺,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避免發生嚴重心臟併發症。

    研究表明,只要治療得當,大部分川崎病都預後良好,所以家長們也不必過於擔心。

    治療方法:

    如果早期確診,可以給孩子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以降低孩子的冠狀動脈受損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注射了丙種球蛋白,會影響疫苗接種,所以什麼時候能接種疫苗,可以接種什麼疫苗,需要跟兒科醫生溝通後再決定。另外,患有川崎病的孩子一般還需口服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第一期開始服用大劑量,在恢復期服用小劑量,直至兒科醫生說可以停藥為止。

    比起其他兒童常見病,川崎病的發病率確實較低,導致很多人對其沒有警覺,別說是家長,就連某些基層醫生對川崎病的瞭解和接觸都不多。

    但正因為這樣,寶爸寶媽們才更要重視,因為雖然川崎病的發病率低,但如果治療不及時,對孩子的傷害卻很大。所以建議家長們心中都繃起這麼一根弦,一旦孩子出現疑似症狀,就可以提醒醫生,考慮川崎病的可能,並根據臨床症狀,做出綜合判斷。

    ————————

    整理:俞小瀧

    ————————

    關注豆苗媽,跟我一起輕鬆育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MW X1新能源駕駛體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