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聲極地
-
2 # 程式設計師之餘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光年是長度單位,並不是時間單位。光年的定義是:光速在一年內走過的距離,光速=3×10^8米。
-
3 # 鍋二剛的日常生活
在光向我們傳遞的過程中,光的能量在遞減,所以光譜(在天文望遠鏡的光譜分析圖上會出現鈣線)也就不斷像紫極(光譜上偏向紫外線的一端)靠攏,根據光譜衰減率可以得出。
另外“一個行星距我們地球150億光年”是不可能的,第一人類測出最大星系的距離是120億光年,還只能看到模糊的恆星,看到行星是幾乎不可能的。其次宇宙一共誕生150億年,如果那時候的光傳導我們這裡才150億年,作者應該是50億光年吧
-
4 # S豬秀兒
測定天體由近及遠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它們使用的距離越來越遠,但是精確度也越來越差。 1.雷達波法:直接向天體發射雷達波,透過雷達被反射的時間確定距離。適用於太陽系內天體。 2.三角視差法:透過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引起的觀測天體位置的變化來確定天體的距離。適用於1000光年以內天體。 3.造父變星法:透過造父變星的亮度與光度變化週期之間的關係來確定天體的距離。適用於幾百萬光年以內(能分辨出一個星系內的造父變星) 4.光譜光度法:利用主序星的亮度和光譜型別的關係確定距離,適用於幾千萬光年以內(能辨編出藍巨星——最明亮的主序星) 5.I型超新星法:I型超新星的亮度是一個定值,透過測定它來測定天體的距離(適用於所有能有I型超新星的星系,不過比較少) 6.哈勃定律法:透過天體退行速度和距離之間的關係來確定天體的距離(所有星系)。上面幾種方法能夠測定的距離越來越遠,但是精確度越來越低。第一種方法可以精確到釐米級別(測定月球);但是最後一種方法有的是有誤差比數值還大,是實在沒辦法才用的方法。要是要根據所要測定天體的距離來選擇合適的方法。幾百光年的距離,最好的方法就是三角視差法,精確到幾光年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的。
-
5 # 齊國一柱
一、光年是距離
一提到光年,看到有“年”字直覺好像是時間單位。但實際上是天文學上的一種距離單位,符號l.y.。光在真空中1年內走過的路程為1光年,約等於94607億公里。與“光速”有關聯。
光年一般是用來量度很大的距離,如太陽跟另一恆星的距離。光年不是時間單位。在天文學,秒差距是另一個常用的距離單位,1秒差距=3.26光年。
在一儒略年(符號:a,是天文學中測量時間的測量單位,定義的數值為365.25天)。每天為國際單位的86400秒,總數為31,557,600秒。這個數值是西方社會早期使用儒略曆中年的平均長度,並且是這個單位的名稱。
然而,因為儒略年只是測量時間的單位,並沒有針對特定的日期,因此儒略年與儒略曆或任何其他的歷都沒有關聯,也與許多其他型式年的定義沒有關聯。
在自由空間以及距離任何引力場或磁場無限遠的地方,一個光子所行走的距離。因為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準確值),所以一光年等於9460730472580800米(準確值)。
三、光年的設立
宇宙中天體間的距離很遠很遠,如果採用我們日常使用的米、千米(公里)作計量單位,那計量天體距離的數字動輒十幾位、幾十位,很不方便。
於是天文學家就創造了一種新的計量單位——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用去一年時間所走過的距離。距離=速度×時間。
-
6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乍一看,你可能會認為光年是時間的一種度量,因為它裡面有年這個詞。光年實際上是以光為標準的距離度量。如果你曾經告訴朋友你離這裡大約五分鐘,你也用時間來衡量距離。宇宙中恆星之間的距離非常大,所以天文學家使用光年作為一個大於千米的單位。要計算一光年的實際距離,只需將光速乘以一年中的秒數。
使用普通的物理公式,距離等於速率乘以時間或d = r×t,你可以計算一光年有多長:光年=(光速)x(一年)。由於光速由變數“c”表示,你可以把方程改寫為d = c×t,其中d是一光年的距離,c是光速,t是時間。 如果你想知道一光年以公里為單位的距離,你需要找到光速以公里每秒為單位。 你需要知道地球一年的秒數來計算。
真空中的光以每秒299792公里的速度傳播。 計算一年中的秒數。要找到一年中的秒數,你將按轉換單位進行一系列乘法運算。要將年轉換為秒,你需要將一年中的天數乘以一天中的小時數,乘以一小時中的分鐘數,乘以一分鐘中的秒數。 1年x 365天/年x 24小時/天x 60分鐘/小時x 60秒/分鐘= 31536000秒。 同樣,我們可以用科學符號將這個大數字改寫為3.154 x 10^7秒。
既然你已經定義了光速和時間的變數,你就可以把它們代入方程d = c x t,並求解一光年的距離。 d = (3.00 x 10^5)x (3.154 x 10^7秒) d = 9.46 x 10^12或者9.5萬億公里。
-
7 # 寒蕭99
你這裡其實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光年的概念,一個是我們如何測量出天體的距離的。
首先,光年的概念很好理解,就是以光速在真空中飛行一年的距離,所以這是一個距離單位,簡單來說就是光速乘以年,嚴格一些說光速是真空中的測量數值,也就是299792458米/秒,而年指的是儒略年,也就是365.25日。這樣相乘得出的數值就是光年的距離,大約是10萬億千米。
其次,是如何測量天體的距離。這裡根據問題中描述的情況需要先說明的是我們觀測的所有天體資訊,無論是光還是其他資料,無論是用眼睛還是用各種望遠鏡,全部都是接受資訊,而不是主動去探測。說白了,就是無論天體距離我們多遠,只要我們能看到,就說明它發出的光已經達到我們這裡了,所以我們才能看的到。而不是我們的眼睛或者望遠鏡穿越宇宙空間,跑到億萬光年外去看的。
如果理解了這個道理,就不會有問題中的說法了。這個和我們的文明歷史完全沒有關係,無論是幾千年的歷史,還是幾十年的觀測史,和我們能看到幾億光年外的天體毫無關係。因為無論我們能否觀測,天體就在那裡,它們已經存在了上百億年,它們的光已經照射到我們這裡,所以我們才可以看的到。
那麼關於測量天體的距離,我們從近到遠,有很多種測量方法。比如三角測量法,這個是初中就學到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測量100光年以內的天體。因此,不必質疑這種方法,因為你隨時可以在近距離驗證,所不同的是測量的精度問題,普通儀器只能測量幾十米,幾百米。但在天文學上,我們可以測量幾十光年距離的天體。
而更遠的距離,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利用變星測量,利用超新星測量,利用紅移測量。而且這些方法的測量範圍是相互重疊的,所以是可以相互驗證的。知道了天體的距離,那麼也自然知道了天體的光是經過多少年到我們這裡的了。
-
8 # 淮男子
宇宙間的距離非常大,所以只能以光年來計量,光線一年在均勻介質中所走的距離稱為一個光年。
光年是長度單位之一,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大約94.6千億公里(或58.8千億英里)。
光年的準確長度,準確來說:
以1年=365天5小時48分45.9747秒,1光秒=299792458米來計算,1光年=9460528404879358.8126米。
都說光年是光速走了365天的距離,我們常常看到某某星球距離我們幾十光年,幾百,幾萬甚至幾百萬光年。既然光都要走幾萬光年,那我們人類又是如何測量出來的?我們人類才幾千年的文明史,我們是如何怎麼知道這束光走了多少時間?
回覆列表
光速是每秒30萬公里,一年有8760個小時。一光年就是以光速走一年的距離,光走一個小時的距離是108千萬公里,光走一年的距離就是946080千萬公里。所以一光年的距離就是946080千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