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說414
-
2 # 使用者6725880180828
哼哈二將,漢族民間對佛寺山門前二金剛的俗稱。為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作者根據佛教守護寺廟的兩位門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兇猛,一名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名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
哼哈二將,漢族民間對佛寺山門前二金剛的俗稱。為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作者根據佛教守護寺廟的兩位門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兇猛,一名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名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
哼哈二將的來歷:
哼哈二將,又稱二將,哼是老大,哈是老二。是中國民間百姓對他們的俗稱,實名應為二密跡金剛力士,簡稱為金剛,本是金中最剛之意,用以譬喻牢固、銳利,能摧毀一切的力量。哼哈二將的原型是密跡金剛力士。密集金剛力士是佛祖500金剛力士的首領,只有一個,但中國佛教(好事者)將他一分為二,變成兩個金剛力士,供奉于山門殿。據《金光明經文句》雲,金剛力士本一人,今設二像,是為應付不測。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作者據佛教守護寺院的兩位門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兇猛,一名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名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傳說他們宣佈教化、保護法寶,為哼哈二將之神。
在雲崗、龍門、麥積山石窟的金剛力士雕像,都是一尊。只有河北安陽寶山隋代的大住聖窟入口兩壁刻有二尊金剛像,這是中國現存最古的看門神像。 在古代,哼哈二將是守護佛法的天神。二大金剛於宋代道教始稱哈哼二將,阿金剛為哈將,是張嘴裂口、褚臉造型;哞金剛則稱為哼將,是閉口、紫臉的造型。哈哼二將原是佛教的金剛力士,即密跡金剛,是佛祖的隨從,守護寺院的。
明代佛寺在山之內設有金剛殿,專塑二密跡金剛力士像,稱為二王。後來即塑於由門內,不再另設殿。金剛力士雕像一般都是面貌雄偉,表相憤怒,頭戴寶冠,上身赤裸,右手執杵,左手扼腕,兩腳張並,身體四肢均呈緊張之狀,其不同者,只左像怒顏張口,舉金剛杵作打物之勢;右像憤顏閉口,平託金剛杵,怒目睜視而已,由於二像一張口一閉口,如作哼哈之狀,因而在小說《封神演義》中被首先附會為哼哈二將。以後廣為流傳,反而忘卻了金剛力士的本名。
成語“一鼻孔出氣”,就是指的哼哈二將,在這裡是指幫助別人說話。該成語出自於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說道:“那晁住媳婦就是合珍哥一個鼻孔出氣,也沒有這等心意相投。”又,清·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第一卷說道:“似此不必學溫韋,已與溫韋一鼻孔出氣。”其含義是同一個鼻孔出氣。 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