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邢大夫

    一般利尿藥分為以下

    1.排鉀排鈉類的呋塞米、氫氯噻嗪,主要用於高血壓、心功能衰竭,下肢水腫,這類藥物長期口服會導致周身無力,血鉀降低,故口服這兩類需要定期檢測電解質。

    2.保鉀利尿劑,作用交上類弱,但可以保鉀,一般定期檢測血鉀,預防升高。

  • 2 # 健康心領域

    利尿劑分為幾種,分別是保鉀利尿劑,代表藥物螺內酯,噻嗪類利尿劑,代表藥物氫氯噻嗪,袢利尿劑,代表藥物呋噻米。

    服利尿劑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看利尿劑做什麼用。用於降壓,只推薦小劑量使用,比如半片氫氯噻嗪就可以有好的效果;用於改善心功能利尿,則要聯合使用螺內酯和氫氯噻嗪,這樣保證電解質平衡。

    二看利尿劑的副作用。保鉀利尿劑螺內酯就不能和會導致血鉀高藥物如卡託普利或食物聯用,除非有低鉀血癥患者。低鉀血癥患者應用呋噻米時一定要先把血鉀補上來。腎功能不全慎用保鉀利尿劑,避免發生高鉀血癥。

    三,長期服用利尿劑時,要經常觀察,出現心動過緩,心律失常,四肢乏力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急查電解質,防止發生電解質紊亂。

  • 3 # 佳園道

    利尿藥是指透過作用於腎臟,增加水和電解質排出,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導致的水腫,也可以用於如高血壓、腎結石、高鈣血癥等非水腫疾病的治療。

    利尿藥應用注意事項如下:

    1、限制鈉鹽的攝入是大前提,也是基礎,提倡低鹽飲食

    2、因為有個體差異,臨床上因此強調要個體化用藥,即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利尿藥,避免用藥過猛過快劑量過大,臨床上應從小劑量開始,並動態觀察患者對利尿藥的反應,遵循緩慢利尿,避免因過度利尿導致低血容量休克、電解質紊亂以及血栓形成。

    3、增加利尿藥的劑量可以提高利尿強度,如呋塞米等袢利尿劑具有量效反應特性,劑量與療效成正比,呈現“S”形,如呋塞米40-400mg

    4、改進用藥方法:

    1)延長利尿藥作用時間,持續靜脈滴注優於單次靜脈注射

    2)不同作用部位/機制利尿藥聯合用藥,有時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間歇給藥:改善腎小管間質電解質分佈,促進腎臟恢復對利尿藥的反應

    5、用藥期間重點關注不良反應:

    關注不良反應: 血容量異常、電解質紊亂

    6.重度難治性水腫: 血液淨化超濾脫水,水腫減輕後有可能 改善對利尿劑的反應

  • 4 # PSM藥盾公益

    常見利尿藥有哪些?

    人體內的水分主要透過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腎病時腎排洩水分的功能受阻導致水分在體內瀦留,產生水腫,可引起高血壓,嚴重者可出現肺水腫而危及患者生命。利尿藥可促進尿液排出,使水腫症狀減輕,所以腎病水腫的患者需要使用利尿藥。

    利尿藥按藥效可以分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類。常用的高效利尿藥代表藥物有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中效利尿藥代表藥物有氫氯噻嗪;低效利尿藥代表藥物有螺內酯、氨苯蝶啶。利尿藥按作用機制可以分為以下五類:髓袢利尿藥,代表藥物有呋塞米;噻嗪類利尿藥,代表藥物有氫氯噻嗪;碳酸酐酶抑制劑,代表藥物有乙醯唑胺;保鉀利尿藥,代表藥物有螺內酯、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滲透性利尿藥,代表藥物有甘露醇和山梨醇。

    利尿藥有何不良反應?

    血容量不足或脫水,主要臨床表現有疲倦、眩暈、口乾、面板彈性差、血壓過低。當血壓過低時,可因腎臟血液灌注不足,導致毒素排洩障礙,而出現氮質血癥。

    低血鈉,主要臨床表現有乏力、不安、畏光、嗜睡等。

    低血鉀,出現於使用排鉀利尿藥(例如噻嗪類利尿藥和袢利尿藥等)時,主要臨床表現為心律不齊、脈搏減慢、肌肉無力、食慾缺乏、噁心、嘔吐等。

    高血鉀,出現於使用保鉀利尿藥(例如螺內酯等)時,主要臨床表現為心律不齊、腹瀉、乏力、噁心。

    高尿酸血癥,尿酸重吸收增加,可能無臨床表現,但是隨著時間增加,可能會出現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紅腫熱痛等痛風表現和血尿、腎絞痛等尿路結石表現。

    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脂主要表現為高三醯甘油血癥、高膽固醇血癥。

    應用利尿藥注意事項

    未經醫師許可,不得隨意增減劑量;

    每天清晨測量體重並記錄;

    避免飲酒和劇烈運動,動作變化時宜緩慢;

    鉀離子丟失可以補充含鉀量高的食物如葡萄、香蕉、番茄等;

    每日記錄尿量;

    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癥需就醫,視情況對症治療。

    重點提示

    長期使用利尿藥會出現電解質紊亂、高尿酸血癥、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不良反應,當出現嚴重的身體不適或服藥後嚴重的不良反應時請及時來院就診或諮詢相關醫師和藥師。

  • 5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吃利尿藥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我來和您說利尿藥的概念。什麼是利尿藥?

    利尿藥是一類促進電解質和水從體內排出,增加尿量,消除水腫的藥物。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也可用於某些非水腫性疾病,如高血壓、腎結石、高血鈣等的治療。

    那麼,服用利尿藥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應從小劑量開始服用:

    除治療急症外,多數利尿藥首次服用通常從最小有效劑量開始,逐步加至治療量,以減少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2.應在每天早晨口服:

    大多數利尿藥為每天口服一次,應當安排在早晨口服。一方面由於藥物口服後1-2小時發揮療效,6-12小時達到高峰,持續時間約16-18小時。患者早晨服藥後白天尿量增加方便排洩,夜間藥效消失利於睡眠。另一方面與服用每日一次的降壓藥相同,因人體血壓每天的高峰期在白天,而利尿藥一般都有降壓作用,早晨服藥既利於發揮降壓療效,又可防止夜間血壓過低。

    3.宜在飯後服用:

    多數利尿藥可引起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等。飯後或進食時服用不僅可減少胃腸道反應,還利於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4.長期服用不宜突然停服:

    口服利尿藥治療慢性疾病有時需長期服用,小劑量的利尿藥與降壓藥合用治療高血壓病也需要長期口服。患者在停藥時應逐漸減量,突然停服不僅可能使疾病“反跳”,還可能引起鈉、氯及水的瀦留。

    5.長期服用需調血鉀:

    由於利尿藥作用機理不同,有的為排鉀利尿藥(如氫氯噻嗪),有的為留鉀利尿藥(如螺內酯、氨苯喋啶)。患者血鉀過低或過高,可導致心律失常、肝昏迷等症。所以長期服用排鉀利尿藥需適當補鉀鹽,如多吃柑橘類高鉀食品或口服氯化鉀,也可將排鉀利尿藥和留鉀利尿藥小劑量聯合用藥。

    6.警惕藥物不良反應:

    利尿藥的主要不良反應是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也可直接損害肝臟。因此如使用不當可出現血容量不足、低鈉、低鉀、低氯、低鈣、低磷、低鎂及代謝性酸中毒或鹼中毒等。此外,各種利尿藥尚有各自不同的不良反應:如聽力減退、高尿酸血癥、腎石症、腎功能減退和滲透性腎病等。特別是老年人、孕婦、哺乳婦女、糖尿病、痛風、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應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劑量和用法,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後跟側面疼痛的原因-老年人腳後跟疼痛是什麼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