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潤萬田

    應該是假的。為什麼這麼不確定呢?因為我剛接觸明朝這段歷史時,非常好奇朱元璋為什麼叫朱重八呢?後來我看了很多歷史的小說,有的書裡就介紹說元朝為了統治當時的老百姓方便,(很多蒙古官員不識漢字)不讓老百姓按家譜起名字,而是按著父母的生日年齡或者是個人的出生日期起名字。這樣方便管理。

    而有的人反駁這種說法,他們列出的證據是在唐朝時期,在官員和貴族圈子裡有些人喜歡在自己的名字後面加數字。比如說大詩人李白,他當時另一個名字應該是叫李十二或者是李十四。(有些記不清了,但是肯定有一個是對的)據說這種風氣在貴族圈裡很是流行。

    後來到了宋朝建國時,唐朝貴族的這種起名字的方式就被民間普遍運用了。比如水滸傳裡的阮小二等等。後來元朝建國時老百姓就很自然的把這種起名字的風俗帶到了元朝。至於事情的真假我也不太清楚,因為沒有具體研究過。以上所述,只供大家參考。

  • 2 # 覃仕勇說史

    答:別信,這是謠言。

    按照謠言的說法,元朝統治者不但不讓朱元璋家人起名字,而且不讓所有的漢人起名字。

    這樣的謠言,也真敢造!

    您去查《元史》,有名有姓的漢人您數得過來嗎?

    所以說,這樣的謠言,既低劣,又低階。

    想不到,居然有人信!

    讓這個謠言迅速流行,並喧囂塵上的,應該是一本名叫《明朝那些事兒》的通俗歷史讀物。該書在介紹朱元璋的小名“朱重八”時,用一種調皮而又不失詼諧的腔調說:“取這樣的名字不是因為朱家是搞數學的,而是因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記戶口的人一一定會眼花)”。

    由於該書的作者在書的序言裡言之鑿鑿地提到,自己寫這部書,沒有一處是沒有來歷的,即所寫的事兒都是有根據的。

    所以,很多讀者信了他,從而對“元朝老百姓不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的說法深信不疑。

    我覺得,寫這本書的作者會提“元朝老百姓不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這種怪論,是受晚清學者俞樾的影響。

    說起俞樾,很多人比較陌生,但他有一個曾孫,因為研究《紅樓夢》,也因為和胡適、魯迅打過筆墨官司,比較出名,可能大家會聽說過他的名字,叫俞平伯。

    還有,近代大師章太炎、吳昌碩等人都出自俞樾門下,所以,俞樾算是個有料的人。

    對我而言,我最早知道俞樾這個人的,是他修改了《三俠五義》,並改書名為《七俠五義》,大大加劇了該書的流行度。

    話說回來,《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怎麼會從俞樾身上提煉出這樣一個謠言的呢?

    原來,俞樾著作有一部閒作《春在堂隨筆》——為什麼說是“閒作”呢?其實您看書名,“春在堂隨筆”中“隨筆”二字,就應該想象得到了,這是一部漫不經心的著作,並不追求科學性、學術性,就是隨便寫寫,身邊事、眼前景、心中意,信手拈來,想寫就想,有生活氣息、有生活趣味就行。

    所以,書中說的許多東西,稍加玩味,付之一笑就好,不必太認真。

    在該書卷五,俞樾記錄了自己與另一個學者徐誠庵的某次閒談。

    徐誠庵說,他曾經在自己的蔡氏同鄉那兒閱讀到一份《蔡氏家譜》,家譜上寫有一行小字,大意是說:元朝有制度,庶民無職者,不許取名,只能以兄弟間的排行和自己出生時父母的歲數相加為名。

    俞樾就覺得很奇怪,認為“此制於《元史》無證”,不過,根據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兄長等人的名字來看,還是比較符合之名《蔡氏家譜》這種說法的。而且,紹興鄉間也有這種以夫妻歲數相加為孩子命名的習俗,即《蔡氏家譜》的說法頗有道理……

    就這麼著,《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一口斷定了“元朝老百姓不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並臉不紅、心不跳,膽大包天地寫入自己的作品中去了。

    也許他覺得,誤不誤導人,那不關他的事;他追求的,就是夠怪異、夠刺激,夠趣味,夠引起關注度就行。

    但是,人家俞樾說話的還沒有完,還有下文。

    俞樾在《春在堂隨筆》這一條目中繼續說,為此,他本人又專門就明朝開國勳臣進行了一番考證。

    他發現,開平王常遇春的曾祖為“四三”,祖父名“重五”,父親名“六六”;東甌王湯和的曾祖名“五一”,祖父名“六一”,父親名“七一”,都是以數字為名。

    但是,南宋人洪邁所著《夷堅志》中記載的宋時雜事,有提到有興國農民熊二、鄱陽市民劉十二、雲南田夫週三、鄱陽小民隗六、雲符離人從四、雲楚州山陽縣漁者尹二、解州安邑池西鄉民梁小二、臨川人董小七、徽州婺源民張四、黃州市民十六、鄱陽鄉民鄭小五、金華縣孝順鎮農民陳二……這些,都是以數字為名的平頭百姓。

    所以,俞樾認為:“按言姓第,不言姓名,疑宋時里巷細民,固無名也。”

    看到了吧?俞樾並不認為“元朝老百姓不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而懷疑這是宋朝時就有的民間習俗,並非元朝的制度。

    想想也對,管天管地,您還管人家取名字嗎?

    不許天下平民取名字,這不是赤裸裸的拉仇恨、結民怨嗎?

    作死啊?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自古以來,會有這樣變態的統治者嗎?

    根本不可能的事嘛。

    之所以造成王常遇春的曾祖為“四三”,祖父名“重五”,父親名“六六”;王湯和的曾祖名“五一”,祖父名“六一”,父親名“七一”這種怪現象,歸根到底,就是自己文化低,不識字,只能用數字代替。

    也就是說,起名字,那是您的自由;您自己不起、或用數字代替,那是您自己的事,不要賴別人。

    唐代大詩人白居晚排行二十二,人稱白二十二,他作有《同李十一醉憶元九》、《問劉十九》、《雨夜贈元十八》等詩,人名都是數字組成的,您不該也認為“唐朝上學和當官了都沒有名字”吧?

    搞笑。

    最後,想特別說明的是,俞樾覺得,根據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兄長等人的名字來看,還是比較符合之名《蔡氏家譜》這種說法的。

    其實並不符合。

    徐誠庵口中的《蔡氏家譜》上說:元朝有制度,庶民無職者,不許取名,只能以兄弟間的排行和自己出生時父母的歲數相加為名。

    但是,查一下朱元璋出生時他父母的歲數——朱元璋出生於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農曆(當時使用農曆,通常也稱陰曆)九月十八日(陽曆10月21日),這一年他父親朱五四四十八歲,母親陳氏四十三歲,父母倆的年歲相加九十一歲!

    看看,如果朱元璋的名字是以父母的年歲相加,那麼,他的名字就應該叫“九一”!

    而如果按照《明朝那些事兒》裡面說的:“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即按出生的日期命名,那也得叫“一八”!

    叫“重八”根本不符合呀。

    實際上,“朱重八”這個名字中的“重”是字輩,他有四個堂兄分別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三個胞兄分別叫重四、重六、重七,他年紀最小,就叫重八。

    這一點,查《明朝小史》就相當明瞭了。

    《明朝小史》中“太祖自敘朱氏世德之碑”有記:“先伯娶劉氏,生子四人,重一公、重二公、重三公生(於)盱眙,重五公生(於)鍾離。先考君娶徐氏,泗州人,長重四公生(於)盱眙,次重六公、重七公生(於)五河,某其季也,生遷鍾離後戊辰年。先伯考有孫六人,兵興以來,相繼浸沒。先兄重四公有子曰文正,今為大都督。重六、重七俱絕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沉香燒了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