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泥水勞人1
-
2 # 王真陽
餘沒有解釋完爻,爻就是陰陽,放此,順著這個推下來。這句意思就是,餘下爻應按陰陽道法推下來。
餘卦放此,沒有解釋完卦,也應按陰陽道法推出來。世界萬物都是可以用卦取象,象變幻萬千,文字怎可述盡。
用以前學會的爻和卦,去推知新出的象。
-
3 # 綠野萍蹤01
《周易本義》為朱熹所著,是根據孔子的哲學思想對《周易》作出的註解。該書有上經、下經各一卷,十翼共十卷,合為十二卷。朱熹定稿時,分割為四卷。因而,《周易本義》有十二卷、四卷兩說。
該典籍依據孔子的《周易》哲學思想,對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彖》(上下傳)、《象》(上下傳)、《文言》、《繫辭》(上下傳)、《繫辭》《說卦》、《序卦》、《雜卦》進行了詳細註解,是對孔子易學思想的闡釋。以下結合題主的問題,簡要討論一下《周易本義》。
“餘卦放此”是什麼意思《周易本義·上經·乾卦》中有這樣一段話,講的是“文王以為乾道大通而至正,故於筮得此卦,而六爻皆不變者,言其佔當得大通,而必利在正固,然後可以保其終也。”這段話的大意是假借周文王來解釋乾卦卦辭“元亨利貞”,朱熹認為“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貞,正而固也。”
朱熹這樣解釋乾卦卦辭,實際上已不是周易本義,而是從哲學的角度,對《周易》的另一種闡釋。朱熹在《周易本義·序》中首先承認,“(易)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但在釋義時卻脫離這個真正的《周易》本義,著重強調了周易的義理。《周易》本是一部以蓍草卜筮的預測學著作,“元亨利貞”則是占卜的結果,大意是:卜得乾卦,所預測的事物很通暢順利,是有利之佔。貞,卜字頭,就是占卜的意思。“貞”字底是“貝”,代表求利(古代貨幣,坤卦中的“朋”即兩串共十個“貝”)。
因而,朱熹在《周易本義·序》中就把周易本義引向了義理。同時,假借周文王來為自己的義理張目。朱熹認為,“周,代名也。易,書名也。”意思是說,周,就是周代,易才是書名。綠野老道認為,朱熹是有意曲解周易本義,假託聖人之言來為自己的理論找依據。
周,即周天之意,易則是變化之義。周天則為宇宙,“易”則日月之象,古人透過日月的交替變化、迴圈往復來觀測宇宙,祥察周天之象,並以此來卜算周天事物的變化。《周易》六十四卦均是這個本義,也就是朱熹所說的“餘卦放此”。
因而,朱熹說“此聖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而可以開物成務之精意。餘卦放此。”
“餘卦放此”實為“餘卦仿此”,綠野老道查閱過通假字典,“放”與“仿”並不通假,大概是刊印時的錯誤。也就是說,朱熹總結乾卦是周文王作易,教人卜筮,其它卦也是一樣的。
當然,若有哪位高人見過“放”、“仿”這兩字通假,也望指正。
“餘爻放此”也出了錯別字古人寫錯字,或者筆誤、刊印錯別字,今人以“通假”為之開脫。漢字造字六法中,固然有“假借”一法,但那是造字之初,漢字尚未形成完整體系,很多字沒造出來,便以同音字代替。這個做法現在廣為低年級小學生採用,只不過小朋友寫不出漢字,以拼音代替罷了。朱熹的《周易本義》成書於南宋,也刊行於南宋,再言通假便說不過去。今人再印,應當據實糾正這個錯誤,以免謬種流傳,誤導讀者。
朱熹的《周易本義》最先出現“餘爻放此”,也是在乾卦這一篇中,原文是這樣的:“凡遇乾而此爻變者,當觀此象,而玩其佔也。餘爻放此。”
這句話的大意是,但凡遇到乾卦而初九爻變化的情況,就看這一爻的變化狀況,以此來得出占卜結果。其它爻也是一樣的佔法(或者玩法)。這就很清楚了,“餘爻放此”就是“餘爻仿此”之誤。
《卜筮正宗》等卜筮書籍也經常出現這幾個字,比如“凡動爻有變,重變拆,交變單,餘爻仿此。”王洪緒是卜筮大家,這句話的意思與朱熹所言如出一轍。在講了一種情況之後,其它類似的不再重複,都按照這個情況來處理。也是“以此類推”的意思。
《周易》共六十四卦,是由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先天數)這八個基本卦象疊加組成,八卦稱為單卦,每卦八個爻,重疊後稱為復卦或者重卦,則每卦六個爻。六十四卦總共三百八十四爻(不算用九、用六爻),每個爻都要按照陰陽交替的規則相互變化。每個卦從最底下的那一爻(初爻)開始由陰變陽或由陽變陰,一直變到最上面的爻(六爻)。上邊所舉朱熹的話,說的是乾卦最下面的爻變,即“初九”爻變。乾卦初九爻是陽爻,當它變為陰爻時,就代表著所預測的事物將因此發生變化。
王洪緒所言爻變,也是這個意思。所謂“重變拆,交變單”是指銅錢卜卦時,根據銅錢所呈現的正反面狀況得出的爻變。六爻占卜,爻變是最重要的資訊,無論是象數、義理兩大易學學派,都不會輕視這條《周易》最基本的法則。因而,所有的爻變都必須遵守這個法則,這也是“餘爻仿此”的含義。
幾句題外的話《周易》就是一部占卜的書,最早由卦象、卦辭、爻辭組成。這是古代先民在長期觀察日月變化,總結自然規律得出的實踐結果。而且,透過天、地、人三者的關係,預測事物發展的趨向,占卜未來的狀況,以達到趨吉避凶、趨利避害的目的。因而,《周易》是大智慧,其本身的哲學含義就非常深奧與高妙。
至於八卦是如何畫出來的,古人為何有如此的智慧,為現代文明留下了難以破解的謎題,則是另一個更為神奇的話題,非常的誘人。因而,自古以來,無數學者大師不斷解讀這部神秘著作,試圖破解這道千古謎題。自西漢以來,易學熱潮不斷翻湧,假託孔子作“十翼”,從義理、象數(卜筮)兩大層面應用《周易》。朱熹則在古人假託古人的基礎上,把《周易》解讀為儒家經典。其實,朱熹學說基本上已經脫離了周易本義,是一種哲學層面的詮釋。
而如京房流派的易學神人,也只是本著《周易》基本法則,把春秋以來的天文、預測知識融入其中,推導了一種與周易筮法幾乎完全不一樣的預測術。《周易》筮法是以蓍草為工具,經過四營十八變而成卦,然後按照卦爻辭預言吉凶禍福。京房所發明的納甲法,則是以銅錢起卦,以陰陽五行原理占斷,幾乎不用卦爻辭來判斷所佔事物。上面所舉《卜筮正宗》,則是京房納甲法的進一步的辨析和完善。
這樣,就為初入易學之門者帶來了困惑,尤其是希望按照周易本義學習周易預測術的愛好者,找不到門徑而淺嘗輒止,或畏難而退。其實,學習《周易》無論從義理入門,還是從預測入手,都離不開周易本義。但我卻不認為朱熹的《周易本義》就是“周易本義”,有志於易學者,還是得從不帶朱熹註解的《周易》原文起步,正本清源,一探《周易》的本真奧義。
古代印刷技術和書商的良莠不齊,在學習《周易》時,一定要選擇優質版本,以免出現題主所說的“餘卦放此”、“餘爻放此”之類的困惑。
回覆列表
周易本義,是朱熹注的本子,朱熹基本讀不懂易經,他那些注述,是參考其他注述的一次變動。可以說,歷代注述易經的多為錯誤,所以我們後代人無所適從,只是誇張其談!
至於餘爻仿此,餘卦仿此,也是解釋不了的一種文法。所有的卦與爻各自成位,不能仿之。64卦,384爻,沒有相同的,何能仿之!就坤卦二爻辭,...不習無不利。朱熹解釋說,不待學習而無不利。顯然他沒有理解什麼是不習無不利,解釋非常錯誤。每一個卦的結構不一樣,內容也不一樣,可以說64卦,就是64個歷史故事,內容特別豐富,文法非常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