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夢溪筆談

    中國古代有幾次疫病大流行,由於疫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不同,古方無法治今病,於是當時頂尖的醫生們就提出新的醫學理論和診療方案,從而推動了中醫學的發展。可以說,沒有發生大疫病時,中醫就是不停地總結。等發生靠總結的經驗無法處理的疫病時,反而迫使中醫出現跳躍式發展!

    第一次:東漢末年。《傷寒雜病論》作者張仲景就說: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本書提出的六經辨證治療傷寒,就是中醫學的一大創舉!並且至今還在指導中醫臨床。

    第二次:金元時期的寒涼派。1.劉完素。當時河間地區疫病流行,用溫燥的傷寒方無法治療,反而容易加速病人的死亡,於是劉完素提出用寒涼藥治療熱性病。主要代表作:《玄機原病式》、宣明論方、傷寒直格。2.張從正。張從正應該是屬於劉完素寒涼派的分支,但他新增了攻下法。

    第三次:明清兩代,由於城市發展,這一時期疫病發生主要集中在富庶的江南,死亡率極高!那個時代的醫師們發現無論是傷寒辛溫方還是寒涼攻下方,都無法有效治療這個時期的疫病,於是江南的名醫大家總結並提出了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治療溫病。這一學派又稱為溫病學派。這一時期主要的疫病診療指南是吳有性的《瘟疫論》。尤其是吳有性身為名醫,尚能深入疫區接觸病人,還提出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傳染,並提出了透過隔離病人、焚燒屍體及病人用品等方法以阻止疫情擴散等等觀點,可謂推除出新,也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事實上中國古人對於疫病是非常關注的,從宋代,就成立了公辦的醫療機構,按成方製成湯劑丸散劑以惠民。當然這是和平發展時期。戰亂年代,瘟疫一起,就全靠家族內部互助互救。往往到最後就真的十不存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李中丞之襄州》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