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xia156158
-
2 # 落霞孤鶩i
1.麥哲倫的故事
麥哲倫1519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探險隊尋找到通往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群島這一西行路線,西行橫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風平浪靜,但後來情形開始惡化。船隊中有一艘船遇風暴失事。接著幾名船長密謀反對他。有一艘船調頭返航。麥哲倫將謀反者中的一名處死,將另外兩名棄留在荒涼的海灘上後,又揚帆啟航。當船隊抵達馬里亞納群島時,當地居民向他們發起了攻擊。在一次與菲律賓麥克坦島上部落的交戰中,麥哲倫陣亡。由於他的陣亡,使麥哲倫失去了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探險家的機遇。
2.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險史上獲得了兩個“第一”:第一個航行於西北航道;第一個到達南極。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險隊開始遠航尋找西北航道。整隊人馬在深入北極圈的威廉王島上安營紮寨,度過了兩個冬季,並在馬更些島上又度過了一個冬季。他們於1906年9月完成了到達太平洋的航行。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險隊開始遠航尋找西北航道。整隊人馬在深入北極圈的威廉王島上安營紮寨,度過了兩個冬季,並在馬更些島上又度過了一個冬季。他們於1906年9月完成了到達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險家弗裡喬夫·南森的“弗拉姆號”船離開挪威,前往南極。1911年10月20日,他趕在他的英國競爭對手斯科特船長前,從羅斯冰架東端的基地出發,於1911年12月14抵達南極。
羅阿爾德·阿蒙森是最早飛越北極的兩位探險家之一。1926年,他和義大利探險家烏姆伯託·諾畢爾乘飛艇繞行北極兩圈。在兩年後另一次北極上空的飛行中,諾畢爾的飛艇與另一飛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則在尋找諾畢爾的過程中失蹤。
3.張騫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他的使命是幫助該地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後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汗,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麼遠的地方。張騫回來後,使大漢皇帝第一次聽到了關於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訊息。
張騫是第一位橫穿阿富汗旅行的華人,後來的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並穿過了戈壁沙漠。這條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
4.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發源地印度取經的和尚。他從中國出發,旅途歷時16年,行程達6·4萬千米,途經阿富汗、克什米爾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進行的,因為當時的皇帝尚不允許華人跨出國門到外界去旅行。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險,危險主要來自惡劣的天氣和險峻的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時,差點被箭射死。後來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國被投入獄中。為了逃命,他幾乎凍死。
5.徐霞客的故事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
回覆列表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Nautilus,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哥倫布年輕時就是地圓說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熱那亞作過監獄的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Nautilus。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他也因此成為名垂青史的Nautilus。
??哥倫布是個義大利人,自幼熱愛航海冒險。他讀過《馬可·波羅遊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闢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遊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複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
??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實。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闢,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程序。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 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鄭和(公元1371—1433年)原姓馬,小字三保,亦稱三寶,人稱三寶太監,雲南昆陽人,回族。
鄭和家世代信奉伊斯蘭教,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到聖地麥加稱朝拜過。三保在他們的影響下,也知道了許多海外的情況。後來入宮作了宦官,成為燕王朱棣的貼身近侍。在一位高僧的影響下,他皈依佛門,法名福善。1404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打敗了惠帝朱允炆,奪取了帝位,是為成祖。三保因在此役中立有戰功,升任內官監太監,賜姓鄭,易名和。
1405年,明成祖任命鄭和以欽差總兵太監的身份為正使,出使西洋。從此拉開了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航海生涯序幕。到1433年,鄭和前後共做了七次航行,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肯亞的蒙巴薩及紅海東海岸。在第七次的航行歸途中,鄭和病世於古裡。
鄭和七下西洋,意義非凡。其規模之大、歷時之長、航程之遠,在世界航海史上是最空前的。鄭和的遠航,大大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關係。他的船隊,有效的清除了洪武以來中國東南沿海和東南亞地區的海盜之患,完全的打通了由中國至東南亞各國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的航海活動,使亞非各國領略到了中華傳統文化和社會進步的輝煌成就,對其經濟文化產生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