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旬

    圖轉自人民網。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出訪澳洲。在馬克龍訪澳期間,稱法國、澳洲、印度三國應建立一個新的"戰略同盟",以應對亞太地區的新形勢。

    沒有任何資訊詳細披露,馬克龍所提議的新的戰略同盟是什麼,至少目前看不出來新在哪裡,個人覺得還是一種象徵意義上的說法。

    個人認為,考慮到此前,法國同澳洲,印度都在常規潛艇領域有巨大的貿易訂單,而馬克龍近幾次出訪兩國都帶有眾多國有,私有企業人員出訪。所以馬克龍提出的同盟,應該是傾向於貿易上的同盟,而不是類似於北約以軍事為主的同盟。

    雖然法國同印度也有很多軍工產品的訂單,比如薩科齊時代,同印度交易的,“136億美元購買136架陣風戰機”,(雖然該計劃因為價格原因,印度政府賴賬,只打算購買30架陣風戰機,而法國開出的價格也高達80億美元,印度政府隨即再度賴賬,但法國還是向印度中國產光輝戰機,提供了發動機) 以及大量常規潛艇的訂單,顯然法國是更希望在,印度這樣一個軍火大單上挖更多的潛力,而且看馬克龍的意思也不止是打算在軍火領域挖更多的錢,可能在印度的基建等這個方面都分得一杯羹,一切都是圍繞著增強法國與印度貿易展開的。

    同樣的,澳洲與法國的貿易上有相似性,法國同澳洲也有大量常規潛艇的訂單,同印度一樣,是法國傳統的潛艇買主之一。但是這一地位受到日本挑戰,此前法國和日本競標澳洲潛艇專案,澳洲沒有宣佈任何原因,直接接受法國的提案。(但是法國的方案並沒有明顯的優勢)馬克龍此舉多半是為了鞏固這個傳統的貿易市場。

  • 2 # 朱興子

    絕不會成為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樣國際集團。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印度,法國,澳洲三國的國家利益與重心並沒有在關鍵點重合。另一個原因便是————法國沒有這樣的影響力!

    如果是在歐洲國家內部,如果是在西非,法國的提議還是很有份量的。但在面對澳洲,印度這些亞太國家時,法國的威力,法國的能量就不是那麼強大了。(莫迪擁抱馬克龍,滿臉堆笑)

    馬克龍近些日子非常活躍,經常語出驚人,四處蹦噠。可以說,馬克龍是個雄心勃勃的領導人,他希望恢復法國在戴高樂時期的榮耀和地位。所以,他在非洲宣揚法語的地位,說自己和普京一樣高,討好特朗普。接受敘利亞“庫爾德代表邀請”,營造“wang師天降正義”出兵敘利亞。

    剛剛完成與澳洲總理的會晤,馬克龍就迫不及待的發出結盟的提議,可見,馬克龍還是有些急躁,急於求成了。他的一系列做法都是為了法國的國際地位提升,他思考的很長遠,但,不管是國內民眾還是外國政府,似乎都不喜歡這種急躁的方式。(馬克龍與澳洲總理特倫布林握手)

    澳洲和法國確實在意識形態領域,經濟,軍事上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但不至於要到“結盟”的地步。

    澳洲的對外政策首先是追隨美國,然後是英聯邦身份追隨英國。法國並不是澳洲的優先考慮方向。法澳結盟,可能性很低。

    而印度,一貫狡猾多變,在西方國家,穆斯林世界,前蘇聯國家和亞太地區混的風生水起。對於馬克龍的套路,莫迪可是一清二楚。(莫迪與馬克龍深情擁抱,猶如父子)

    莫迪需要的是法國的投資,技術和武器採購,在打擊恐怖主義上,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兩國有著共同利益。但在法國感興趣的對俄製裁,挑釁俄羅斯,以及敘利亞問題。印度顯然不願意介入其中。

    所以,印度很難和法國結為聯盟。

    馬克龍總統在澳總理訪問時脫口而出的:“你的夫人很美味”倒是語出驚人。比起法澳印三國結盟,踏實工作更符合馬克龍的現狀。

  • 3 # 虎賁軍huben

    法國提倡的印、澳、法同盟絕對不會形成北約這種政治軍事同盟,一法國沒有這樣的實力,二美國不會允許,三各國也沒有建立這個軍事同盟得需要。

    馬克龍在3日就亞太地區安全、反恐等問題和澳洲進行磋商,在會議最後馬克龍提出有意建立印澳法戰略同盟。馬克龍上臺以後英國退出歐盟,馬克龍急於表現自己在歐盟的大國地位,斡旋於歐美、美俄之間,這一次打算建立印澳法同盟也是在拓展外交影響力的一個方面。另外面對美國貿易壁壘,法國急需要和其它國家發展關係,抱團發展經濟。

    這一次法國提出的印澳法戰略同盟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落地,但是如果這個組織如果落地,主要功能也應該在經濟發展、地區反恐、平衡亞太地區敵對國家這三個方面著手,並不會形成軍事同盟。

  • 4 # 四川達州人

    法國不過是時不時跳出來搞笑一二。

    法國的衰落是必然,二戰後因為美英需要一個強國來分擔蘇聯壓力,才有五大國地位。後面更是因為阿爾及利亞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丟盡顏面,被中國越南打得狼狽退出東南亞。

    不過,法華人忘不了曾經的帝國威風,比如戴高樂退出北約,獨立自主搞國防工業,都是不想落在美國背影中。前些年,法國實在憋不下去了,重回北約軍事系統。在利比亞率先進行打擊,也是出於這個因素。

    所以,對法華人的上躥下跳,笑笑就是了。

  • 5 # 英武

    真的高看馬克龍了,到美國白宮種的樹被特朗普“無情拔走”,現在又跑到澳洲開始“霍霍”,似乎這個世界出現了“新貴馬克”!

    1.指望法國能夠拉著澳洲、印度組建類似於北約的軍事組織,絕不不可能!

    一是法國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號召力;

    二是印度不會此刻上當的,剛剛去過武漢,莫迪不傻;

    三是美國不會同意,俄羅斯也不會同意。要知道,之所以有北約,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想領導歐洲國家罷了。法國想成立一個類似北約軍事組織,絕對沒戲。

    2.馬克龍說出此番話,更多的是基於軍事武器售賣和貿易往來。

    法國售賣武器,印度是最積極的購買者。當年的136億售賣136架陣風戰機(後來給黃了!),當時把俄羅斯氣的要死。現在又想售賣自己的武器,自然需要拉著印度成立一個“團伙”,然後樹立同一個競爭目標,這樣就可以做到“相向而行”!

    問題是,你法國有什麼資本拉著印度、澳洲一起搞事情?

    印度“向東進”的戰略沒錯,也有跟澳洲聯合的企圖,但是總得有一個共同目標或者說靶子吧?印度剛來武漢,還有誰?

    澳洲也是法國潛艇的重要客戶,自然馬克龍就開始各種“大嘴”了!

    有錢賺才行啊!

    3.印度都不敢說建立類似北約組織,法國在二戰時候的表現,還想建立軍事組織?

    先讓自己明白,這個世界到底是誰說了算?不要認為大家不知道你法國的歷史!就那種不看打擊的國家,軍力低下,尤其是近10多年來的發展,幾乎跟自己的國際地位不相配,還想拉著印度和澳洲圍堵我們?

    太天真了!做做夢就行了,夢醒時分該幹啥幹啥,不要有幻想!

  • 6 # 希爾維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近日訪問澳洲期間,再次提出法澳與印度聯手,建立一個新的戰略同盟,以平衡亞太局勢,制衡中國,可謂“眼大肚子小”。這個法澳印聯盟目前看起來仍較為空洞,象徵性大於內涵,是一個空洞的聯盟,遠遜於北約。

    首先,法國眼高手低。亞太既非法國主場,且隨著法屬海外領地離心傾向日益明顯,鬧著要脫法,法國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正不斷縮小。

    其次,法國明顯高估了三國的共同利益,例如印度,中國是印度最大貿易伙伴,中印關係正處於再上新臺階的關鍵階段,法印、法澳關係並不必中印、中澳關係堅挺。

    最後,法國在中亞地區拋開美國,組建新同盟,難度較大。澳洲在多場合多次重申支援現有秩序,也就是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恐不會背棄美,向法靠攏。

    總體而言,馬克龍想要玩轉亞太,難度較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本的簡筆畫怎麼畫?怎麼畫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