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貴人和田籽料
-
2 # 祥玉寶齋
首先在,教大家如何區分各型別的仿籽料之前,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市場上各種和田玉籽料的造假方式,因為只有瞭解了造假的過程,才能更好的去判斷一個料子是否經過了人工處理,目前市場上,高仿籽料最為常見的,造假方式分別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就是,化工染色劑的冷沁,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的,染色手段,所謂的冷沁,就是將十幾種不同的化工原料調製出化學染色劑,然後將事先準備好要染色的料子進行染色,皮色過於假的部分磨掉,留下模擬度較高的部分,這類方法也被廣大玉友,形象的稱之為一鍋燴。
第二種,高溫加熱,用火焰噴槍對準高仿籽料的區域性進行噴射,使之結構變得鬆散,再抹上藥水即可,這類方法其實對玉石的傷害是最大的,因為高溫處理會使其玉質結構發生改變。
第三種,烤色,是先將一塊準備染色的高仿籽料用石棉布包裹,然後再往石棉布上面加入藥水,最後將其一起放入鐵爐慢慢加熱,此後藥水會順著石棉布慢慢滲入玉石結構內,這種方式也被業內人士稱作為烤皮。
以上三種方式,為目前和田玉籽料市場上高仿皮籽料仿最為常見的造假方式,那麼接下來說一說關於籽料毛孔的三種造假方式
第一種,人工鑿坑,其實人工鑿坑的造假方式屬於最原始,也是最為粗糙且粗淺的造假方式,這類出來的毛孔極為不自然,毛孔與毛孔之間的過渡非常不自然,而且製造出來的毛孔,盤玩手感極為澀手,這種刻意搗出來的毛孔,給人一種深淺不一的感覺,然而一些奸商為了使其更像徵真毛孔,又會在比較粗糙的部分對它進行打磨、染色,使其更像和田玉真籽料,但這種造假方式,騙騙小白可以,稍有經驗的玩玉人士一眼就能鑑別。
第二種,滾筒,滾筒是目前和田玉造仿籽料最為常見的一種手段,將一些密度大於和田玉的金剛砂與要進行滾筒的料子一併放入滾筒機器內,金剛砂與料子,在滾筒內,相互碰撞而所製造出來的毛孔,這類方式造出來的料子,毛孔極為光滑,如果你細細的觀察,你會發現料子的毛孔會呈有規則的一個方向分佈,其料子的表面呈現條狀片狀,反光光澤在其轉動過程中會有變化。
所謂噴工合成或者天然顆粒,透過噴砂機的工作,使其附在料子表面,形成一些類似於毛孔的凹凸坑狀,這類製造出來的毛孔,大小過於均勻,方向感強,沒有真籽料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自然感。
-
3 # 藏玉
說到滾料,可以總結三個方面。第一是籽料形狀,也就是“形”;二是它的毛孔;三是它的皮色。有些玉友發現這三方面都是籽料的特徵,也就是籽料的身份證,所以我們從這三個特徵去分辨滾料和籽料之間的區別。
我們來看滾料樣品,這三個樣品料每個形狀都圓滾滾的,從形狀上說這種圓滾的卵形籽料有很多,但是碰到這種形狀的料子要多加小心,因為這形狀很多情況下都是山料滾出來的,碰到這種形狀的料子要多個心眼。
真籽料
我們拿籽料形狀來看,雖然也是圓潤的、鵝卵形,但不像剛剛那幾塊那麼規整,所以看到比較圓潤形狀的料子一定要小心。像這種好像切過的四四方方的料子,把四個角磨掉了,邊上還保留平面,這就是我們要小心的料子。
大家剛剛看到的三個滾料的樣品在形狀上比較類似,圓圓的,但這種圓潤跟平時見的籽料的圓潤有些區別,形狀太過於規則。
當然,不是說所有這形狀的籽料都有滾料的嫌疑,有些天然的比較完美的卵形籽料,它的品質一般不會太差,具有一定收藏價值,所以我們在這裡說,不一定這樣的形狀就是滾料,看到這種形狀的時候,大家要額外留意。
毛孔怎樣識別滾料?滾料跟天然籽料的毛孔區別在哪?這個料子是典型的滾料染色標本,我們看表面的毛孔呈片狀,像是被東西打出來的感覺。像這種片狀的毛孔籽料不是沒有,因為玉石和玉石之間的碰撞、摩擦也會出現這樣的形狀,但在多年的河水沖刷下,毛孔已經被打磨得跟表面一樣光滑,不會像這樣呈現傷口。
這有一個籽料也有片狀坑狀的毛孔,大家對比一下。這是天然籽料,我們看到在它的陰面毛孔非常粗大,也會出現片狀,打燈看到毛孔裡面是光滑的,反光跟表面差不多一樣,因為長年累月受到河床裡沙子不斷打磨,導致裡面已經有光滑的表面,只是在表面的節理方面它已經產生坑狀,反光跟表面基本一致。
這個料子這部分明顯是撞擊的部位,撞擊部位可以看到是光滑的,跟被打磨過一樣,跟籽料表面的光澤差不多一樣。
這塊是滾料,可以看到表面的反光跟剛剛那個不一樣,因為它是人工砸出來的,這是人為的透過電鑽或一些硬的器械砸出的一些坑,它裡面的創傷沒有透過打磨是毛糙的毛面。
我們通過幾個實物很清晰地看到,真正的籽料毛孔跟一些人為做上去的毛孔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只是很多時候大家分不清楚什麼原因。
我們之前說過很多成品上的毛孔留的不多,有時妨礙判斷,這時需要大家儘量選購一些表皮毛孔比較多的成品、作品。
說到毛孔,我們再說最後一個環節:上色。對滾料來說,第一步,它的形狀是卵狀;第二步,把它表面做上毛孔;最後一步,上皮色,這個環節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環節,因為現在玉友對光白籽的喜愛度已經慢慢降低,更多喜歡具有皮色的,包括紅皮、黑皮、其它顏色的皮色,所以作假的商家瞄準這個方向,在上色的時候也會往紅色、黑色等幾個顏色去靠。
我們結合幾個上皮色的料子標本,給大家看到底怎麼去分辨。這個料子是典型的染色料子,裂很多,透過裂我們能辨識出顏色是假皮色。當然,有經驗的玉友一眼能辨識出這是加色的,但是很多玉友,特別是剛接觸和田玉的朋友不能很好地辨識出來。
天然籽料的裂大多外面的顏色比裡邊淺,因為籽料透過河水中的金屬離子沁入和田玉皮色內部,透過裂縫沁入到玉質內部,這樣的色素沉澱外面的附著遠遠沒有裡面多,因為它外面裂縫口一直在接觸流水的沖刷,通常附著不會太多,而在裂縫深處會慢慢沁入裂縫內部,所以很多情況下天然籽料裂縫內部的顏色比外面皮色深。
這塊料子,前段時間有個玉友吃了個藥。首先這是天然籽料,形狀也沒有修過,但是它的皮色加色過,怎麼判斷它呢?很快的方法:僵部。
一般籽料的僵多數呈現白色,或者紫羅蘭的紫色,也叫紫僵或白僵。透過僵很明顯地發現,它的僵已經被附著黃色,而且黃色明顯是後期加染上的,所以有時透過一些僵或裂,我們可以很好的辨認顏色有沒有加強過。
僵的黃色不是天然的黃僵顏色,這僵也帶一點黃色,但和另一塊的黃色完全不一樣,通常是在籽料的基礎上,整體附上一層顏色,把整體顏色加深,目的是把一些瑕疵遮住,更好地增加售價。
這料子裂的表面顏色並不是很深,但裂的內部顏色已經沁進去了。這邊這條裂也是,它口子在這地方,但是顏色已經沁到裂的內部。
透過剛剛幾個上過色的料子,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在我們眼中是瑕疵的地方而上皮色的料子反而容易暴露身份。比如說在僵上、裂上,甚至在棉上面都很容易發現自然皮色跟人工染的皮色的區別。現在染色技術不斷提高,迷惑性非常大,很多玉友經常會看不懂,這就需要靠自己不斷地去學習,去觀察,透過一些瑕疵來辨別。
回覆列表
仿料,型一般較好,色著表層,沒有侵入裡面,毛孔不自然,顏色沒有過渡,油潤度也差,總之不是籽料是山料仿的
滾筒料,就是修型,是真籽料,由於型不好,價格肯定不高,皮色毛孔都是真的,只不過是修型不是原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