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2

    大蒜綠變機理

    大蒜

    打破休眠

    反式-(+)-S-(1-丙烯基)-L-半胱氨酸亞碸(PECSO)

    很快↓蒜酶(alliinase)

    色素中間體(color developer)

    很慢↓+遊離氨基酸(free amino acid)

    色素前體物(pigment precursor)

    慢↓+羰基化合物(carbonyl)

    色素(pigment)

    1.1 酶

    1.1.1 γ-谷氨醯轉肽酶

    在蔥屬植物休眠和打破休眠的過程中,γ-谷氨醯轉肽酶的活性變化很明顯。根據對不同休眠期的大蒜中γ-谷氨醯轉肽酶活性的測定,發現γ-谷氨醯轉肽酶的活性差異很大,在已打破休眠的大蒜中此酶的活性很高,而處於休眠期的大蒜中此酶的活性很低。同時,處於休眠期的大蒜蒜泥不綠變,而已經打破休眠的大蒜蒜泥綠變。

    低溫儲藏新收穫的大蒜,可使蒜泥變綠,在5℃下儲藏新鮮蒜,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新蒜中的γ-谷氨醯轉肽酶的活性增加,同時所製得的蒜泥綠變加深,γ-谷氨醯轉肽酶的活性與蒜泥綠變變化一致。另一方面,高溫儲藏大蒜,會抑制蒜泥的綠變。當儲藏溫度為35℃時,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蒜中γ-谷氨醯轉肽酶的活性降低,同時所製得的蒜泥綠變減輕,γ-谷氨醯轉肽酶的活性與蒜泥綠變的變化一致。

    在蔥屬植物中γ-谷氨醯轉肽酶所催化的反應為:

    γ-L-谷氨醯-S-脂肪族-L-半胱氨酸(亞碸)+H2O→L-穀氨酸+S-脂肪族-L-半胱氨酸(亞碸)

    γ-谷氨醯-R+R′→γ-谷氨醯-R′+R(R-氨基酸或其衍生物)

    從γ-谷氨醯轉肽酶所催化的反應來看,此酶既可以作為水解酶,又可以起轉移酶的作用,它在較高的pH值(如pH9.5)時起轉移酶的作用,在較低pH值(如pH6.5)時起水解酶的作用。蒜泥的pH值一般在6左右,因此在蒜中,γ-谷氨醯轉肽酶起水解酶的作用。它可使蒜中的某種γ-谷氨肽水解,產生可使蒜泥綠變的前體物質,此物質在休眠的蒜中不存在或含量極少。有研究表明,在不產生綠變的大蒜中,S-1-丙烯基-L-半胱氨酸亞碸(S-1-propeny1-L-cysteine sulfoxide即PECSO)的含量很低,在產生綠變的大蒜中PECSO的含量很高。高溫中儲藏的大蒜中,PECSO的含量很低,而在低溫儲藏的大蒜中,PECSO的含量增加。如將從洋蔥中提取的PECSO新增到不能綠變的蒜泥中,則會使蒜泥變綠,因此γ-谷氨醯轉肽酶與蒜泥綠變有著密切的關係。但γ-谷氨醯轉肽酶的活性受什麼因素的調節以及它是如何作用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1.1.2 蒜酶

    鹽酸羥胺是蒜酶的抑制劑,在蒜泥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羥胺可以抑制蒜泥的綠變。但鹽酸羥胺對蒜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在已用鹽酸羥胺抑制綠變的蒜泥中再加入蒜酶,蒜泥又變綠了,這說明在蒜泥綠色素的形成過程中,蒜酶參與了反應。

    1.2 色素中間體

    將乙醚提取後的蒜泥,在室溫下放置24h,顏色稍微有點綠,而在乙醚提取液中加入純甘氨酸溶液,可形成藍綠色,這說明在蒜泥綠色素的形成過程中,確實也存在著一種無色醚溶性前體物(Color Developer),它是色素形成的重要的中間體。Shannon對蔥泥紅變的研究表明,色素中間體的形成速度很快。而對於蒜泥,在室溫下隨著蒜泥放置時間的延長,用乙醚提取所得的色素中間體,新增甘氨酸和甲醛後形成的紅色素量很快減少,而用乙醚提取後的蒜泥綠色則很快加深。因此在蒜泥色素的形成過程中,色素中間體形成的速度很快,並且隨著蒜泥放置時間的延長,其轉化成的綠色素的量越多。

    1.3 氨基酸

    取蒜泥的乙醚提取液,分別加入不同的溶液,結果表明在無氨基酸的溶液中沒有發生變化,必須有氨基酸存在才能發生色變,因此在蒜泥綠色素形成的過程中,氨基酸也是必需的,而不同的氨基酸形成色素的程度不同,只有氨基和羰基遊離的氨基酸才能形成色素。

    1.4 羰基化合物

    在蒜泥中加入甲醛,蒜泥可以變紅,而透過紫外可見光的波長掃描,在形成紅色素的同時還有少量的黃色素和綠色素。在蒜泥中加入不同濃度的甲醛,隨著甲醛濃度的增加,蒜泥綠變的程度一直減輕,而紅變的程度增加,但當濃度超過6×10-3mol/L時,蒜泥的紅變程度也降低。在蒜泥或從蒜泥中提取的色素中間體中加入少量的雙乙醯,形成的色素也為紅色,而在蒜泥中加入少量的丙烯醛,卻變成蘭綠色;在蒜泥中加入少量的5-已烯-2-酮,也變成蘭綠色。

    這說明在蒜泥色素的形成中,羰基化合物參與了反應,而且所形成的色素的顏色隨著羰基化合物而異。如用甲醛、雙乙醯,則形成紅色素;如用不飽和酮丙稀醛等,則形成蘭綠色素,而蒜泥中天然存在的羰基化合物使蒜泥形成綠色素。

    1.5 色素前體

    對蒜泥進行處理,先加熱色素中間體和甲醛對加快色素的形成無作用,而先加熱色素中間體和氨基酸,再加入甲醛,色素很快形成。說明了在蒜泥色素的形成過程中,是由色素中間體首先與氨基酸反應,生成色素前體,然後生成的色素前體再與羰基化合物反應生成色素,提高溫度可加快色素中間體和氨基酸形成色素前體的速度,從而加快色素的形成。

    2 大蒜綠變的影響因素

    2.1 儲藏溫度

    當大蒜在0℃儲藏時,隨時間延長大蒜綠變增強;在20℃儲藏一段時間後,大蒜綠變程度基本不變;而在35℃儲藏時,隨時間的延長,大蒜綠變的程度減輕,經過一段時間後,大蒜不再綠變。這說明在大蒜採收後,儲藏溫度越低,在加工中越容易引起發綠現象,而隨著在較高溫度下儲藏時間的延長,綠變會逐漸減弱。甚至儲藏一段時間後可防止綠變。

    2.2 大蒜的pH、殺菌溫度及殺菌時間

    透過大蒜加工中不同pH、殺菌溫度及殺菌時間等條件,分別加以比較,發現這3個因素對蒜泥發綠的影響不大,只是當殺菌溫度過高及時間過長時,大蒜產品有褐變的傾向。當pH低於2時,蒜氨酸酶失去活性,刺激氣味難以產生,大蒜產品綠變也不再發生。另外有報道介紹,增大pH值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防止綠變,當pH達到8.1時,大蒜產品不發生綠變,但此時pH值已超過人們所能接受的食用範圍。

    2.3 不同的還原劑

    維生素C對蒜泥綠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隨著維生素C濃度的增大,大蒜產品的綠變可得到一定的減輕,但不能完全抑制綠變,不過維生素C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蒜產品的褐變。若新增亞硫酸氫鈉,隨著亞硫酸氫鈉濃度的增大,大蒜產品的綠變可得到一定的減輕,但也不能完全抑制綠變。而新增L-半胱氨酸後,隨著L-半胱氨酸濃度的增大,大蒜產品的綠變很快減輕,當新增大蒜量一半的1%L-半胱氨酸溶液會完全抑制綠變,並且綠色在室溫下長期保持不變。

    2.4 油脂處理

    隨著所新增的食用色拉油濃度的增大,大蒜產品的綠變程度會減輕。但濃度增加至8%以上時,已無作用,高濃度的食用色拉油也不能完全抑制綠變。

    2.5 食鹽

    食鹽濃度與大蒜產品色澤變化關係不十分顯著,高濃度對變綠現象稍有減慢,但不明顯,不過食鹽對保持大蒜產品的鮮度卻有一定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伯牙絕弦這篇古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