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93436622895

    火山和地震的聯絡:它們都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強烈的表現.火山和地震在短時期內釋放大量的能量,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危害,對地理環境也有很大影響.火山和地震的區別:火山是地下深處的高溫岩漿及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的現象;地震是岩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範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

  • 2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自然災害是指發生在地球表層系統中的一些自然事件,但是能夠造成人類生命或財產損失。自然災害根據成因可以分為地質地貌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和生物災害等,其中地質地貌災害主要是指地球的各種地質作用比如地殼運動、岩漿活動等,從而造成的自然災害,具體來說包括地震、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塌陷等等。在地質地貌災害中地震和火山噴發是兩種災害的表現形式是最激烈的,那麼這兩種自然災害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呢?

    很顯然,地震和火山噴發之間是有非常強的關聯的。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發生的震動,從而產生地震波。地震的發生是由於地殼,也就是地殼中的岩層受力集聚能量,當岩層不能承受集聚的能量時就會發生地震。那麼怎樣的情況下岩層會不斷的承受能量呢?這顯然與地殼運動有關,在板塊內部,大面積的岩層受力較為均一,能量不易集聚,地震較少,而在板塊的交界處,特別是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由於岩層之間相互碰撞擠壓,不斷移動,岩層就會彎曲變形並承受壓力聚集能量。

    所以地震多發生在板塊的邊界處,特別是板塊的消亡邊界,世界上有兩大著名的地震帶,分別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地處這些地震帶上的國家和地區都是地震多發的區域,比如智利、墨西哥、美國西部、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國、伊朗、土耳其等國家。火山噴發是指地球內部的岩漿上升到地表,並噴出地表的地質現象,是地球內部熱能在地表的最強烈顯示。那麼,形成火山噴發的岩漿是哪裡來的呢?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形成火山噴發的岩漿來自於地球內部深處的“軟流層”。軟流層是一個不連續層,大約位於地下80至400千米的深處,由於放射性元素的衰變而釋放熱能,導致岩石融化,形成岩漿。

    1900年至2007年全球地震分佈圖

    地處地下深處的岩漿上方有著幾十千米乃至幾百千米厚的岩層,所以岩漿是很難上升到地表的,岩漿想要上升到地表必須要尋找岩層之間的裂隙,才有可能上升到地表。那麼,地球上什麼地方才有這麼多的岩層斷裂帶呢?答案就是板塊交界處,也就是板塊的“消亡邊界”或者是“生長邊界”,這裡由於板塊的碰撞擠壓或者張裂分離,地殼破碎多斷層,使得地下的岩漿有機會上升到地表,形成火山噴發。因此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中也分佈有大量火山,這兩個帶也就是“火山地震帶”。比如日本既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也是一個火山活動及其頻繁的國家,因為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這是上天註定的,沒有辦法改變。日本富士山(活火山)

  • 3 # 軍機處留級生

    地震是指由於能量的突然釋放而引起的地殼的震動或顫動。從根本上說,它們是地震波,由自然現象或人為事件產生。另一方面,火山是地殼中的開口,熱氣和熔化的岩石物質從這裡噴射到地球表面。

    地震

    如前所述,地震是由於一段時間積累的壓力突然釋放而引起的。產生的地震波在地震儀的幫助下進行測量,以顯示地震的強度或大小。

    地震的大小用矩震級來表示;3或更低的量級是無法檢測到的,而等於或大於7的量級會對生命和財產造成最大損害。這個過程起源的地下點叫做震源或焦點。震中指的是地球表面上的點,它正好在震源的上方。

    火山爆發

    火山爆發是岩漿擠壓的過程。它們通常在噴出的物質冷卻後形成山脈或類似山脈的景觀。它們可以出現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根據特定火山的活躍程度,火山分為活躍型(噴發型)、休眠型(目前不活躍型)和滅絕型(非噴發型)。根據噴射方式和其他特徵,它們被進一步分為六種不同的型別——盾形、煤渣形、海底形、冰下形、層火山形和超級火山形。

    地震和火山有什麼關係

    地震和火山爆發之間的密切關係是顯而易見的,從地圖描繪的位置傾向於這兩種現象。如果你比較一下地震區和火山區的地圖,你會發現它們是相互匹配的。這是因為這兩種自然災害背後的主要理論在於板塊構造。

    地球由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板塊組成,它們以不同的速度不斷運動。準確地說,板塊在地球的地幔層上漂移。因此,岩漿沿著板塊邊界產生。

    當板塊碰撞、分離或相互滑動時,會導致壓力(應變)的產生和積累,一旦釋放就會引發地震。最強的地震發生在板塊碰撞期間,而最慢的地震發生在板塊相互分離時。

    與地震相似,火山活動是在板塊分開(移動)或會聚(相向移動)時觀察到的。在這樣的板塊運動中,存在於板塊邊界的岩漿可能上升到地球表面,導致火山爆發。發散的板塊可能導致長的火山裂縫,而會聚的板塊導致個別的火山爆發。

    此外,這兩種活動都發生在一個板塊內,分別稱為板內地震和火山。據估計,大約10%的地震屬於這種型別。

  • 4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有些地震與火山爆發有關係,但不是全部地震與火山有關。大多數地震都發生在構造板塊的邊緣。這也是大多數火山所在的地方。然而,大多數地震是由板塊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不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岩漿。 大多數火山正下方的地震都是由岩漿運動引起的。岩漿對岩石施加壓力,直到岩石破裂。然後岩漿噴入裂縫,開始再次形成壓力。每當岩石破裂時,就會發生一次小地震。這些地震通常太弱了,感覺不到,但是可以被靈敏的儀器探測和記錄。一旦火山的管道開啟,岩漿流過,不斷的地震波,稱為諧波震顫被記錄(但沒有感覺到)。

    大多數地震和火山都發生在板塊邊緣。 為什麼會這樣?板塊是剛性的,所以當它們接觸時,它們會做三件事中的一件:相互靠近(破壞性邊界),分開(建設性邊界),或者相互越過(保守的板塊邊界)。 在構造邊界處,板塊分離,來自地幔的熱物質向上流動以填充縫隙,形成長長的火山串或火山鏈(例如中大西洋海脊)。

    這些火山鏈在兩個板塊上都形成了新的地殼,相對薄而緻密的外殼。隨著板塊繼續分離,更多的材料被加入,舊的材料冷卻並下沉。大多數海洋的底部是在構造邊界形成的海洋地殼。 在破壞性的邊緣,兩個板塊在一起移動。發生什麼取決於板塊是由薄的“海洋”地殼還是厚的“大陸”地殼組成。

    當兩個板塊都是海洋板塊時,較老、較冷和較厚的板塊通常會在另一個板塊的下方向下推。它是“被征服的”。在這個俯衝板塊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地震,因為它會彎曲,下沉時會破裂,在覆蓋板塊的邊緣會有一個火山“弧”。加勒比海的火山就是這樣。

    如果一塊大洋板塊和一塊大陸板塊相撞,大洋板塊就會俯衝並沉入厚的大陸板塊之下。我們通常會看到沿著上板塊邊緣的山脈和火山,以及在下板塊的地震。安第斯山脈就是這種板塊邊界,這裡有很多火山和地震。

    當兩個大陸板塊碰撞時,兩者都不能被消減。當它們碰撞時,它們都擠壓在一起,形成了像喜馬拉雅山這樣的大山脈,我們會遇到很多地震。在喜馬拉雅山,地殼可能超過70公里厚。在海洋中,它只有大約5-10千米厚。

    最後,在保守的邊界上,板塊相互滑動,但是板塊的“邊緣”非常鋸齒狀和粗糙,所以有很多摩擦,運動很不平穩,所以有很多地震,比如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聖安地列斯斷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SS是什麼?怎樣用?能詳細的說一下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