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的分類及各體裁簡介

      (一)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的分類

      1.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①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有五言、七言之分,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為8句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律詩要求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③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④曲,又稱為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為:

      ①寫景抒情詩(包括山水田園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於不滿現實,常寄情于山水,透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如張繼的《楓橋夜泊》、王維的《山居秋暝》等。

    ②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託物言志,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如賀知章的《詠柳》、王安石的《梅花》等。

      ④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如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杜牧的《過華清宮》《泊秦淮》《赤壁》等。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如王昌齡的《出塞》《從軍行》、李白的《關山月》等。

      3.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別

      古體詩是指唐代格律詩產生以前的詩歌形式,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主要形式有“詩經”“楚辭”“漢樂府”“南北朝樂府”等。

      古體詩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形式比較自由,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詩人喜愛用古體寫詩,像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秋浦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的“歌”“行”“吟”“引”即是古詩的一種形式。

      近體詩也叫今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格律詩。近體詩在南北朝的齊梁時期就已發端,到唐初成熟。

      1、用韻上,古體詩可用、可不用,用了可換韻;近體詩,必須用,且不換韻, 偶數句押韻,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

      2、字數上,古體詩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雜言;近體詩,有五言、七言兩種。

      3、句數上,古體詩沒有限制,可長可短;近體詩分為律詩(八句,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和絕句(四句),二者又可分別可分為五律、七律和五絕、七絕。

      (二)古典詩歌的體裁簡介

      四言詩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詩體。春秋以前的詩歌,如《詩經》,大都為四言。漢代以後格調稍變。《詩經》的四言詩,《楚辭》的騷體詩,漢樂府和魏晉的四言、五言詩,是唐代以前的三種詩歌樣式。《詩經》開創了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

      楚辭 戰國時期興起於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楚辭”的名稱,最早見於西漢前期,漢代有時簡稱它為“辭”,或連稱為“辭賦”。又由於楚辭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所以後人也有以“騷”來指稱楚辭。從漢代開始,“楚辭”又成為屈原等人作品的總集名。《離騷》是《楚辭》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自漢迄南北朝,《離騷》又被舉為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

      漢樂府 原來指漢武帝劉徹設立的“樂府”,就是掌管音樂的官府。它的任務是制訂樂譜、採集歌詞和訓練樂工。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歌詞也稱“樂府”或“樂府詩”,就成了一種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了。其中屬於漢代的叫“漢樂府”。

    近體詩 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是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字數為五言或七言,句數為四句或八句,每句的平仄有嚴格的規定,律詩中間兩聯須對仗,絕句不一定對仗,要一韻到底。

      律詩 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是近體詩的一種。律詩分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定,特別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隨意變更;凡雙數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須對仗。

      絕句 也稱截句、斷句,僅有四句,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在唐代律詩形成以前,已有絕句,也押韻而平仄較自由,如《玉臺新詠》就記載有《古絕句》,後人即用“古絕句”來區別於近體絕句。唐以後的近體絕句也稱律絕,每首兩聯,平仄和押韻同律詩一樣,不一定對仗。

      行、歌、引、吟 古詩的體裁。漢魏以來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王灼《碧雞漫志》卷一:“古詩或名曰樂府,謂詩之可歌也。故樂府中有歌有謠,有吟有引,有行有曲。”趙德操《北窗炙(guǒ)》捲上:“凡歌始發聲,謂之引……既引矣,其聲稍放焉,故謂之行。行者,其聲行也。”“行”如白居易《琵琶行》,“歌”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引”如李賀的《箜篌引》,“吟”,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賦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的詩,為科舉考試所作、奉皇帝命令所作或所和的應制詩,詩人集會或即景賦詩的詩,題目多冠以“賦得”二字,如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

      古體詩 又稱古詩、古風,產生於兩漢,多數通篇是五言旬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平仄沒有嚴格的規定,體現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篇幅一般較長,容量也較大。李白尤擅長古體詩的創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睡醒之後肩膀痠疼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