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歐歐
-
2 # 軍旅小故事與教育
你現在猶豫的是該做如何選擇?這的確是人生關鍵的一步,是得思量。
針對你的情況,我的建議是你得先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這樣才好做選擇。
如果你的志向是從專業上好好發展一下,那麼最好選擇到高校或從事研究工作,那裡的環境和氛圍會更好些,工作和收入也相對穩定,壓力也少些。
假如你想去闖一闖,有創業的打算,進那家能入股的私企,我覺得對你是一次很好的機會。當然前提是這家企業有沒有發展前景?是不是你看好的?你學的專業能否得到發揮?這些都是你要想清楚的。
不過創業就會有風險,所以你還得有思想準備。以上只是我的一點淺見,不一定能幫到你。
-
3 # 嘮叨又絮叨
關於你說的三個選擇,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不錯,說明你能力不錯。這是個好的起點,恭喜。
選擇多了,也是個麻煩,總怕選不到最好的。
給幾個建議先。
1,關於你說的薪酬,要搞清楚是到手的還是所有的。很多私企為了吸引人,把所有的收入都寫在招聘資訊中,實際上除去稅,五險一金等,到手的會大打折扣。
2,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甚至影響你今生的發展路程。千萬不要聽一些人說的,第一份工作只是個舞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等等毒雞湯。
為了說的更清楚,我給你舉兩個極端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一個大學生,你讓他去種地,估計他就是純金也難發光。
第二個例子,A,B各方面相近的人,畢業後,A去了交通部,做科員。B回縣城做了交警大隊的科長。B這輩子很可能最大的出息就是做到縣城交警大隊的老大。A可能幹幾年回到省交通廳做領導。哪個更好,一目瞭然吧?雖然例子,比較極端,但理相通。
總而言之,一句話,平臺越大越好。假設你是飛機總體設計企業,所有裝置廠想在飛機上安裝裝置,就必須經過總體所同意,對吧?
3,高校雖然要混些時間,但是價效比絕對高。關於高校,我再多說幾句:
a,不要眼睛裡只有985,211等高校,這樣的高校年輕老師一堆,而且都是頂著一堆光環回來的。就算費勁心思進去了,你壓力也很大。
b,去高校一定要結合當地政策。現在很多城市有人才引進計劃。我有個同事剛去了一個二本大學,估計很多人都沒聽過。待遇:30萬安家費+前5年一年30萬+100萬科研費。不比你的三個選擇差。還沒那麼大壓力。985,211等高校靚麗的面子不如暖和的裡子靠譜。
c,如果要去名校,一定要找一個強大的團隊,自己單打獨鬥的話,那你真得慢慢熬了。
好了,叭叭了好多。
我的建議,高校~企業(國企,私企視你個人情況而定。)
祝好。
-
4 # 三觀糾正器
又是一年畢業季,可是我還沒找到工作啊,咋整?
先佔坑還是先留海?當然這個問題換成海外博士也是適用的,學成歸國還是繼續海漂?
記得我當時博士畢業的時候聽到汪峰的一首歌叫《春天裡》,就有點像甄士隱聽到《好了歌》一樣一樣的,卻道是,好便是了,了便是好!歌詞奉上:
還記得許多年前的春天
那時的我還沒剪去長髮
沒有信用卡沒有她
沒有24小時熱水的家
可當初的我是那麼快樂
雖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
在街上,在橋下 在田野中
唱著那無人問津的歌謠
如果有一天 我老無所依
請把我留在 在那時光裡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離去
請把我埋在 這春天裡...
反正當時也沒聽得很清楚,大概就聽到沒有...沒有...如果...如果...,聽著聽著眼睛有點溼潤,我其實是那種很沒出息的人。
閒言少敘,我們就按照“沒有-如果”體來描述一下我的建議吧!
沒有牛哄哄出彩的文章,不管質量數量,選海漂比較理想;
沒有進一步深造的勇氣,還是老老實實,國內待著比較好;
如果有西天取經的志向,不管文章多少,都要出去闖一闖;
如果有企圖安穩的想法,不管格局大小,都可以先佔一坑。
博士一畢業就去海外讀博後肯定比你工作幾年後再出去要強。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和能力在高校的熔爐裡面不升反降,當然這裡不能排除那些真正醉心於科研的達人,一直在圈子裡面看文獻、寫文獻,而沒有淹死在填表的海洋裡。一般很多海外留學專案都限定博士畢業若干年內才能申報,便是明證。不管出海再海歸,還是博士畢業直接回國,從就業層次上說,都比國內土鱉有一定的優勢。
先在國內享有教職再出海,也有很強的優勢擺在那裡。比如說,(這裡改編一個真實的故事,請勿對號入座)一位博士畢業以後謝絕了某大學的講師職位,去了美帝,當時這個學校給的待遇還不錯。一晃幾年過去了,該博士又不經意投了該學校一份簡歷,以為穩中,結果名落孫山。為什麼?水漲船高!再加上這幾年全球經濟並不繁華,以及川普的一系列“良好”政策,大牛小牛紛紛歸國,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諸君請看,職業的抉擇自然是各有利弊,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適合自己的就好!文章寫到這裡也應該結束了,但是不結合一下“時事政治”怎麼行呢?
如果想報青年千人,一定一定一定要早早出國!
如果想報特聘教授,一定一定一定要早早出國!
這些人才專案都是為海外人才設計的,順便打個廣告,要在海外呆夠三年哦!其實,青年千人的申報條件改變了很多海外學子的留學程序,更有甚者,可能會直接改變未來中國科研的格局。很多人都在盯著這一份蛋糕,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願以償。其實,這麼多年以來,(特別是40% off和March for Science以後)海外優秀學子真的很多,建議有關方面還是綜合考慮,設計出多層次的人才引進計劃,既需要科學人才,也需要技術大咖,卡死在三年,自然可能會出現“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局面。
最後,作為一名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我想引用一下一個“窮鬼”在中學畢業那年寫的一篇文章,雖然我在12年前就讀過這篇文章,但是我花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完全領會他的深邃:“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標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沖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
不論教育,還是職業,均是為了實現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僅此而已!
本文來自陶濤科學網部落格
回覆列表
博士了,有一定學術能力了,至少超越了大部分一般本科碩士生。就業不存在很大問題。
從你的表述看,在待遇上比較糾結。
私企就業研發有風險,方向錯誤損失大,後果就是倒閉,個人失業。重找工作,沒有成績。加班很正常。
國企研發承擔風險比一般小私企大。研發失敗就解散。加班也是常有的。
學校除了研發還有教學。研發失敗還可以繼續研發別的方向。不用擔心解散。
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