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護有約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但是糖尿病患者不要想透過控制水的攝入來控制血糖,以為控制了飲水量後,會減輕症狀糖尿病的症狀,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更是不可取的。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水呢?

      1、適量飲水

      患者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每日飲水總量可達1500毫升至2000毫升,特殊情況下排出量明顯增加時,必須相應增加飲水量,如處於發熱、炎夏、出汗過多、嘔吐、腹瀉等狀況時需酌情增加飲水量。

      2、喝溫的白開水

      人體補水的最好方式是飲用溫的白開水,因為白開水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經過煮開後的自來水,不但殺死了細菌等微生物,同時也改變了自來水中的硬度,不但方便、安全、經濟,還在解渴的同時提供礦物質,既補充了身體水分,還可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抵抗力。

      3、主動飲水、不渴亦飲

      一般人都是體內缺水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口渴症狀,糖尿病患者則更是由於口渴中樞長期受著刺激,對缺水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常常會出現口渴感不強的狀態,因此如果有明顯口渴感受時,可能身體已處於嚴重脫水的危急狀況中,而且出現口渴後亦不宜立即大量飲水,以防反而可能會不但加重胃的負擔又反而加重對身體的傷害,因此要養成主動飲水——未出現口渴時也要喝水的習慣,不要等到身體陷入嚴重的脫水狀況時才想到要補水。

      4、少量多次飲水

      糖尿病患者除了保障每天飲水總量外,還要養成多次、均勻、少量的飲水習慣,讓飲水和飲食一樣形成規律,每次飲水200毫升左右,全天飲水8-10杯(200毫升的杯子),晨起飲水1-2杯,睡前1小時飲水1杯,其他在一天內少量多次的完成,以預防機體缺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體迴圈以及保證大便正常、及時排洩代謝物和預防結石症等的發生。

  • 2 # 健康之初心血管

    你好,很多糖尿病患者會發現經常口渴,患有糖尿病後一個最為典型的症狀就是多飲,實際上多飲是由於高血糖引起的症狀,屬於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如果機體缺水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多飲水。

    多喝水有利於稀釋血液濃度,幫助降低血糖,多喝水有利於含氮廢物排出,有助於排便,可以幫助清洗泌尿道,同時還有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那麼糖尿病患者該如何補水呢?

    1.保證充足水分

    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天補充2500毫升的水,這其中除了從飲食中獲取之外,大部分要靠外部飲水供應。

    2.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

    糖尿病患者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無口渴感時也可以適量飲水。因為出現口渴的問題往往是人體出現了缺水問題,這時候再喝水,血糖已經出現了一定的波動。

    3.運動後及時補水

    糖尿病患者適量的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但運動過後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以免因身體缺水導致嚴重的問題。

    4.多喝白開水,遠離糖飲料

    最適合糖尿病患者的補水方式就是多喝白開水,其次牛奶、豆漿也是糖尿病患者補充水分的好飲料,牛奶、豆漿還有助於改善缺鈣的情況,但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對於糖飲料還是不喝為好。

    5.糖尿病合併腎病患者適當飲水

    這類患者為了不加重腎臟負擔會選擇少喝水,其實病人飲水要適量,不能過少,同時要低鹽飲食,既滿足機體需要,又不導致鈉、水瀦留。

    此外,過多出汗、洗澡、攝入大量蛋白質食物後也需要大量補充水分。

  • 3 # 小怡愛美

    夏季氣溫高,出汗多,血液濃縮,會造成血糖升高,尤其糖尿病患者更會覺得口乾難耐,此時宜多飲水,以補充體內水分。一般來講,平時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補水800〜1000毫升,夏季可增加到1500〜2000毫升,以溫開水、清茶為宜。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可貪涼食、冷飲,以免損傷腸胃;也不可飲用含糖飲料,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雖說糖尿病患者的多飲多尿是糖尿病的症狀之一,但多尿並不是多飲引起的。要知道糖尿病的多尿是因為高血糖引起的,是高血糖引起的尿量增多,尿量增多後引發的體內缺水而引發的本能的多飲(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在長期高血糖的狀態下,口渴中樞的反應已不再敏感,口渴症狀雖不明顯,因此體內缺水的狀況更甚)。糖尿病患者處於長期體內缺水的狀態時,可誘發或加重糖尿病的各類併發症,同時因尿量減少或過少,易造成體內代謝毒物的畜積,極度缺水時還會引發或加重血壓下降,引發電解質的紊亂,促進病情的惡化。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多飲水,不僅可解決口渴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可以預防軀體的缺水,有利於排洩體內代謝廢物,預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糖尿病昏迷、心腦血管性疾病、血壓下降或體克等併發症的發生。

    那麼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飲水呢?

    1適量飲水

    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每日飲水總量可達1500毫升至2000毫升,特殊情況下排出量明顯增加時,必須相應增加飲水量,如處於發熱、炎夏、出汗過多、嘔吐、腹瀉等狀況時需酌情增加飲水量。

    2主動飲水、不渴亦飲

    一般人都是體內缺水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口渴症狀,糖尿病患者則更是由於口渴中樞長期受著刺激,對缺水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常常會出現口渴感不強的狀態,因此如果有明顯口渴感受時,可能身體已處於嚴重脫水的危急狀況中,而且出現口渴後亦不宜立即大量飲水,以防反而可能會不但加重胃的負擔又反而加重對身體的傷害,因此要養成主動飲水——未出現口渴時也要喝水的習慣,不要等到身體陷入嚴重的脫水狀況時才想到要補水。

    3少量多次飲水

    糖尿病患者除了保障每天飲水總量外,還要養成多次、均勻、少量的飲水習慣,讓飲水和飲食一樣形成規律,每次飲水200毫升左右,全天飲水8-10杯(200毫升的杯子),晨起飲水1-2杯,睡前1小時飲水1杯,其他在一天內少量多次的完成,以預防機體缺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體迴圈以及保證大便正常、及時排洩代謝物和預防結石症等的發生。

    4喝溫的白開水

    人體補水的最好方式是飲用溫的白開水,因為白開水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經過煮開後的自來水,不但殺死了細菌等微生物,同時也改變了自來水中的硬度,不但方便、安全、經濟,還在解渴的同時提供礦物質,既補充了身體水分,還可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抵抗力。

  • 4 # 每天講糖

    糖尿病人比常人更容易失水。血糖升高可使血漿滲透壓增高產生滲透性利尿作用,引起尿量增加,體液減少加劇。如活動量較平時增大,會使出汗增多,流失更多水分。多飲水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增加機體代謝、消除酮體等作用。

    糖尿病人如何正確補水?

    一般主張多喝溫開水或涼開水,但是要把握好尺度。

    1、不喝冰水

    冰水易使胃腸道受刺激,引起區域性血管收縮,導致腹痛、腹瀉等。建議糖尿病人喝溫開水最好。

    2、飯前飯後以及睡前別喝太多水

    大量飲水會稀釋胃液,影響胃液的殺菌功能,而且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睡前喝太多水也影響睡眠質量。

    3、少量多次飲水

    喝水的方式要以少量多次為主,不要一次猛喝或喝太多,這樣不利於血壓計血糖的控制。

    4、每天喝水的量要足

    一般每天,成人的補水量在2500毫升左右,其中一部分來自於食物中的水分,另外需要補充飲用水1500毫升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粉刷內牆和外牆,分別有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