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圈Magazine

    既是電影,更是宗教:星戰IP為何40年不倒?

    好萊塢有無數的系列電影,從漫威系列的鋼鐵俠、蜘蛛俠、金剛狼,到DC的超人、蝙蝠俠。這些電影連同其形象都在美國甚至全球圈定了無數粉絲。

    但即便如此,如果要評選出影史上最最成功的系列電影,恐怕依舊非喬治·盧卡斯締造的《星球大戰》系列莫屬。

    4月12日,“星戰”舉行了40年的紀念活動,來自72個國家的3000多位粉絲齊聚美國奧蘭多,給這部自己鍾愛的電影“慶生”。盧卡斯影業也藉此機會適時的推出了《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的預告片。許多人為了等待活動的開始,前一天就在會場坐了整整一夜。

    2017年4月12日,星戰40週年活動現場

    左為奧巴馬cosplay的楚巴卡

    這也難怪著名導演,曾經執導過《教父》的科波拉曾經表示,“《星球大戰》就是個宗教。”如果你以為科波拉的話只是說說而已,那恐怕就圖樣圖森破了。

    大家都知道星戰中的那句經典臺詞:“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願原力與你同在)。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截止2001年,在紐西蘭和澳洲就有超過12萬人把“原力”當做信仰填在了簡歷裡(要知道這兩個國家加在一起也只有2000多萬人),而在英國這個數字甚至達到了39萬!

    能把一部系列電影做成一門生意已經非常不容易,做成一個宗教,恐怕就只有“星戰”一家了。從1977年5月第一部星戰上映至今,40年來《星球大戰》又究竟走過了怎樣的路呢?

    盧卡斯用想象力“作出”了一個世界

    1944年,盧卡斯出生在美國加州,和那個時代的許多年輕人一樣,盧卡斯也對於電影有著自己的痴迷。幸運的是,盧卡斯在大學在校期間就見到了後來執導了《教父》的科波拉,並在他的指引下開啟了自己的從影之路,並在1973年拍出了青春題材電影《美國風景畫》。這部78萬美元成本的電影一下子獲得了1.5億美元的票房和5項奧斯卡提名,盧卡斯也一下子聲名鵲起。如果按照這條軌跡走下去,盧卡斯很可能會是一位文藝片導演,與“星戰”風馬牛不相及。

    所幸的是,1975年盧卡斯看到了英國作家托爾金的《指環王》,受到啟發的盧卡斯開始了構想自己的奇幻世界。

    但大家都知道《指環王》電影直到二十多年後的2001年才真正上映,而制約這部著作登上大熒幕的則是其複雜的影象製作,在電腦技術尚不發達的當時,想要做出逼真的特效難度可想而知。其實不要說是指環王和盧卡斯的年代,這兩年飽受熱議的《三體》遲遲無法推出的原因之一就是畫面特效難以匹配原著的精彩程度。

    盧卡斯影業旗下的工業光魔公司

    但與其他公司外包的思路不同,盧卡斯選擇了自力更生。1975年,“工業光魔”應運而生,旋即做出了《星球大戰》幾乎所有系列電影的特效。當然除了“星戰”系列之外,“工業光魔”服務的客戶還有《星際迷航》、《人鬼情未了》、《拯救大兵瑞恩》、《泰坦尼克號》、《侏羅紀公園》、《哈利波特》等如雷貫耳的名字。為了改善電影中的圖片質量,盧卡斯和工業光魔的諾爾兄弟做了非常多的技術研究,終於在1987年最終發明了一套用於影象編輯合成,以及調整色彩飽和度和平衡度的應用程式,並最終廣泛的用於了盧卡斯的電影製作之中。

    多說一句,今天這個程式有一個響亮的名字——Photoshop。

    有了技術的支援,盧卡斯開始了自己天馬行空的創造,並且做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星球大戰可以囊括任何星球,但絕不能有地球!於是龐大的艦隊、酷炫的武器、炫目的戰爭場面成為了電影的主要組成;外星文明、星際戰爭、宇宙邏輯都成為了星戰的基本框架;亦正亦邪的達斯·維達、渾身是毛的楚巴卡、有著兩個髮髻的萊婭公主成為了主要人物。其中達斯維達的頭盔借鑑了德國鋼盔的設計,而衣服則更像日本武士,顯然就是盧卡斯臆想出的黑幫老大形象。

    不僅是在視覺和劇情上,盧卡斯還在電影中賦予了很多情感。不光是電影的主要人物,很多配角、甚至於飛船在星戰中都成了有血有肉的東西,這就讓許多觀眾能夠有一種精神和情感上的傾注。在電影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有很多的背後故事,這也讓星戰未來的故事題材變得更加豐富。

    正如《波士頓環球》影評人麥凱布所說,“星戰不是盧卡斯寫出的故事,而是他營造的一種體驗,一種同時可以滿足孩子和大人心理的體驗。”

    所以與其說星戰是技術發展讓盧卡斯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到不如說是盧卡斯用自己的想象力引領了技術的進步,從而造出了一個世界。

    火了40年,“星戰”不止靠電影

    作為世界上最賺錢的系列電影,如今的星戰已經陪伴觀眾走過了40年,影響了幾代的觀眾。但實際上,40年中星戰實際上只有8部系列電影和1部外傳上映,其中最長空窗期甚至長達16年之久(1983-1999)。但神奇的是,星戰迷們似乎永遠都不會喪失熱度,即便在漫長的等待中,大家也依舊對這部電影情有獨鍾。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就是IP的開發。當然在所有IP開發的工作中,橫向開發也是星戰最注重點之一。2014年迪士尼推出了星戰系列動畫《星球大戰:義軍崛起》。公司還在其後推出了該動畫的第二和第三季。但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星戰的第一部動畫片,早在2008年盧卡斯就曾推出系列動畫《星球大戰:克隆人之戰》作為同年上映的同名電影的後續。在挽回當年電影的敗局(爛番茄新鮮度僅18%)的同時,還延伸了星戰IP的深度,讓星戰更加適合多年齡段,和各個愛好的觀眾觀看。

    有了足夠的觀眾基礎,星戰也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周邊產品的開發上。他們也不失時機的推出了帶有各種電影形象的周邊產品,這些產品小到鑰匙環、充電插頭,大到暴風兵頭盔,不一而足,網上甚至還曾經有人付費下載星戰中槍擊聲。

    有暴風兵形象的淋浴噴頭

    要知道,星戰票房最高的六部總收入也不過是43億美元,而其周邊產品帶來的收入如今已經超過了270億美元,單BB-8機器人一項就達20億美元。2012年盧卡斯影業被迪士尼收購之後,迪士尼立即宣佈將在公園內增加星戰題材的主題公園的計劃。這樣五花八門的周邊的開發除了讓這個IP價值陡增之外,還讓星戰迷們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和精神寄託。

    迪士尼星戰公園模擬圖

    當然IP之所以會有價值還在於他的話題性。當越來越多的粉絲看過電影,並開始大量蒐集周邊產品時,這樣的一個社群環境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如今,星戰的衍生品展覽不僅在每年美國開設,海外市場也極速狂飆。2016年,當《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中國上映時,一場主題展覽就在北京上演了。1:1比例的暴風兵、星戰的樂高玩具以及各種周邊產品都讓到場觀眾大呼過癮。

    2016年星戰北京展上的1:1暴風兵

    可以說,比起大部分還在糾結於劇情和演員等藝術層面的IP,星戰早已超脫成為了粉絲心中的一種宗教。但不能忽視的是,這種宗教的基礎正是電影中天馬行空的想象,以及在電影製作中的一絲不苟。可以說,從“聲光電”到“服化道”,星戰都遠超同時代電影一個維度,。正如任何其他的一種宗教,星戰帶給所有“信徒”的都是不僅僅是一個電影這麼簡單,他是一場視覺盛宴,也是一次空前的體驗,更是一場精神上的洗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隋滅亡後,關於唐朝崛起,大眾所不知道的原因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