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國內多個城市都飄起了雪,銀裝素裹的景緻令人動容,很多車企的冰雪試駕活動也就此展開。當收到了華晨中華V6的冰雪試駕活動邀請時我的內心深表懷疑,這項本屬於四驅和後驅車的活動,一臺兩驅SUV能在冰上玩出什麼花樣?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有著同樣的疑問,那不妨跟隨本篇文章,來探究一下中華V6到底有著怎樣的絕活。
外觀:大氣硬朗
在說動力和試駕體驗之前,不妨先來簡單回顧一下中華V6的外觀設計。外觀整體設計依舊延續了中華品牌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前格柵“FLYING WING貫穿式翔雲翼”的設計元素突出了視覺張力和攻擊感。反觀如今的自主品牌,家族化設計越來越多確實是件好事,這意味著在設計層面上自主品牌已經度過了摸索的階段,自主原創設計越來越成熟。
車身側面的雙腰線設計非常明顯,上腰線彰顯力量,下腰線則負責動感,加之黑色B/C/D柱所營造的懸浮式車頂效果,使得側面整體的視覺效果非常耐看。此外,車身寬度也是中華V6的一個賣點,雖然定位緊湊型SUV,但其寬度已經達到1922mm,與身為中型SUV的豐田HIGHLANDER僅相差3mm,與同級競品相比,視覺上中華V6要顯魁梧。
19英寸雙五幅輪圈採用了似花瓣的樣式,比較時尚,與車身整體相搭比例協調。而該款輪轂僅出現在全系頂配與次頂配車型上。此外,根據車型配置不同還有兩款輪圈可供選擇,具體尺寸分別為235/65 R17和235/60 R18。
內飾:質感出色
中華V6內飾整體採用了軟質材料,這是此前的V3和V5車型所不具備的,在質感上進步明顯。此外,大量縫線裝飾的皮質包裹也有效提升了內飾高階感,10.4英寸大屏功能豐富,支援藍芽、導航和車聯網等,功能一應俱全。
雙圓造型儀表中規中矩,比較傳統。7英寸彩色行車電腦顯示屏中可以顯示多種功能,如導航、電話、多媒體和車輛設定等,日常使用便利性很高。
三輻式平底造型的方向盤運動感十足,所整合的多功能按鍵不僅可以操作多媒體以及行車電腦,還可以對定速巡航實現開啟以及設定。唯有不足的是包裹方向盤的皮質質地較硬,冬天揉搓方向盤時會明顯感覺有些滑,手感一般。
此次的試駕車配備了電動摺疊後視鏡功能,但四門車窗均不支援一鍵升降確實不該,作為承載著全家出行任務的SUV車型來說,這項配置還是很有必要的。
中華V6全系標配了電子手剎和AUTO HOLD功能,非常厚道,要知道這項配置在很多合資車甚至是豪華車上都還沒有普及。
10.4英寸中控臺螢幕的操作和顯示方式有點類似特斯拉,支援分屏顯示,可以同時操作或顯示多個應用且不會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UI設計比較簡潔,直觀且上手簡便。
多媒體系統還支援4G聯網功能,從而可以實現收聽網路音樂以及網路電臺,檢視最新新聞資訊以及天氣預報等。
該系統還可以與智慧電話互聯對映,從而實現更多的網上功能。連線方式的多樣性令人意外,不僅可以透過傳統的資料線進行連線,還可以採用藍芽甚至WIFI的方式與車機相連,只是10.4英寸螢幕的反應速度較慢,稍顯遺憾。
動力:新動力新體驗
此次試駕的中華V6車型配備了代號為BM15TD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10kW/5500rpm,峰值扭矩220N·m/1600-4000rpm,這款發動機是由寶馬提供技術支援,集成了燃油經濟、輕量化為一體,在動力輸出以及經濟性方面均有顯著進步。傳動系統則匹配了來自菲亞特集團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
在積雪覆蓋的冰面上,中華V6在場地中依然保持著從容不迫的矯捷身姿。大力踩下油門踏板,這臺源自菲亞特技術的DCT雙離合變速箱動力傳遞毫無頓挫,伴隨著ESP急促的介入,車輪空轉被及時制止,從而使得中華V6能夠在低附著力的路面順利起步,避免了原地橫擺的現象發生。
零下20°的嚴寒,對車輛本身也是一種考驗,何況在雪地中進行激烈駕駛,更需要一副好身板。中華V6的懸掛系統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結構形式,透過寶馬和麥格納聯手,對輕量化以及調校進一步做出最佳化,有效降低了簧下質量,使得操控更為敏捷。
發動機輸出十分線性,即便是如此溼滑的冰雪路況,起步依舊不緊不慢。這主要是得益於成熟的動力系統以及較寬的胎寬,即便沒有四驅系統的加持,平緩駕駛也不會出現打滑現象,十分難得。不過由於此次試駕活動時間較短,所以對其動力表現尤其是公路效能無法進行更深度的體驗,那我們不妨保有一份期待,等中華V6的試駕車來到編輯部,屆時我們再對其公路以及動態表現進行詳細的評測。
空間:恰到好處
座椅造型比較貼合人體,腰部和座椅兩側都有明顯的支撐,可以為車內人員提供不錯的包裹性。身高180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由於座椅已經調至到最高,所以頭部空間餘量僅有一指。
保持前排座椅不變,此次由身高184cm的體驗者坐進後排,可以發現雖然中華V6採用了後多連桿獨立懸掛,但車內的空間依舊比較寬敞。頭部空間四指,腿部空間可達一拳兩指,整體乘坐感受寬裕,不會有擠壓感。
中華V6的後備箱在常規狀態下容積為502L,內部平整,兩側的輪拱向內侵佔現象並不明顯。後排座椅可以4/6分割放倒,放倒後容積可以達到1442L。此外,將地臺蓋板掀開,可以看到兩個尺寸較大的儲物格,拓展性出色且兼備不錯的隱蔽性,非常實用。
安全:配置到位
中華V6在安全配置方面也絲毫沒有馬虎,除最低配外,全系均標配了ESP車身穩定系統,這項配置在寒冷的北方或是雨水較多的南方均非常適用,可以有效防止在行駛過程中出現的打滑現象,透過對不同車輪的制動從而令車輛回到正常的行駛軌跡中。
總結:
冰雪試駕其實是對車輛更為嚴苛的考驗,被測試車輛的優缺點都會成倍的放大,這也是為什麼多數廠商不願意進行冰雪試駕的原因所在。中華V6此次的冰雪之行可以說是對產品的信心表露無遺,而透過此次試駕,其優異的溼滑路面表現也很好地印證了動力總成的成熟以及在底盤調校方面的功底。對於自主品牌來說,與合資品牌相融合,取長補短,是多數車企當初選擇合資時的初心,但最終如何將這份初心付之行動卻難上加難。中華V6雖然不能堪稱完美,但從產品上已經能看出它的努力,無畏冰雪勇於行,中華V6是一個良好的開端。2018年,我們還將會看到中華品牌更多產品,它的未來值得期待。
近些天國內多個城市都飄起了雪,銀裝素裹的景緻令人動容,很多車企的冰雪試駕活動也就此展開。當收到了華晨中華V6的冰雪試駕活動邀請時我的內心深表懷疑,這項本屬於四驅和後驅車的活動,一臺兩驅SUV能在冰上玩出什麼花樣?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有著同樣的疑問,那不妨跟隨本篇文章,來探究一下中華V6到底有著怎樣的絕活。
外觀:大氣硬朗
在說動力和試駕體驗之前,不妨先來簡單回顧一下中華V6的外觀設計。外觀整體設計依舊延續了中華品牌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前格柵“FLYING WING貫穿式翔雲翼”的設計元素突出了視覺張力和攻擊感。反觀如今的自主品牌,家族化設計越來越多確實是件好事,這意味著在設計層面上自主品牌已經度過了摸索的階段,自主原創設計越來越成熟。
車身側面的雙腰線設計非常明顯,上腰線彰顯力量,下腰線則負責動感,加之黑色B/C/D柱所營造的懸浮式車頂效果,使得側面整體的視覺效果非常耐看。此外,車身寬度也是中華V6的一個賣點,雖然定位緊湊型SUV,但其寬度已經達到1922mm,與身為中型SUV的豐田HIGHLANDER僅相差3mm,與同級競品相比,視覺上中華V6要顯魁梧。
19英寸雙五幅輪圈採用了似花瓣的樣式,比較時尚,與車身整體相搭比例協調。而該款輪轂僅出現在全系頂配與次頂配車型上。此外,根據車型配置不同還有兩款輪圈可供選擇,具體尺寸分別為235/65 R17和235/60 R18。
內飾:質感出色
中華V6內飾整體採用了軟質材料,這是此前的V3和V5車型所不具備的,在質感上進步明顯。此外,大量縫線裝飾的皮質包裹也有效提升了內飾高階感,10.4英寸大屏功能豐富,支援藍芽、導航和車聯網等,功能一應俱全。
雙圓造型儀表中規中矩,比較傳統。7英寸彩色行車電腦顯示屏中可以顯示多種功能,如導航、電話、多媒體和車輛設定等,日常使用便利性很高。
三輻式平底造型的方向盤運動感十足,所整合的多功能按鍵不僅可以操作多媒體以及行車電腦,還可以對定速巡航實現開啟以及設定。唯有不足的是包裹方向盤的皮質質地較硬,冬天揉搓方向盤時會明顯感覺有些滑,手感一般。
此次的試駕車配備了電動摺疊後視鏡功能,但四門車窗均不支援一鍵升降確實不該,作為承載著全家出行任務的SUV車型來說,這項配置還是很有必要的。
中華V6全系標配了電子手剎和AUTO HOLD功能,非常厚道,要知道這項配置在很多合資車甚至是豪華車上都還沒有普及。
10.4英寸中控臺螢幕的操作和顯示方式有點類似特斯拉,支援分屏顯示,可以同時操作或顯示多個應用且不會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UI設計比較簡潔,直觀且上手簡便。
多媒體系統還支援4G聯網功能,從而可以實現收聽網路音樂以及網路電臺,檢視最新新聞資訊以及天氣預報等。
該系統還可以與智慧電話互聯對映,從而實現更多的網上功能。連線方式的多樣性令人意外,不僅可以透過傳統的資料線進行連線,還可以採用藍芽甚至WIFI的方式與車機相連,只是10.4英寸螢幕的反應速度較慢,稍顯遺憾。
動力:新動力新體驗
此次試駕的中華V6車型配備了代號為BM15TD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10kW/5500rpm,峰值扭矩220N·m/1600-4000rpm,這款發動機是由寶馬提供技術支援,集成了燃油經濟、輕量化為一體,在動力輸出以及經濟性方面均有顯著進步。傳動系統則匹配了來自菲亞特集團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
在積雪覆蓋的冰面上,中華V6在場地中依然保持著從容不迫的矯捷身姿。大力踩下油門踏板,這臺源自菲亞特技術的DCT雙離合變速箱動力傳遞毫無頓挫,伴隨著ESP急促的介入,車輪空轉被及時制止,從而使得中華V6能夠在低附著力的路面順利起步,避免了原地橫擺的現象發生。
零下20°的嚴寒,對車輛本身也是一種考驗,何況在雪地中進行激烈駕駛,更需要一副好身板。中華V6的懸掛系統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結構形式,透過寶馬和麥格納聯手,對輕量化以及調校進一步做出最佳化,有效降低了簧下質量,使得操控更為敏捷。
發動機輸出十分線性,即便是如此溼滑的冰雪路況,起步依舊不緊不慢。這主要是得益於成熟的動力系統以及較寬的胎寬,即便沒有四驅系統的加持,平緩駕駛也不會出現打滑現象,十分難得。不過由於此次試駕活動時間較短,所以對其動力表現尤其是公路效能無法進行更深度的體驗,那我們不妨保有一份期待,等中華V6的試駕車來到編輯部,屆時我們再對其公路以及動態表現進行詳細的評測。
空間:恰到好處
座椅造型比較貼合人體,腰部和座椅兩側都有明顯的支撐,可以為車內人員提供不錯的包裹性。身高180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由於座椅已經調至到最高,所以頭部空間餘量僅有一指。
保持前排座椅不變,此次由身高184cm的體驗者坐進後排,可以發現雖然中華V6採用了後多連桿獨立懸掛,但車內的空間依舊比較寬敞。頭部空間四指,腿部空間可達一拳兩指,整體乘坐感受寬裕,不會有擠壓感。
中華V6的後備箱在常規狀態下容積為502L,內部平整,兩側的輪拱向內侵佔現象並不明顯。後排座椅可以4/6分割放倒,放倒後容積可以達到1442L。此外,將地臺蓋板掀開,可以看到兩個尺寸較大的儲物格,拓展性出色且兼備不錯的隱蔽性,非常實用。
安全:配置到位
中華V6在安全配置方面也絲毫沒有馬虎,除最低配外,全系均標配了ESP車身穩定系統,這項配置在寒冷的北方或是雨水較多的南方均非常適用,可以有效防止在行駛過程中出現的打滑現象,透過對不同車輪的制動從而令車輛回到正常的行駛軌跡中。
總結:
冰雪試駕其實是對車輛更為嚴苛的考驗,被測試車輛的優缺點都會成倍的放大,這也是為什麼多數廠商不願意進行冰雪試駕的原因所在。中華V6此次的冰雪之行可以說是對產品的信心表露無遺,而透過此次試駕,其優異的溼滑路面表現也很好地印證了動力總成的成熟以及在底盤調校方面的功底。對於自主品牌來說,與合資品牌相融合,取長補短,是多數車企當初選擇合資時的初心,但最終如何將這份初心付之行動卻難上加難。中華V6雖然不能堪稱完美,但從產品上已經能看出它的努力,無畏冰雪勇於行,中華V6是一個良好的開端。2018年,我們還將會看到中華品牌更多產品,它的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