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釣魚蓑笠哥

    這個應該是養殖魚塘了,所以大概就這麼淺。

    一般情況下這種地方你只需要4.5的杆子就行了,小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在釣點下面下去挖一個大泥坑。這樣做有很多好處,最主要的是釣點會變深,比較藏魚,而且天氣冷的時候魚兒會大機率出現在你這個泥坑,尤其是你在泥坑附近放了一些樹枝只後。你窩子都不用打。

    從你的描述來看,我建議你用小短漂,就是整個浮漂的長度不超過25CM的。因為漂太長大機率會纏繞起來:鉤子會掛到浮漂上,漂座也會打結。小短漂最適合這種情況下釣魚。

    如果不是老泥底的話建議你調鈍,平水釣跑鉛,因為這樣可以多用一點主線在浮漂下面,降低打結機率。當然了這種看起來老泥底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這樣只能靈一點了。

    這種水深中魚後驚窩的機率很大,有草魚和鯉魚我建議你用嫩玉米切碎打窩,然後用嫩玉米煮熟發酵兩天後釣。

    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商品餌料,商品餌料推薦使用鯉魚的餌料,比如螺鯉:草魚、鯉魚、青魚都會吃。用煮熟的麥粒打窩就行,當然菜籽餅等其他的也沒有問題。

    最好的方法還是前面提到的,下去挖一個大坑,這種平均水深很淺的地方,魚兒就喜歡呆在坑裡面,然後弄點兒樹枝在坑前面一點更藏魚!這種應該屬於物理打窩了吧!

  • 2 # 大別山小農人

    分析判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據題主的描述先對這處水域大致的情況做一個分析判斷。

    四周情況:題主說這個塘是長方形的,釣魚口訣有長釣腰,方釣角之說,再根據題主提供的兩張圖片可以看出,四處塘角對應著東南西北四個正方向。然後正北和西北方向岸高水淺,根據圖片一可以看出東方和東南方向有一排齊岸樹,西邊有10米高的大樹,南邊未知。

    水深方面:最深處不超過一米,淺水作釣區在40cm,再淺的地方就不能釣魚了。

    水底地勢走向:根據題主描述及圖片,判斷此處水域由北向南,自西向東,水位變深,正北,正西處最淺,估計無法釣魚,東南方向最深,一米左右。

    常分佈位置:根據水域的外形及整體水深情況,判斷是屬於人工開挖的,類似於生產隊大塘或者養魚塘,所以常分佈在鄉鎮,農村等區域。

    制約問題:對於釣大體型的魚來說,水深太淺,魚類警覺性太高。

    如何作釣

    綜上所分析,此處水域的水深雖淺,但是裡面魚種比較多,就像題主說的,釣獲過草魚,鯉魚,青魚,相信鯽魚也有不少,既然有這麼多種魚,那就得根據作釣不同的物件魚來分別分析,在打窩及作釣技巧上有什麼要求吧。

    一、釣小體型魚

    釣位選擇:題主所說,在原來的位置,用4.5米的杆子能釣40公分水深,再遠點能達到70公分水深,所以釣小體型魚類還是可以的。比如釣鯽魚,可以在春天的時候來作釣,此時最適合在此處淺水水域作釣,再加上北邊岸高,地勢高,所以分析此處是降雨後的外來水源匯入地,那麼就會帶來一些魚類所需要的食物,像草籽,有機碎屑,昆蟲屍體等。而題主所選的位置正好是魚類遊向淺水覓食的區域,甚至是魚道的地方。

    打窩及作釣:如果白天感覺大鯽魚比較謹慎膽小,可以選擇夜釣,在水面沒有太多水草的地方下杆,夜晚鯽魚會放心地往岸邊遊尋找食物,此時用酒米打兩處窩點,應該會有所收穫。另外,在作釣要求方法,考慮到水淺,一定要使用短漂,整體長度在20公分左右最好,子線也適當放短一點,以增加主線的水線長度,防止雙鉤掛到浮漂導致纏線。

    二、釣大體型魚

    估計題主是對裡面的大草魚,鯉魚及青魚感興趣,釣魚人都懂的,心裡永遠裝著一條大魚,但是這些大魚的生活習性不盡相同,所以作釣方式還是有所區別的,下面就分開來說說。

    1、釣草魚

    釣位選擇:草魚屬於中上層魚類,屬於雜食性魚類,通常是以草,浮萍等素食為主,但是此處水域最深處才一米,所以這對於水位要求比較高的釣浮方法來說,比較困難。如果是在題主的原來位置作釣的話,只能使用磯竿來釣浮,或者是採用搭釣臺,浮臺的方式,再使用7.2米的杆子來作釣,就能夠著最深的地方了。由於東邊相對於深水區更近,要不然就在東邊開闢新釣點,用7.2米的手竿絕對能夠著,而且樹下面也容易藏魚,魚的警惕性也沒那麼高。

    打窩:可以使用煮過的老玉米來打窩,釣餌可以用新鮮的玉米,使窩餌分開,這樣魚更容易發現釣餌。由於窩點距離較遠,可以使用打窩勺,更精確點就用打窩船,但不論哪種打窩方式,弄出來的動靜都比較大,需要長時間等發窩。

    作釣要求:同釣鯽魚一樣,考慮到水淺的因素,還是要選擇短浮漂,在30公分左右,吃鉛量要稍微大一點,浮力至少要大於兩個玉米的重量。如果閒麻煩,可以使用阿波釣法來作釣,這樣就省去了長浮漂長子線帶來的纏繞問題以及水淺拋投問題。

    2、釣鯉魚和青魚

    釣位選擇以及打窩方式跟釣草魚的差不多,只是釣青魚的時候除了用玉米外,還可以使用螺螄打窩,打窩前可以把螺螄稍微砸一下,防止到達窩點後逃跑。現在來說一下釣法的不同,釣鯉魚和青魚一般要釣底,而且這裡的魚肯定吃口謹慎,要釣的稍微頓一點,如果想兼顧鯉魚和青魚,可以一鉤掛玉米,一鉤掛螺螄。螺螄的掛法一般就是用鉤尖把螺螄殼的邊緣處鑽一個孔,然後把倒刺部分穿入,再卡住螺螄即可,也可以直接用螺螄肉來釣。

    注意事項

    一、尋找地勢複雜的地方

    魚天生膽小,尤其是野生魚類,無時無刻以安全為第一要務,所以在一馬平川的水底地勢環境下,它們會感到非常的不安全,所以在選擇窩點的時候就要在淺水中找到深的地方,或者是坑窪的地方,或者是有障礙物的地方。這些地方由於地勢相對來說複雜一點,魚類就會有安全感,自然能形成天然的魚窩。如果題主的水域真的沒有這樣的水底地形的話,可以人工製造一些,比如,在離岸遠近合適,水深合適的地方,堆一些樹枝,並經常打點玉米窩料,長此以往,就會形成魚窩。

    二、釣魚時的注意事項

    題主所說的水域比較特殊,魚是有的,就是因為水位太淺,所以導致了魚的開口不好,那麼只能適應魚的環境,在作釣時注意隱蔽,尤其不能穿與周圍環境形成強烈反差的衣服,那樣會直接嚇跑魚的。還有就是在走路或者拋竿作釣時動作要輕,聲音要小。如果白天真的沒口的話,可能真是由於這個兩個原因導致的,可以選擇夜晚出釣,就會好很多。

    三、天氣的選擇

    本來天時地利人和,天氣就是影響釣魚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因素,現在題主所說的水域由於水淺,受天氣的影響就更直接,更快速了。比如,水溫的變化是由氣溫的改變而來的,同時水的深淺也影響水溫變化的快慢,水深的地方,上層水溫已經改變,但是下層水溫可能還是原來的溫度,有時候還會因為溫差太大而形成上下水層的對流,從而導致走水的情況。所以在這樣淺水的水域,基本上什麼氣溫就有什麼水溫,太熱不行,太冷也不行。在陰天,下雨天,或者氣壓高的天氣作釣比較適合,尤其是夏季陣雨或者暴雨過後,水位上漲,水體渾濁,溶氧量增加,新的水源帶來豐富食物的時候,更容易爆護。

    最後總結

    透過題主的介紹描述以及圖片展示,分析了一下大致情況,瞭解了具體的水情和魚情,反正方法總比困難多,不同的魚有不同的作釣方法,但都是根據水深和魚的特性而做出的判斷。尤其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讓魚產生謹慎和防備心裡,只要它們放開口來吃,釣獲是遲早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拔罐後多久可以洗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