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你一起育兒

    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我想應該從以下三點著手

    1.從小開始培養

    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因此規則的培養必須要從小開始。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如意了愛用打人來發洩情緒,家長要讓孩子意識到這是錯誤的,並且告知孩子可以怎麼做。

    當家長抱著孩子出門遇到紅綠燈時,家長可以給孩子進行相應的解說,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紅燈停綠燈行。

    類似的規則有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給孩子普及。

    2.從培養習慣開始

    吃飯的時候認真吃飯不玩玩具;傷害他人了及時道歉;很多人進出同一個門時耐心排隊不推擠;很多人玩同一個玩具時要按輪流而不爭搶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應該幫助孩子培養的良好習慣,這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懂得遵守各種規則。

    3.有意識地培養規則意識

    很多時候雖然家長們已經很注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但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依舊存在不懂遵守規則的情況。比如在與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不能夠很好的遵守遊戲規則,這種時候就需要家長能夠有意識地並且及時去引導孩子正確的做法,次數多了孩子自然明白了。

  • 2 # 家庭育兒思維

    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作為自己的行為標準的一種自我意識。孩子有這種意識,才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行為來說也會去遵守這些規則。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還處於幼兒時期的時候,給孩子在規則方面一個積極的培養,而不是講給孩子大道理,應該做的是告訴孩子如何做!規則意識從幼兒時就要開始培養,並伴隨孩子成長,是孩子逐漸形成一種規範的行為模式。家庭中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養成規則意識?

    首先,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促進孩子在言語方面兒的發育,有時候孩子不遵守規則,這個和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定關係。由於他的語言能力表達不足,她就會更多的用行動的方式去引起家長的關注。所以家長要多跟孩子交流,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其次就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啊,多與孩子做互動式的遊戲,這樣可以訓練孩子遵守遊戲的規則,孩子的這方面的規則意識就會逐漸地慢慢地在頭腦中建立起來了。第三,讓孩子規律的生活,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在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內化學習到的一些規則,逐漸形成自己的規則意識,同時家長也要從外部做好言傳身教,以榜樣的力量來影響孩子,引導孩子遵守一些規則。

  • 3 # 二胎寶媽談育兒

    孩子的規則意識越早培養對孩子越有利,現在不管在我們身邊還是在電視新聞上,都會出現“熊孩子”事件。這很多都是由於孩子缺乏規則意識導致。我想家長們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熊孩子”中的一名成員吧!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就至關重要了。

    下面就為朋友們介紹幾點方法:

    一、父母要明辨是非,賞罰分明。孩子在做事時,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做對事要及時給與表揚,做錯事就應該遵守相應的懲罰。讓孩子在這些賞罰之間懂得做事的原則。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不守規則是很正常的,沒有把孩子不守規則當回事,處處包庇,縱容。而有些父母卻認為孩子還小,對他們進行約束會不會太過於苛刻,所以根本就不為孩子設立懲罰制度,一味地只有獎賞,做錯事就輕描淡寫的過去,最終讓孩子更加放縱,從做錯一件小事開始最後釀成大錯。

    二、以身作則。父母要為孩子制定規則,首先就需要自己遵守這些規則,不然也只是紙上談兵,對孩子的管教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孩子會認為,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憑什麼要求我們去做。這樣的規則制定出來也只是形式而已。

    父母在為孩子制定規則的過程中,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一、規則要少而精。父母不能把每件事都設定規則,這樣太過於氾濫,會讓孩子覺得規則就是束縛,從而對規則產生牴觸甚至是叛逆。以至於越是不讓他做的事越想去嘗試。

    二、從制定簡單的家庭規則開始。孩子出生後,家庭作為他第一生長環境。所以,家庭規則的制定尤為重要,只有當孩子很好的能準守家庭規則,才會有可能更好的準守其他規則。

    三、制定規則,就必須付諸行動。有些家長,一時心血來潮為孩子制定了很好的規則,但是卻缺乏執行能力,時而按規則執行,時而就不了了之。這樣會讓孩子認為規則也只是遊戲,想玩的時候玩一下,不想玩了就算了。想象一下,如果孩子把規則當成了遊戲是件多麼可怕的事。

    讓孩子遵守規則,只是限制他的一些行為,而不是侷限他的思想。父母要注意不要把規則理解成了孩子就必須要按你的思想做事。

  • 4 # 佑媽育兒經

    規則意識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都必備的一種意識,是孩理解社會過程,也是社會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這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地方,做為家長我們應該不讓孩子在外面變成“熊孩子”,不成為別人私下嚴陣以待討論的“案例”。最重要的是,合理的規則實質是孩子社交力、適應力、掌控權和安全感的來源,不僅符合孩子的發展,還能夠支援孩子真正地融入社會。

    說到規則,可能有些父母會表示反感,覺得規則似乎等於束縛、壓抑天性,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自由,我們需要遵循的社會規則,對孩子來說,也需要從小循序漸進的養成規則意識,培訓孩子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為準繩的意思。

    具體到學齡前兒童,那應該是習慣的養成和行為意識的養成。

    一、良好習慣的養成

    比如孫瑞雪提出的:粗野、粗俗的行為不可以有;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歸孩子自己所有,孩子有權利支配自己的東西;從哪裡拿的東西就歸位到哪裡;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來者必須等待;玩完的玩具要歸位等,為孩子建立有規格的生活習慣,讓他們有安全感,從而逐漸建立良好的習慣。

    二、良好的行為意識

    在公共場合,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財產,不能大聲喊叫,不能亂跑,不能衝電梯,不能知己拿別人的東西,不破壞環境、不影響他人、不傷害自己。比如,過馬路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必須拉著家長的手過,做錯事要道歉,並且有權利要求他人道歉;學會說“不”。良好的行為規則,是孩子安全的界線。

    執行規則必須告訴孩子,我們不是對立面,而是和你在一起,理解你幫助你,逐步讓你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父母整合一些方法和技巧,溫和而堅定的執行,記孩子更自律和自由。

  • 5 # 博士媽媽育兒記

    對於為什麼要培養規則意識,我也曾經感到不理解。我崇尚給孩子愛和自由,為了保護孩子創造性,只要不是危害到自己或他人安全,不會妨礙到別人的事情,我一般都允許她做。

    但是孩子的成長除了自由還有規範。

    1. 規範帶來的邊界感,能夠讓兒童得到安全感,有利於兒童心理穩定。

    2.大環境使然

    我們的大環境,包括教育環境有很多的規則,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孩子在社會交往中會遇到問題。影響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3. 為什麼強調上小學要培養規則意識,我想是因為小學對孩子的要求更多,更嚴格。幼兒園的教育主要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學教育則更強化了規則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培養規則意識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家長要從幼兒時期有意識的和孩子一起指定規則,並嚴格遵守。家長的行為也要保持一貫性,不能自己隨便破壞規則。

  • 6 # 浩洋幼兒教育

    古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學前培養幼兒規則意識,是為將來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所以必需在孩子的生活中貫穿,讓孩子自然而然的養成講規則的習慣,如今的社會是文明社會,更離不開規則,一個懂規則、講道理的孩子不會壞到哪裡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中的經典語句(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