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事天地
-
2 # 聯合防務
航母是以艦載戰機為攻防力量的大型艦隻,以航母為中心組成的航母編隊作戰指揮,首先就是保衛航母,也就保護了己方最強攻擊力,所有編隊核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皆以此為核心任務,在壓制敵方佔據優勢時,航母編隊的戰鬥力才得以完全發揮出來。
而驅逐艦和護衛艦組成的編隊,則明顯不一樣,它們是以自身艦艇的攻防力量為戰鬥力,它們的力量就是自己出擊,保護好自己,然後使用武器去打擊敵人,比如中國在亞丁灣的反海盜護航編隊,就是以驅護艦組成的艦艇編隊。
說到指揮,航母編隊的指揮首先是命令護航核潛艇和護航各艦艇在各自戰位上進行搜尋驅逐敵艦的任務,航母上的艦載機也有分工,負責警戒的預警機和值班的戰鬥機會升空警戒,遭遇敵情,戰機會視敵情類別掛彈升空,敵機來襲,則空優掛載出擊,敵艦來襲,則掛載反艦導彈升空,敵潛艇,反潛機會配合己方反潛艦進行搜尋,打擊。航母編隊的指揮無論攻防始終是圍繞航母進行。
驅護艦編隊的指揮,也有分工,哪艘艦是指揮艦,旗艦,那最高指揮員會在那艘艦上,指揮其他艦艇,這時旗艦是編隊的核心,要保護旗艦不能被攻擊,否則最高指揮缺失,己方也就群龍無首了,因為是驅護艦編隊,所以指揮上比航母編隊簡單很多,更類似航母出現之前的傳統海戰,多的一點就是防空,當然,如果面對敵人的空中優勢,還是必須使用航母編隊相抗衡,沒有空中優勢,就沒有海戰的勝利,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各大國爭相發展航母的動力所在。
驅護艦編隊可以很好地遂行反潛,對陸打擊,對海打擊,反海盜巡邏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巡邏任務,指揮主要是編隊的協同,怎樣配合能最大的發揮自身火力優勢,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己方弱項被敵攻擊,在沒有很大空中威脅的前提下,它們可以很好的完成這些任務。(N)
-
3 # 區域拒止
航母編隊的作戰指揮相比驅護艦編隊最大的特點就是指揮範圍廣、作戰環境複雜、情報量大。最直觀的就是航母編隊的作戰指揮範圍空間上涵蓋水面、水下、空中,距離上艦載機作戰距離多遠指揮距離就多遠;而驅護艦編隊的作戰指揮只包括水面的編隊艦艇,作戰距離由艦艇攜帶導彈決定。
(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
在作戰環境上,航母編隊作戰面臨的環境要比驅護艦編隊複雜得多。首先航母編隊作為高價值的大目標會遭到大量敵方全方位的火力攻擊,包括敵機、敵艦的反艦導彈、敵潛艇的魚雷甚至反艦彈道導彈,此時指揮部門就需要指揮協調編隊裡的固定翼艦載機、護航艦艇、潛艇進行防禦作戰,同時攻擊對方火力投送平臺(敵艦、敵潛艇、敵機)。其次航母編隊本身也有著強大的遠距離火力投送能力,可以透過固定翼艦載機攻擊遠距離的敵艦以及內陸目標。
(美國“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的第9艦載機聯隊)
而驅護艦編隊因為目標小,且基本不會執行對陸攻擊的任務,因此其作戰任務只有防空、反艦、反潛。反潛方面和航母編隊作戰範圍接近,但是因為航母編隊中包含核潛艇,因此驅護艦編隊反潛能力略遜於航母編隊。而在防空方面,因為航母編隊有固定翼艦載機,防空圈大大擴大,單獨的驅護艦編隊限於防空導彈射程的原因防空範圍要比航母編隊小,但是防空壓力也要小於航母編隊,畢竟不會有反艦彈道導彈砸到頭上。
(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編隊舉行分航式)
在情報量方面,因為航母編隊要負責接收編隊內所有艦艇乃至所有艦載機傳回來的情報,同時還要指揮在遠方的的航母艦載機編隊進行作戰,情報量處理量遠不是驅護艦編隊所能比的。而驅護艦編隊所需要接收的情報總結來說只有來襲空中或水下目標、敵艦,編隊內船數量少情報量也少,但是航母編隊內不僅船數量多,還要接收不在編隊內的艦載機部隊傳回來的情報。
(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的作戰指揮室)
-
4 # 威吶解析
航空母艦現代海軍力量的核心裝備,也是體現一國海軍實力的標誌之一。相對於其他水面艦艇的作戰、指揮方式,航母編隊的體系性要求更高。“威吶”認為航母編隊的作戰指揮與驅逐艦/護衛艦編隊作戰指揮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兩點:1)指揮空間立體化;2)指揮目的攻防兼顧。航母編隊注重的是“體系作戰”,主次分明、各司其職驅逐艦/護衛艦編隊作戰目的明確,那就是“打就完了!”
1)指揮空間立體化:典型的航母編隊組成一般包括1-2艘核潛艇、4-6艘驅逐艦/護衛艦、一艘快速補給艦以及一艘攜帶數十架各型作戰飛機的航母等。航母編隊指揮需要關注的範圍航母改了水上/水下、空中以及近地軌道(衛星)等,其作戰手段不僅是艦載機,還包括水下潛艇對抗、艦空對抗、艦艦對抗甚至空間對抗(艦載反導作戰)等。航母編隊的作戰指揮類似於“戰略性”的綜合指揮,水下、水面、空中作為航母編隊的三大作戰板塊按照編隊指揮要求分頭作戰、互相協同,從而達到航母編隊綜合打擊整體的目標!而一般水面艦艇編隊的指揮僅相當於航母編隊指揮的“水面”板塊,範圍相對比較單一。航母及其艦載機無疑是航母編隊的“核心”核潛艇是航母編隊的“隱秘護航使者”
2)指揮目的攻防兼備:航母編隊的護航潛艇、水面艦艇的主要目的是保衛航母的安全,確保航母平臺和航母艦載機的作戰能力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由於艦載機的打擊範圍一般可以達到800-1000公里,可以實現連續、精確以及可控的打擊,而且可以實現其他作戰形式無法達到的戰略威懾的目的,因此,航母編隊的指揮除了實現打擊目標之外,還要考慮編隊的綜合防護。一般水面艦艇編隊最主要的目的是依靠艦艇本身攜帶的武器實現打擊目標,其威懾效能較差,而對於艦艇本身的防護或者整個編隊的防護要求遠不能與航母編隊相比。
艦載機的打擊範圍和效果優勢明顯單艦能力再強也頂不住立體打擊的威脅!
鑑於上述兩點的差別,其實綜合來講就是航母編隊的指揮要遠比驅逐艦/護衛艦組成的水面艦艇編隊指揮複雜的多,全球範圍內具有體系化航母編隊作戰指揮能力的國家屈指可數,而美國在此方面可謂是輕車熟路、且在不斷的實踐和改進。作為航母編隊作戰的“嫩手”,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長。路還長,繼續前行!
回覆列表
航空母艦編隊無疑是單一海軍編組中,最為複雜的作戰艦艇叢集。按照常規配置,至少會有10艘左右的各型作戰艦艇和輔助艦艇,外加數十架艦載機組組成。要指揮這樣一個編隊,概括起來要素基本有“幾個多”:作戰單元多,戰場要素多,參與戰位多,指揮口令多,全系統節點多,後勤保障難點多。
要指揮好一個航母編隊,最核心的還是要依託航母編隊指揮資訊系統。因為單純依靠人力,是根本沒有辦法指揮這麼複雜的叢集作戰。一般的航母編隊指揮系統會包括:情報偵查系統,預警探測系統、綜合通訊系統、指揮控制系統、電子對抗系統、導引識別系統、支援保障系統。這下面又會牽扯到編隊中的驅逐艦、護衛艦、潛艇、航母上的艦載預警機、戰鬥機、反潛機,還有編隊的後勤補給艦等等單元。想要把這些要素都用好管理好,很顯然不是一日之功,也需要整個指揮體系和系統進行不斷的磨合。
相對來說,指揮一個驅逐艦隊就容易很多,首先從三維變為了二維,要素減少,範圍限縮,艦艇數量也會降低。所以對指揮員,各個戰位的要求也都弱化了很多。一般來說,如果進行遠海作戰編隊,我軍基本都是雙艦訓練,這樣也算一個驅護編隊。
單就一個磨合時間來看,航母編隊作戰是以年為單位,快的話3-5年,長的話可能需要6年以上,尤其是對於沒有航母使用經驗的國家,積累的過程更為漫長。至於一個驅護編隊,如果艦員都是熟練成手,可以在以天為單位構成作戰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