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41887425663

    雞馬立克氏病,是由B群皰疹病毒引起的雞淋巴組織增生性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外周神經、性腺、內臟器官、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膚髮生淋巴細胞浸潤和形成腫瘤病灶,最終導致病雞受害器官功能障礙和惡病質而死亡。 (1)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發生於雞,此外,火雞、野雞、鵪鶉等也有一定的易感性,一般哺乳動物不感染。 有囊膜的完全病毒自病雞羽囊排出,隨皮屑、羽毛上的灰塵及脫落的羽毛散播,飄浮在空氣中,主要由呼吸道侵入其他雞體內,也能伴隨飼料、飲水由消化道入侵。病雞的糞便和口鼻分泌物也具有一定的傳染力。 由於本病的疫苗並不能阻止感染,也就是說不能阻止入侵的病毒在雞體內繁殖與排出,只能阻止發病(發生腫瘤),因而在本病流行地區,排毒的雞很多,被感染的雞也很多,一群雞生長到開產前可能全部被感染,但感染後是否發病則取決於許多因素。如:①感染時的日齡:感染時日齡越小,發病率越高。②免疫力:透過疫苗接種使雞群獲得免疫力,可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發病。雞群如有法氏囊炎病史,由於免疫功能的缺陷,發病率較高。③雞的體質:如果管理不當,特別是飼養密度過大,維生素A缺乏,使雞的體質減弱,感染後易於發病。零星散養的雞較少發病。④品種:不同品種的雞對本病的抵抗力及感染力和發病率有一定差異。如烏雞感染後發病比較嚴重。⑤性別:母雞發病率高於公雞。⑥病毒的強弱與數量:感染強毒而且入侵數量多的,發病率高。本病在3周齡即可發生,但蛋雞發病大多在2~5月齡,170日齡之後僅偶有個別雞發病。各雞群的發病率高低不等,有的僅個別雞發病,一般為5%~30%,嚴重的可達60%。發病的雞全部死亡。 (2)臨床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為3周左右,根據發病部位和臨床症狀可分為四種類型,即神經型、內臟型、眼型和面板型,有時也可混合發生。 1)神經型 21世紀初最早發現的馬立克氏病就是此型,所以又稱為古典型。主要發生於3~4月齡的青年雞,其特徵是雞的外周神經被病毒侵害,不同部分的神經受害時表現出不同的症狀。當一側或兩側坐骨神經受害時,病雞一條腿或兩條腿麻痺,步態失調,兩條腿完全麻痺則癱瘓。較常見的是一條腿麻痺,當另一條正常的腿向前邁步時,麻痺的腿跟不上來,拖在後面,形成“大劈叉”姿勢(圖12-6),並常向麻痺的一側歪倒橫臥。當臂神經受害時,病雞一側或兩側翅膀麻痺下垂。支配頸部肌肉的神經受害時,引起扭頭、仰頭現象。頸部迷走神經受害時,嗉囊麻痺、擴張、鬆弛,形成大嗉子,有時張口無聲喘息。 圖12-6 病雞一側坐骨神經受害,呈“大劈叉”姿勢 此型病程比較長。病雞有一定的食慾,但行動、採食困難,最後因飢餓、飲水不足、衰弱或被其他雞踩踏而死亡。 2)內臟型 又稱急性型。幼齡雞多發,死亡率高。病雞起初無明顯症狀,逐漸呈進行性消瘦,冠髯萎縮,顏色變淡,無光澤,羽毛髒亂,行動遲緩。病後期精神萎靡,極度消瘦,最終因衰竭而死亡。 3)眼型 單眼或雙眼發病。表現為虹膜(眼球最前面的部分稱為角膜,角膜後面是橘黃色的虹膜,虹膜中央是黑色瞳孔)的色素消失,呈同心環狀(以瞳孔為圓心的多層環狀)、斑點狀或瀰漫的灰白色,俗稱“灰眼”或“銀眼”。瞳孔邊緣不整齊,呈鋸齒狀,而且瞳孔逐漸縮小,最後僅有粟粒大(圖12-7),不能隨外界光線強弱而調節大小。病眼視力喪失,雙眼失明的雞很快死亡。單眼失明的病程較長,最後因衰竭而死亡或被淘汰。 圖12-7 病雞眼睛受害(右),瞳孔縮小 4)面板型 腫瘤大多發生於翅膀、頸部、背部、尾部上方及大腿的面板,表現為個別羽囊腫大,並以此羽囊為中心,在面板上形成結節,約有玉米至蠶豆大,較硬,少數潰破。病程較長,病雞最後瘦弱死亡或被淘汰。 (3)病理變化 1)神經型 病變主要發生在外周神經的腹腔神經叢、坐骨神經、臂神經叢和內腔大神經。有病變的神經顯著腫大,比正常粗2~3倍,外觀灰白色或黃白色,神經的紋路消失。有時神經有大小不等的結節,因而神經粗細不均。病變多是一側性的,與對側無病變的或病變較輕的神經相比較,易作出診斷。 2)內臟型 幾乎所有內臟器官都可發生病變,但以卵巢受侵害嚴重,其他器官的病變多呈大小不等的腫瘤塊,灰白色,質地堅實。有時腫瘤組織浸潤在臟器實質中,使臟器異常增大。不同臟器發生腫瘤的常見情況是: 心臟:腫瘤單個或數個,芝麻至南瓜子大,外形不規則,稍突出於心肌表面,淡黃白色,較堅硬。正常雞的心尖常有一點脂肪,不要誤以為是腫瘤。 腺胃:通常是腫瘤組織浸潤在整個腺胃壁中,使胃壁增厚2~3倍,腺胃外觀脹大,較硬,剪開腺胃,可見黏膜潮紅,有時區域性潰爛;胃腺乳頭變大,頂端潰爛。 卵巢:青年雞卵巢發生腫瘤時,一般是整個卵巢脹大數倍至十幾倍,有的達核桃大,呈菜花樣,灰白色,質硬而脆。也有的是少數卵泡發生腫瘤,形狀與上述相同,但較小。 睪丸:一側或兩側睪丸發生腫瘤時,睪丸腫大十餘倍,外觀上睪丸與腫瘤混為一體,灰白色,較堅硬。 肝臟:一般是腫瘤組織浸潤在肝實質中,使肝臟呈灰白色,質硬,擠在肋窩或胸腔中。肺的其他部分常硬化,缺乏彈性。 胰臟:胰臟發生腫瘤時,一般表現發硬,發白,比正常稍大。 3)眼型與面板型 剖檢病變與臨床表現相似。 (4)鑑別診斷 ①雞馬立克氏病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鑑別:二者均有體溫高,走路搖尾,步態不穩,減食,低頭,翅下垂,脫水等臨床症狀。但二者的區別在於: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原為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3~6月齡最易發生,常見病雞自啄肛門周圍羽毛,並出現腹瀉。後期病雞有冷感、趾爪乾燥等臨床症狀。剖檢可見法氏囊腫大2~3倍,囊壁增厚3~4倍,質硬,外形變圓、呈淺黃色,或黏膜皺褶上出血,漿膜水腫。胸肌色暗,大腿側肌、翅皮下、心肌、腸黏膜、肌胃黏膜下有出血斑,瓊脂擴散試驗出現沉澱線(陽性反應)。②雞馬立克氏病與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鑑別:二者均有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腹部膨大,消瘦,冠髯蒼白等臨床症狀。但二者的區別在於:雞淋巴細胞白血病在雞4月齡發生,6~18月齡為主要發病期,法氏囊出現結節性腫瘤,但不表現神經麻痺和“灰眼”症狀;雞馬立克氏病大多發生於2~5月齡,內臟型經常引起法氏囊萎縮,個別病例法氏囊壁增厚,但無腫瘤。③雞馬立克氏病與雞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的鑑別:二者均有精神萎靡,食慾不振,消瘦,冠髯蒼白等臨床症狀;並均有法氏囊萎縮,一些內臟結節性增生等病理變化。但二者的區別在於:雞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的病原為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毒。病雞生長停滯,羽毛生長不正常,軀幹部位羽小支緊貼羽幹。法氏囊濾泡縮小,淋巴細胞減少,胸腺萎縮、充血、出血、水腫。在96孔細胞培養板上用間接熒光抗體方法敏感性極高。④雞馬立克氏病與雞腦脊髓炎的鑑別:二者均有共濟失調,雙肢麻痺,脫水,消瘦等臨床症狀;剖檢均可見神經病變。但二者的區別在於:雞腦脊髓炎的病原為雞腦脊髓炎病毒,雛雞出殼數天即陸續發病,常以跗關節著地,頭頸部震顫,眼晶體混濁,失明,腦血管充血、出血。中樞神經元變性、腫大,樹突和軸突消失。外周神經無病變。用熒光抗體試驗(FA),陽性雞的組織中可見黃綠色熒光。 (5)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主要是做好預防工作。①建立無馬立克氏病雞群:堅持自繁自養,防止從場外傳入該病。由於幼雞易感,因而幼雞和成年雞應分群飼養。②嚴格消毒:發生馬立克氏病的雞場或雞群,必須檢出淘汰病雞,同時要做好檢疫和消毒工作。③預防接種:雛雞在出殼24小時內接種馬立克氏病火雞皰疹疫苗,若在2、3日齡進行注射,免疫效果較差,連年使用本苗免疫的雞場,必須加大免疫劑量。④加強管理:要加強對傳染性法氏囊病及其他疾病的防治,使雞群保持健全的免疫功能和良好的體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師如何提升學生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