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至善成仁

    由於自己情商不高,所以,在職場中情商爆表的趣事很少,但有一些膚淺的體會和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先後之分。在職場中,領導與領導之間,領導與同事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先後之分,看似簡單,實則很重要,對一些等級森嚴的權力和強勢部門而言,尤為重要。既體現了一個人的智商,又充分展現了一個人的情商,如果分不清楚先後順序,輕則鬧笑話,重則會造成越位,錯位等諸多不良印象,影響自己的成長進步。

    第一,同事之間。新老同事之間,老同事為先。工齡相同者,學識水平、學歷高、工作能力強者為先。學識水平、學歷、工作能力相同者,情商高,人緣好,領導看重者為先。

    第二,上下級之間。行政職務,專業技術職務高者為先。相同職務者,學識水平、學歷、工作能力高者為先。

    第三,領導之間。一把手為先,副職之間排在前面者為先。

    第四,內部科室(部門)之間。有科室排名順序的,以排在前面者為先,沒有排名的,以辦公室、組織人事、財務、其他具有物權和事權等強勢部門排名順序為先。中層幹部(管理者)和一般員工之間,在工齡、年齡、學歷、學識水平、工作能力相同的情況下,也是以上述排名順序為先。

    以上這些先後、大小、高低、尊"卑"之分,是開啟情商之門的"敲門磚",涉及到職場的方方面面。如開會、宴席、出行等活動的座次排列,歡迎歡送上級領導、接待外部客人、開會講話發言、吃飯敬酒、上下車和行走時的先後順序,等等,滲透、延伸、拓展到職場的各個領域,無所不在,無所不用。

    二、禮節禮貌。職場上的禮節禮貌,反映了你的家庭出身,成長環境,文化程度,思想品德,個人修養,社會閱歷,學識水平,綜合能力等,是智商和情商的綜合表現。

    第一,不論是在八小時之內還是八小時之外,見了領導和同事,一定要熱情主動地問候和打招呼,如果時間和空間都允許,可以寒暄幾句,如果不允許,便可採取揮手致意、點頭示意、目視目送等肢體語言向對方問候和打招呼。如果對方沒有反應(回禮),在下次遇見時,你可以向其告知問候和打招呼之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當第二次用上述方法問候和打招呼之後,對方沒有做出反應的,一般來說,要麼他瞧不起你,要麼就是性格上有缺陷,所以,以後再不主動向他問候和打招呼(對方後來向你主動問候和打招呼的除外)。對於領導和同事用上述方式向你打招呼的,一定要採取適當方式積極迴應。否則,既顯得自己失禮,又容易得罪人,給自己造成不良影響,屬情商低的具體表現。

    第二,逢年過節一定要看望、拜謝關心、關照、愛護、支援和幫助過自己的領導和同事們。這一點,對於有提職加薪願望的職場人士來說尤為重要。中國有一句俗話,千里送鵝毛,禮輕仁意重,所以,禮品不在多,但禮節必須有(特別重大的一些事項,應該及時表達謝意)。領導和同事們生病住院,一定要去探望,紅白喜事一定要參與。自己的紅白喜事和生病住院時,領導和同事們來看望和送禮的,一定要及時給予回禮。自己旅遊度假(包括個別時候到大城市或境外、國外出遠差),應該給領導和同事們帶點小禮品。一定要注意,禮品貴在表達自己的心意,數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慮到可持續性。

    三、善於發言。當領導在開會或其他場合發揚民主,徵求意見時,如果領導意圖不明顯,沒有設定條條框框,自己儘可暢所欲言,直抒己見。如果領導意圖明顯,或者設定了條條框框,那就必須圍繞領導的意圖和設定的條條框框來發言。如果自己的想法和領導的意圖相悖,最好放到最後來發言,先聽聽別人的意見,如果仍然難以放棄自己的想法,而且會議上反對領導意圖的人數較少,或者沒有,便以建議的方式將自己的意見提出,供領導參考。如果反對領導意圖的意見較多,這時除重大原則性問題外,就要發表支援領導意圖的意見,不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自己的不同意見,在會後視其情況,單獨向領導彙報。值得注意的是,對自己提的任何建議,不論領導釆納與否,都不再向任何人提起,更不得在他人面前炫耀。特別一提的是,要非常注意領導用田忌賽馬策略安排佈置工作任務,即把最難的工作任務交給你這個三等馬去完成,而把其他任務交給上、中等馬去完成。這時領導的用意很明確,就是你能否完成任務無所謂,重要的是透過犧牲你這個三等馬,教育上、中等馬去完成他要完成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所以,這時你千萬不能講價錢,談條件,提要求,而是愉快的去接受。會後再把自己完成任務的想法和措施向領導做一彙報,並在完成過程中及時向領導請示報告。這樣一來,你完成了工作任務,就會一戰成名,完不成工作任務,領導也不會責怪你,因為一切都在領導的掌握之中。

  • 2 # 經歷提高人的境界

    職場裡哪有情商啊,只有智商。記得以前上班的一個公司,因為企業轉型,需要裁撤一批工人,大概一個車間的人員,20多人吧。老闆叫我去處理,我就跟老闆建議了一個辦法。公司裡有個小股東,他是退休後來的,帶著他一個老朋友一起過來的,以前他們都是西北的軍工企業上班的,很不適應南方的工作方式,加上跨行業,可以說他的那個朋友只能在公司裡混日子,加上年紀大,只是看在他是股東的面子上,一直閒養著他的朋友。然後我就約了他談了下老闆的意思,並說這個事讓他來處理,全權負責。他用了一週多的時間排了個名單出來,並一個一個談話辭退,做的還不錯。等他做完後,老闆以他年紀太大,就把他也辭退了。

    我覺得這件事還是有講究的,首先全廠都知道是他負責裁人,全權負責,沒人過問,也就意味著裁誰他說了算。被裁的人真有意見也主要是針對他,不會去恨老闆。人裁完後,老闆以他年紀大的理由把他裁了,也算把這個裁人的事收尾了,還一箭雙鵰。人都有個心理,當自己倒黴的時候總希望別人跟自己一樣倒黴。整個裁人過程完成很快,幾乎沒什麼波動,裁完後公司迅速的進入了狀態。

    快20年前的事了,想想自己也夠狡猾的。職場就是戰場,既能保護自己,又能把事情做好,還能顧全老闆的意思,也是很不容易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工織的圍巾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