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用了,飛機就不再需要油了而且還省下不少的空間。你怎麼看?
5
回覆列表
  • 1 # 虹攝庫爾斯克

    早在20世紀40-50年代,人們開始對核動力的廣泛應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不僅開始研究核動力艦船、核動力汽車和核動力火車等,還對核動力飛機進行了探索。與傳統的噴氣式飛機不同(傳統的噴氣式飛機就是利用進氣道將空氣吸入,經低壓壓氣機和高壓壓氣機壓縮後在燃燒室與航空燃料混合後點火燃燒,體積急劇膨脹的高壓高溫燃氣在前方壓力的限制下透過渦輪葉片後噴出,並且帶動渦輪葉片的轉動,透過機械連線繼續帶動前方的壓氣機,再次吸入空氣,如此迴圈反覆的進行工作,為飛機提供源源不斷的飛行動力),而核動力航空發動機最大的優勢就可以利用反應堆產生的熱能持續加熱空氣,避免了航空燃料的大量消耗,可以為飛機提供近乎無限的飛行能力。

    美國是最早開始研究核動力飛機的國家,以B-36型轟炸機為平臺,在1951年啟動了核動力飛機的研發計劃,將一個小型的空氣冷卻核裝置部署在B-36型轟炸機的炸彈艙內,改裝後的B-36型轟炸機也被重新命名為NTA(核試驗飛機),代號NB-36H型飛機,並且在1955-1957年間進行了多次飛行試驗。後期因為整個研發計劃耗資巨大,尤其是機載防輻射、耐腐蝕和反應堆冷卻等問題難以妥善解決(需要採用大量的鉛材料和橡膠材料製造輻射遮蔽和飛行員保護系統,並且安裝沉重的水套式輻射吸收裝置等,影響制約了飛機的飛行效能),到1961年,該研究計劃下馬。

    前蘇聯出於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需求,也緊跟美國開展了核動力飛機的研究工作,也是利用Tu-95M型轟炸機進行核動力裝置的改裝工作,該計劃被命名為“119”工程,改裝之後的Tu-95M型轟炸機也被成為Tu-119型核動力實驗轟炸機。為了減少核反應堆對飛機本身和飛行員的傷害,蘇聯科技人員採用了厚重的重金屬防護罩將其層層包裹,還在駕駛艙和核動力艙之間加裝了兩套輻射遮蔽門,由厚重的鉛材料和橡膠材料組成。在1959-1961年的試飛過程中,Tu-119型核動力實驗轟炸機的核反應堆功率輸出較為穩定,但是卻存在較為嚴重的反應堆冷卻不良、反應堆堆體過熱以及飛行員遭受較強核輻射等問題。

    到1969年,由於小型核反應堆的核反應控制、冷卻、防核輻射等問題一直難以妥善解決,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和材料的前蘇聯“119”工程正式下馬。

    總的來說,相比數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核動力水面艦船或者核動力潛艇,核動力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安裝較為完善和全面的核輻射遮蔽和防護層,冷卻手段也比較有限(過於巨大和沉重的核輻射防護和冷卻設計,將嚴重影響飛機的飛行效能和技戰術指標,失去最基本的軍事價值)。此外,核動力飛機一旦因為機械故障或者被擊落,將對地面造成非常可怕的核汙染,幾乎無法承受。

  • 2 # 浴火

    這個想法太想當然了吧,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上世紀50年代時,各國確實在核動力飛機方面進行了研究,但是最後的研究成果確實不能應用,實際上僅僅進行一些理論上的研究,並沒有進行深入的應用研究。

    飛機使用核動力的缺點問題比優點多得多,實際上成了一個不可能被考慮的方案。核動力系統太過於複雜,在技術上幾乎是無法完成的,即便以今天的技術也不可能實現,而且整個系統成本非常昂重了,而且體積與重量也非常大,可以說飛機會因核動力系統,成本上升的無法接受,不僅不會省什麼空間和重量,相反大大增加了重量,以至於飛機的效能下降到無法忍受的水平。

    更不要說還要涉及到核能安全的問題,無法被避免的問題,也是最為致命的問題。當年曾經研究過核動力導彈結果為了節省重量,直接取消了核動力系統的防護屏障設計,結果造成的問題就是,其使用等於散步核汙染,以至於其研究工作壓根沒法進行。如果把它安裝到飛機上,那麼後果就是飛行員上飛機前,先寫遺書吧,不會一個飛行員會活著下飛機了。

    一架核動力飛機等於一枚會飛的核彈,一旦出現問題,那麼造成的後果絕對不是可以挽回的,甚至可能對全人類造成毀滅性的災難。更重要的是,這種可能性無法被避免。

    也因此,人們最終很明智的取消了相關的研究的計劃,如今誰敢提出相關的研究計劃,那麼我們可以給他一個評價:白痴。

  • 3 # 楊建曦

    核燃料的儲存罐用鉛鋁製成,重量大,體積大,放在艦船或潛艇上可行,放在飛機上飛機就飛不起來了,作戰飛機空間小,速度高,需要高掛彈量,雖然核燃料耐受力高,爆發力強,飛行時間成幾何增長,可以長時間在天上飛行,但核燃料裂變時須在安全防護下進行,飛行員離燃料堆太近,再好的防護也敵不住在核變中心工作,所以理論上可行,實際上無人越雷池半步,到現在還是飛行上的禁區,世界上沒有一例成功過。

  • 4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類似的問題還有,發射火箭為什麼不用核動力?汽車為什麼不用核動力?手機為什麼不用核燃料提供能量?本來不想回答,但瀏覽了相關的答案,感覺有必要說一下。在看到的答案中有多種理由,但個人認為只有一條——安全性,其他都不是問題。不說核爆炸,就是核洩露有多危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飛機失事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例子就不用舉了;火箭發射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美國的太空梭都會爆炸;汽車事故更是不在話下,親身感受過的都大有人在;手機電池因為各種原因損壞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並且,汽車和手機人人都有機會接觸,會弄出什麼事來就不好說了。對核能只能間接民用,如使用核電站發出的電,絕對不可能直接民用。

    因此,對核材料的應用和管理都是十分嚴格的,專業的裝置加上專業的管理人員。核電站都建在偏僻的人煙稀少的地方,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都在遼闊的海洋,即使發生事故對人類也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隨便說一下,曾看過一個資料,前蘇聯曾有一位跳遠運動員,為提高成績,就在自己的跑鞋上安裝了核動力裝置,結果被發現,成績被取消,運動員也因受到過量的核輻射被截肢。

  • 5 # 紫龍防務觀察

    作戰飛機採用核動力的設想由來已久,而且呼聲很高,核動力飛機有很多優點,其中無限航程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但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核動力飛機問世,為什麼呢?

    作戰飛機至今沒有采用核動力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一下幾點:首先,核動力問世至今,其重量和體積一直都沒法減下來,所以在對飛行重量與體積有苛刻要求的作戰飛機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因為這意味著,能用於作戰的空間必然縮小。其次,核動力是一種很特殊的動力系統,具有很強的輻射性。所以,核動力系統有很厚的防護層,而在戰機有限的空間內,其反應堆遮蔽層受到空間與重量的限制,無法完全遮蔽核輻射,這對於在作戰飛機工作的飛行員於地勤人員來說,是極度危險的。再次,核動力飛機有很強的汙染性,由於無法完全遮蔽核輻射,對於核動力飛行器而言,其飛到哪裡,汙染就會散佈到哪裡。曾經有個一個事例,冷戰時期,美設計的一款核動力巡航導彈,其飛行軌跡所經過的地方,其輻射強度足以殺傷地面上的人員,所以核動力戰機會不分敵我的危害地面人員安全,這對於和平時期的日常任務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最後,由於核動力設計到敏感技術,而且一旦核動力飛機發生事故或者被擊落,對於公眾而言,是不可以接受的。

    所以核動力戰機,從技術上到國民感情上都難以獲得軍方和民眾的認同。因此,受困於技術限制以及民間強大的壓力下,至今都沒有核動力飛機問世。當然,核動力飛機能否捲土重來還是未知數,隨著技術進步,逐漸的核動力安全性得到足夠程度上的解決的時候,也許我們能見到動力無限的核動力飛機出現。只是目前距離實現還遙遙無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翼機,渦槳機和噴氣機的發明歷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