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文學藝術
1.文學
秦漢時期的文學,以散文、賦和詩歌為主。 散文 戰國獸帶紋鼎
散文可以《史記》為代表,這是一部很好的散文集,許多篇傳記具體生動地記述或刻畫了社會各個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和憎。 兩漢時期有很多文字生動、說理深刻的政論文章,其中以賈誼的《過秦論》、《治安策》,晁錯的《論貴粟疏》、《徙民實邊策》最有代表性。桓寬撰的《鹽鐵論》是一部以討論西漢王朝的鹽鐵政策為中心內容的著作,文字生動,語言流暢,是一部優秀的對話體文學作品。 賦 春秋鼠季鼎
賦是兩漢時期的一種新的文學體材,一般文人都喜作賦。西漢的賦起初尚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主。西漢中期以後,成為最高統治者歌功頌德的工具。這樣的賦篇幅很長,叫做大賦。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等,是這樣一些典型。雖有一點諷刺統治者的味道,但不起什麼作用。 東漢時期的賦篇幅短小,向反映現實的方向發展,叫做小賦。張衡的《思玄賦》、《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等,都表達了作者訝當時社會的不滿,揭露了宮場的黑暗腐朽,對於人民的貧困生活也有一定的同情。 詩歌 兩漢的詩歌以《樂府》和《古詩十九首》為代表。《樂府》也叫做《樂府詩》,是漢武帝時期由樂府採集民間詩歌選編配樂而成的詩集,內容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戰城南》、《十五從軍徵》、《平陵東》、《思悲翁》、《東門行》、《有所思》、《陌上桑》等,分別反映了人民的悲慘遭遇,對繁重徭役、橫徵暴斂的不滿,反映了婦女不幸的命運及其堅強不屈的性格等。 《古詩十九首》是東漢中後期的中下層知識分子的作品。這些知識分子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中,為求功名利祿,背井離鄉,四處奔走。他們把對社會的感觸,傾注到作品之中。如《冉冉孤生竹》、《孟冬寒氣至》、《明月何皎皎》、《迢迢牽牛星》等,就是傾述生離死別、情感追求、仕途坎坷的詩篇。《生年不滿百》、《青青河畔草》等,則充滿了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消極頹廢思想,反映了作者走投無路,內心苦悶的境況。 兩漢的詩歌形式自然樸素,用語通俗深刻,與賦體大不相同。它發展了《詩經》中的《國風》的現實主義精神,對於後代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藝術
繪畫 劉徹
兩漢時期的繪畫藝術很發展。宮廷府寺的牆壁上,貴族、官僚、地主的宅第的牆壁、墓壁上
秦漢之文學藝術
1.文學
秦漢時期的文學,以散文、賦和詩歌為主。 散文 戰國獸帶紋鼎
散文可以《史記》為代表,這是一部很好的散文集,許多篇傳記具體生動地記述或刻畫了社會各個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和憎。 兩漢時期有很多文字生動、說理深刻的政論文章,其中以賈誼的《過秦論》、《治安策》,晁錯的《論貴粟疏》、《徙民實邊策》最有代表性。桓寬撰的《鹽鐵論》是一部以討論西漢王朝的鹽鐵政策為中心內容的著作,文字生動,語言流暢,是一部優秀的對話體文學作品。 賦 春秋鼠季鼎
賦是兩漢時期的一種新的文學體材,一般文人都喜作賦。西漢的賦起初尚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主。西漢中期以後,成為最高統治者歌功頌德的工具。這樣的賦篇幅很長,叫做大賦。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等,是這樣一些典型。雖有一點諷刺統治者的味道,但不起什麼作用。 東漢時期的賦篇幅短小,向反映現實的方向發展,叫做小賦。張衡的《思玄賦》、《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等,都表達了作者訝當時社會的不滿,揭露了宮場的黑暗腐朽,對於人民的貧困生活也有一定的同情。 詩歌 兩漢的詩歌以《樂府》和《古詩十九首》為代表。《樂府》也叫做《樂府詩》,是漢武帝時期由樂府採集民間詩歌選編配樂而成的詩集,內容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戰城南》、《十五從軍徵》、《平陵東》、《思悲翁》、《東門行》、《有所思》、《陌上桑》等,分別反映了人民的悲慘遭遇,對繁重徭役、橫徵暴斂的不滿,反映了婦女不幸的命運及其堅強不屈的性格等。 《古詩十九首》是東漢中後期的中下層知識分子的作品。這些知識分子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中,為求功名利祿,背井離鄉,四處奔走。他們把對社會的感觸,傾注到作品之中。如《冉冉孤生竹》、《孟冬寒氣至》、《明月何皎皎》、《迢迢牽牛星》等,就是傾述生離死別、情感追求、仕途坎坷的詩篇。《生年不滿百》、《青青河畔草》等,則充滿了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消極頹廢思想,反映了作者走投無路,內心苦悶的境況。 兩漢的詩歌形式自然樸素,用語通俗深刻,與賦體大不相同。它發展了《詩經》中的《國風》的現實主義精神,對於後代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藝術
繪畫 劉徹
兩漢時期的繪畫藝術很發展。宮廷府寺的牆壁上,貴族、官僚、地主的宅第的牆壁、墓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