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倫英語部落

    你提出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很多英語句子、片語,直接翻譯為我們的母語會很奇怪,甚至有的會和它原本的意思完全不沾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我整理的三點原因吧!

    ① 固定搭配

    英語中,有些單詞尤其是動詞,存在著屬於自己的固定搭配。這些固定搭配最常見的是動詞和其他詞相結合,比如come(過來)這個動詞,就可以有很多的固定搭配,我今天先舉個簡單的例子:

    come和away組成一個固定搭配,意思是“破碎,碎掉”。我們可以從句子中學到它的用法:The lid won"t come away. (這個蓋子不會碎掉。)由此發現,固定搭配come away中的come已經不是那個我們熟知的“過來”的意思了,它和away組合在一起,就擁有了新的意思,所以我們在解釋的時候,不能夠直譯出來。類似這樣的固定搭配非常多,需要我們慢慢積累。

    ② 俚語

    就像我們中文的俗語一樣,英文中也有讓我們一臉迷茫的俚語。這些句子也是不能夠直接解釋的,不然會鬧大笑話。我這裡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玩的例子,我們可以一起來體驗一下這種尷尬:當別人和你說“keep your shirt on”。你是不是會覺得很奇怪呢?畢竟這段文字看起來真的很像在讓你“穿上你的襯衫”?如果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的話,真的會鬧大笑話。那它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當別人和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讓你 “保持冷靜”。

    那麼,你可能要問俚語和固定搭配有什麼區別呢?其實俚語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句子,可能有某些典故,導致它的意思和本意相差甚遠;而固定搭配更多的是講究幾個詞的組合。比如你提問的問題中,為什麼“see you”,不是“看你”,而是“再見”的意思呢?因為“see you”是一個大家都口口相傳的句子,都用它來表達 “再見”。從這個層面上來說,“see you”就是個俚語,而不是固定搭配。

    ③ 語法中句子的表述順序

    說完了前面兩個原因,下面我要來講講最後一個原因:語法。說到語法,你可能覺得太寬泛了。不過,我這裡強調的是語法中的句子表述順序,俗稱語序。最常見的是在英語中,習慣把狀語這類修飾的成份放在句子後面,比如:I like swimming in the pool. 如果我們使用慣性思維的話,會翻譯成“我喜歡游泳在池子裡。”很明顯,這樣很奇怪,正確的中文語序應該是“我喜歡在池子裡游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作為狀語的“in the pool”在英語中被丟在了句末,而中文卻習慣把表述地點的內容放在中間。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發現中英文的語序差異是很大的。是不是很好理解呢?

    在英語學習中,我們需要多加了解整個語言體系的構成,這樣會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你想知道的東西。好啦,以上就是我對於“為什麼英語不能用慣性思維來解釋?”的回答,最後祝福看到整篇回答的人在英語學習上順順利利,收穫自己想要的人生。

  • 2 # 英語萬能王

    對於你提出為什麼英語不能用慣性思維來解釋的問題,給予你一些分析建議供你參考。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遇到英語不能用慣性思維來解釋的情況,這個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導致的差異性,如果不加以重視的話,會搞出很多笑話的。

    例如: how old are you? 用慣性思維翻譯出來的意思是“怎麼老是你?”但真實的意思是“你多大年齡?”或是“你幾歲了?這樣的翻譯看起來是不是很搞笑?所以,對於廣大英語學習者來說,在學習英語之前最好要提前瞭解一下語言在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否則說出來或是寫出來的英語就有笑話了。

    一、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主要是由生活習性不同所引起的。外華人的說話方式通常都是以被動語態為多,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時需要學習被動語態的語法知識,而華人的思維方式多是以主動語態為主。

    例子1:中文意思是“我創立了這家公司。”但翻譯成英語通常都是用被動語態用法。

    譯為: This company is established by me.

    翻譯成英語則是: A good friend will be invited to have dinner with me tomorrow.

    透過以上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外華人和華人在使用英語的思維上是不一樣的,外華人更加偏向於以被動語態用法為主,而華人則以主動語態為主,這就是其中的一種差異性。

    二、外華人在平時的工作或生活裡會使用很多的英語俚語,導致他們理解的意思和我們看到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英語裡有很多的俚語,如果按照慣用型思維翻譯出來的話,意思就大不同了,很可能理解意思就錯了。

    例子1:a lucky dog用慣用型思維翻譯出來就是“一條幸運的狗”。但在英語俚語的意思是“一個幸運兒”,是用來夸人的。因為dog這個單詞在中國文化裡通常是一個貶義詞,有點罵人的感覺。

    相反,dog這個單詞在西方國家文化裡通常是褒義詞,dog和人的地位是一樣平等的,dog也要算是他們家庭的成員之一,所以他們習慣性用dog來修飾人。例如:很多美國總統喜歡家裡養狗的習慣,說明dog在國外的地位還是蠻高的。

    例子2:blue這個單詞的實際意思就是“藍色”的意思,blue sky 藍色天空。

    但blue在英語俚語裡還有其它的意思,例如:His mood is blue. 不能翻譯成他的心情是藍色的,而是表示他的心情很鬱悶的意思。

    blue movie這個短語用慣性思維翻譯出來就是藍色電影,但俚語裡的意思為黃色電影,是青少兒不允許看的電影。

    所以,透過以上的分析和舉例可以看出,英語俚語也是一個影響到我們慣用型思維的一個原因。平時在學習英語時,多留意這些英語用法的差異化,不能再用慣用型思維理解英語的意思了。

  • 3 # 文萃英語

    從see you 到【看你】,屬於語碼轉換,轉換過程中,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有可能對得上,就如【開門】和open the door這樣的情況,這屬於正遷移,就是用漢語的遣詞造句習慣去撰寫英語句子,寫出來的句子基本正確。但是,更多情況下是負遷移,因為這兩種語言在用詞、思維習慣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比如,中國學生使用cause這個詞的時候,往往忽視了該詞後面的名詞一般是負面詞義。翻譯【他可能來】時,寫成He is possible to come的話,忽視了possible是一個非人稱形容詞,它的主語不能用we, he這樣的代詞。所以,學習英語,需要儘可能瞭解英美人是怎樣用詞,怎樣造句的,絕對不是簡單地按照語法規則,把單詞排列組合,疊加成句。再如,He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ir team would beat their rival這句中,沒有使用conclude,而使用了come to the conclusion,是英語中的名詞化優勢,把[我們看見一艘船]翻譯成A ship came into our sight 體現了英語造句中的無靈主語(用沒有生命的詞作主語),而漢語是有靈主語(我們)。學習英語時,可看看英漢語對比方面的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勵志做人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