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其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他們把“理”或“天理”視作哲學的最高範疇,認為理無所不在,不生不滅,不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會生活的最高準則。在窮理方法上,程顥“主靜”,強調“正心誠意”;程頤“主敬”,強調“格物致知”。在人性論上,二程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並深入闡釋這一觀點使之更加系統化。二程學說的出現,標誌著宋代理學思想體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時,朱熹繼承和發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個完整而精緻的客觀唯心主義的思想體系。

      朱熹用《大學》“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認識領域中的理論問題。在認識來源問題上,朱熹既講人生而有知的先驗論,也不否認見聞之知。他強調窮理離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窮其理。朱熹探討了知行關係。他認為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知識來源上說,知在先;從社會效果上看,行為重。而且知行互發,“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論

      在人性論上,朱熹發揮了張載和程頤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觀點,認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專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無缺的;“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有善有不善,兩者統一在人身上,缺一則“做人不得”。與“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有聯絡的,還有“道心、人心”的理論。朱熹認為,“道心”出於天理或性命之正,本來便稟受得仁義禮智之心,發而為惻隱、羞惡、是非、辭讓,則為善。“人心”出於形氣之私,是指飢食渴飲之類。如是,雖聖人亦不能無人心。不過聖人不以人心為主,而以道心為主。他認為“道心”與“人心”的關係既矛盾又聯結,“道心”需要透過“人心”來安頓,“道心”與“人心”還有主從關係,“人心”須聽命於“道心”。朱熹從心性說出發,探討了天理人慾問題 。他以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慾而存天理”的主張。朱熹承認人們正當的物質生活慾望,反對佛教籠統地倡導無慾,他反對超過延續生存條件的物質慾望。

    程顥(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稱明道先生;程頤(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被世人稱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程顥(1032~1085) 中國北宋思想家,理學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河南洛陽人。嘉祐年間舉進士後,任鄠縣及上元縣主簿、晉城令。有治績,官至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曾參與王安石變法,後因反對新法,被貶至洛陽任京西路提點刑獄。與先後被貶至洛陽的文彥博、呂公著、司馬光等相互聯絡,繼續反對新法。哲宗即位,司馬光執政,薦程顥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賜諡純公。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從祀孔子廟庭。程顥早年受父程珦之命,與弟程頤和周敦頤問學,由此立志於孔孟之道,又泛覽諸家。由於他和程頤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他們的學說亦被稱為洛學。程顥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題。他把理作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的內容來說,程顥形容它是“生”,謂世界生生不已,充滿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認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於是稱天道為仁。按程顥的說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透過陰陽二氣的絪縕化生,產生天地萬物,人只不過是得天地中正之氣。故“人與天地一物也”。因此對於人來說,要學道,首先要認識天地萬物本來就與我一體的這個道理。人能明白這個道理,達到這種精神境界,即為“仁者”。故說“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他並不重視觀察外物,認為人心自有“明覺”,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憑直覺體會真理。程顥哲學的主要內容是關於道德修養的學說。他追求所謂渾然一體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透過直覺冥會,達到所謂物我合一。程顥是主觀唯心主義心學(見陸王學派)的發軔者,他的“識仁”、“定性”,對後來的理學,尤其對陸王心學,影響很大。程顥的哲學專門著作不多,主要哲學代表作有他的學生呂大臨所記關於“識仁”的一段語錄。後人稱《識仁篇》;他與張載討論“定性”問題的《答橫渠先生書》,後人稱《定性書》。他的哲學思想多散見於語錄、詩文中。明末徐必達將他與程頤的著作彙編為《二程全書》。今中華書局編為《二程集》出版。 程頤(1033~1107) 中國北宋思想家,理學創立者之一。字正叔。河南洛陽人。學者稱伊川先生。十四五歲時,與兄程顥同學於周敦頤。在遊太學時,作《顏子所好何學論》,主管太學的胡瑗驚異其才。王安石當政時,未被起用,與兄程顥在洛陽講學。司馬光執政時,被薦為崇政殿說書,與修國子監條規。在為哲宗侍講期間,敢以天下為己任,議論褒貶,無所顧忌,聲名日高,從遊者日眾。其後,程頤因反對司馬光的新黨執政而被貶,任西京國子監守。不久削職,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程頤在被貶期間,完成著作《周易程氏傳》。

    楊時(1044—1130)字中立,號龜山,祖籍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南劍西鏞州龍池團(今屬福建將樂縣古鏞鎮龍池社群)人,北宋學者、官吏。熙寧九年進士。歷官瀏陽、餘杭、蕭山知縣,荊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士專事著述講學。著有《龜山集》二十八卷,《文獻通考》及二程粹言《四庫總目》等,並行於世。

    羅從彥(1072-1135年),字仲素,號豫章先生,南沙劍州劍浦人,生於宋神宗熙寧五年,卒於宋高宗紹興五年,年六十四歲。以窮經為學。崇寧初(1102年)曾與宋代理學奠基人程顥、程頤的首傳弟子楊時講易至乾九四爻,楊時喜曰:“惟從彥可與之言道,吾弟子千餘人無及得從彥者”。致和二年(1112年),師從楊時於龜山,學成後築室山中,倡道東南,往求學者眾。其中,有名望的如朱松(以進士入尚書郎,年少以詩文名師從仲素公,為宋代理學泰斗朱熹之父)、李桐(後系朱熹之師尊),程、羅、李、朱後來成為聞名後世的四大名儒。1132年以特科授博羅主薄,入羅浮山窮天地萬物之理及古今事變之歸,前往求學者甚多,1135年卒於官。

    李侗(1093一1163)南宋學者。字願中,學者稱延平先生。南劍州劍浦(屬今福建南平)人。 李侗為程頤的二傳弟子,年輕時拜楊時、羅從彥為師,得授《春秋》、《中庸》、《論語》、《孟子》。學成退居山田,謝絕世故四十年。認為萬物統一於天理,只是天理的變化。提出“理與心一”主張“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的認識方法。朱熹曾從遊其門,並將其語錄編為《延平答問》。李侗對朱熹十分器重,把貫通的“洛學”傳授朱熹。自此朱熹不但承襲二程的“洛學”,並綜合了北宋各大家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學說的基礎。有《李延平集》。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徐州府蕭縣,南宋時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註》,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註》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休眠月季(微型),要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