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大蔸蘿蔔

    每年的端午節都是四姐妹加外孫和父親一起開心的度過。

    今年的端午節沒有了父親的坐鎮,心裡十分難過。

    勤勞智慧的華人民,把一年的時間由三大民間節日來串起血脈親情。

    在每一個節日裡,兒女們都不約而同的相聚在父母身邊;即使不能前來也會有禮物和問候。

    節日的到來,是告訴我們:該孝敬父母了。哪怕只是一個問候的電話,父母心裡也是很欣慰的。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萬水千山,為生活奔波,只能遙祝父母身體健康,節日快樂

    記住,每一次和父母的相聚都彌足珍貴!不要總是說來日方長,其實,世事無常,唯有珍惜,

    端午節一家人開開心心的相聚在一起就是最有意義的節日,也是節日賦予我們的美好記憶。

  • 2 # 徵哥哥視覺

    根據相關規定,端午節要放假一天,那麼這一天該如何度過呢?我認為既然是過節,就該和家人一起過才更加體現節日的快樂和溫馨。

    和家人在一起,可以進行包粽子比賽,看誰包的快又好看,透過比賽,加快包粽子的速度,同時也增加了粽子的數量,另外在比賽過程中,不僅充滿了樂趣,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家人間的溝通強化了親情,如果有孩子們的加入,那就更加有趣了,所謂的天倫之樂也就是如此吧。

    另外,就是帶著老人出來轉轉,平時沒有時間陪他們,趁著假日好好儘儘孝。因為老人年歲大了,平時外出不方便,很多都是天天呆在家裡,時間長了,對他們身心不利。出來轉轉,不僅讓他們觀賞了外面美麗的世界,呼吸了清新的空氣,更主要的是他們享受到了兒女的陪伴,對他們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不圖你給他們多少錢買多少東西,就圖你能陪陪他們。到了外面,很多老人就像孩子一樣,歡快的不得了,看著他們開心,做兒女的何嘗不開心呢?

    端午節也可以在家裡看看書,讀讀經典,陶冶自己的情操,讓浮躁的心靈得到片刻的清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能讀書的人越來越少了,如果你能抽出應有的時間讀讀書,那麼你一定會在眾人之中顯露出不凡的氣質,古人說的好,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一點不假, 不信你試試。

  • 3 # 八零後小夥

    感謝邀請,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端午節是中國古老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關於端午節由來有很多傳說,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紀念古代賢臣屈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華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個人感覺端午節比較有趣事情是親自包粽子,以前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父母就會帶著我們去打葦葉(粽葉),將葦葉洗淨煮好後放入涼水中備用,棕餡可以根據口味做很多種,我們一般做素的(純糯米),肉的(紅燒肉),還有甜的(紅棗),所有食材準備好,在父母的指導下就開始包粽子了,剛開始可能沒有掌握要領,包的粽子老是漏糯米,這邊剛包紮好,糯米就漏了一半了,試了好幾次,也終於學會了包粽子,感覺很有成就感,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會感覺到特別的香,這種感覺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更好的體會。

    親手包粽子可以加深我們對端午節的認識,又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對古代傳統習俗和美食瞭解,全家動手,其樂融融。

  • 4 # 青澀新手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的法定假日。

    端午節的習俗就是採艾蒿,吃雞蛋,包粽子。有條件的一大早天不亮就要去採艾蒿,沒條件的也要去早市買些回來。我們當地是習慣用艾蒿洗臉,據說可以驅趕蚊蟲,再把艾蒿插到門上,據說是有辟邪的作用。

    早餐當然要煮幾個雞蛋,蒸碗雞蛋糕,再吃個粽子。既然休息就要好好放鬆一下心情了,帶著愛人,領著孩子去探望一下父母,再做上一桌愛吃的飯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

    下午天氣好一家三口可以去廣場散散心,增進一下和孩子的感情,也可以去影院看一場最新的電影,浪漫一下!

    好了,這就是我的答案了。

  • 5 # 農村肆季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浴蘭節等,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起源蘊含豐厚的文化內涵,端午節裡的民俗有掛艾草、划龍舟、吃粽子等。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誕生,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國放假!

    端午節怎樣過更有趣?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想法,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科技的進步,讓很多人丟掉了傳統文化,忘記歷史!個人認為更有趣的端午,是家人團圓,朋友團聚,大家一起來慶祝這個傳統節日!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趁端午節當天的太陽還未升起時去割艾草掛門上,據說這個可以辟邪驅蟲,用艾草水洗浴,可以驅病防蟲!家人一起親手包上端午節的粽子,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大家一起聊聊上半年的收穫,下半年的計劃,孩子的成長,老人的健康等等!既回味了傳統節日的氛圍,也增進親情和友情。當然,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選擇出門遊玩,逛一逛名勝古蹟,看一看祖國的旖旎風光!總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節日需要的是一份自由和歡樂!

  • 6 # 月系半

    因為一個人而衍生出一種習俗,且這種習俗已經傳承了兩千多年,這在人類的歷史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任何紀念的形式或方式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現在的我們究竟如何過端午,既不失傳統習俗的因子,又融入新的愛國情懷?這恐怕是我們要好好想想的問題。

    我們不妨組織一場詩詞大賽,來緬懷我們那些無數的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富強和獨立,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康的先輩們。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更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濃縮。千百年來,多少愛國志士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愛國詩篇!我們雖然不是文采飛揚的詩人,但我們一樣可以直敘胸臆,表達我們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之情,表達我們赤誠的愛國之心!愛國教育當無處不在。緬懷先輩的詩詞,未嘗不是一次很好的愛國教育。

     我們不妨組織一次詩歌大朗誦,來宣揚我們傳統的愛國精神,緬懷那些為了民主和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們。請不要忘記,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不止一個屈原,屈原的身後,還有許許多多的“屈原。所以“屈原”其實已經化作一個我們愛國情懷的符號,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符號譜寫成激昂、磅礴的愛國詩歌,並透過我們的傳唱,讓我們傳統的愛國精神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和廣大,讓愛國精神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使我們每個人都成為一個愛國者!  

     我們還不妨組織一場愛國遊,來弘揚我們無數革命先烈的艱苦奮鬥精神和卓越的無私奉獻精神。這些年紅色旅遊之所以長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它很好地將民眾旅遊與愛國教育有效結合,既滿足了我們的放鬆需求,又滿足了我們的愛國教育期望。

    而端午節的愛國遊,則既是對屈原的緬念,也更是對愛國精神的傳承和宣揚。在途中,我們既可以放鬆自己,又可以昇華我們的精神和情操,可謂是一舉兩得。  

     我們還不妨來一次屈原精神座談會,來總結、提煉屈原的愛國精神,並感化我們每個人。文化是需要提煉的,精神是需要凝鍊的。屈原精神歸根結底是愛國精神,是民族情懷。我們要把他充分地和新時代的愛國精神緊密結合起來,使傳統的愛國精神煥發出新的生機,讓其更具持久的傳承力,使我們更具民族的凝聚力,從而推動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   我們,完全可以讓端午過得更有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彩紙畫畫用光滑的還是粗糙的一面?是水彩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