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許願的泥菩
-
2 # 魔方歷史觀
“我和你雖然名義上是君臣,但在恩情上卻是如同父子,你對我可以有話直說,知無不言。”這是朱元璋曾說與解縉的話。
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解縉何許人也,在明朝時期歷經三代皇帝,在朱元璋時期便是朝堂官員,解縉是有才能之人,朱元璋對他很是重視,這從“恩猶父子”就可以看出,但是解縉為人過於耿直,不搞那些彎彎繞,對君主就是有話直說,正是因為這種做事風格,使得解縉在官場上大起大落。 (解縉畫像)
從朱元璋時期到建文帝時期,再到明成祖朱棣時期,解縉的仕途充滿曲折,起起落落。到朱棣登基為帝之後,解縉再次被重用,入文淵閣參與政務處理,官至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乃內閣首輔,這在當時可以說是朝堂重臣。
但是,解縉的悽慘結局也是發生在明成祖朱棣時期,解縉在永樂年間冬季被埋入雪堆凍死,而之所以有此結局,還是因為解縉的“直言不諱”。
解縉處事是對事不對人,面對皇帝他都敢直言不諱,更不用說對一些大臣了,也因此使得解縉得罪的人很多,而在朱棣時期,解縉得罪了一位身份比較硬的人物,這人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次子朱高煦。
在歷朝歷代,皇位繼承人的問題都是大問題,而朱棣在當時對儲君的選擇猶豫不決,按理來說,他應當立長子為太子,但是朱棣當時對次子朱高煦很是看重,想要立他為太子,但這事,被解縉給直言懟了回去,解縉跟朱棣擺事實,講道理,最終使得朱棣沒有立朱高煦為太子,而是立了長子朱高熾,而這就使得朱高煦把解縉給記恨上了。
後來解縉因為直言不諱的原因,惹得朱棣不悅,而之後又有一些曾與解縉有宿怨的大臣,開始誣陷解縉,這些誣陷中,也有朱高煦的參與,一次,解縉進入京城奏事,按理來說應該先覲見皇帝,但是當時朱棣不在京城,於是解縉只能先面見太子,也正是這件事,使得解縉徹底走上末路。(明成祖朱棣畫像)
這事發生之後,朱高煦向朱棣進言,說解縉入京先見太子,乃是目無君上,絲毫沒有大臣應該有的樣子,這更是讓朱棣震怒,最後,解縉被朱棣下令逮捕入詔獄。後來,解縉便在朱棣的授意下,被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以酒灌醉,而後埋入雪中身亡。
錦衣衛帥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在耶?”綱遂醉縉酒,埋積雪中,立死。
結語解縉是一位好的大臣,忠於君上,為國考慮,但是解縉是個耿直的大臣,而在朝堂之上,這樣的大臣特別容易得罪人,而且解縉不會揣摩上意,有時候還會直言相諫君主,這樣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失了皇帝的歡心。
一旦皇帝心有不滿,再加上之前得罪的人趁機誣陷,那麼這樣的大臣結局自然不會太好,而解縉最終的結局就是因此而得。
-
3 # 歷史的發生
永樂十三年(1415年),錦衣衛奉命為牢裡的一個犯人安排了最後一頓飯,在酒的麻醉下,他追憶往事,在江西參加鄉試,在南京受到朱元璋的接見,為朱棣編纂《永樂大典》,是何等風光。爛醉之際被人拖出牢門,漫天大雪,寒冷驅走了他身上最後一絲溫度,直至無法動彈。
大雪天,被凍死的正是被譽為明朝第一才子、《永樂大典》的主編解縉。
一代才子解縉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一、洪武揚名,十年再用。
洪武二年(1369年),解縉出生於江西吉安,自幼聰慧,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縉考中進士,並且還受到了朱元璋的接見,一時間解縉名聲大噪。
值得一提的是,解縉和他的哥哥解綸、妹夫黃金華同時中進士,人稱“一門三進士”。
《明史.解縉傳》中體現了朱元璋對解縉的重視: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
大意是說我和你不光是君臣關係,實質上情同父子,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解縉向朱元璋上書《太平十策》,針砭時弊,言辭犀利。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敢如此上奏,能不能活著還是問題,朱元璋一反常態地接受了。
於是解縉像打了雞血似的,直言進諫,敢說真話,鋒芒畢露,甚至捲入了李善長案,為李善長申辯。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把解縉趕回了家,並告訴他“十年後再用”。
二、第一寵臣,永樂跌落。
朱棣奪取天下後,對解縉很是欣賞,不止一次在群臣面前說:“得到解縉,真是上天垂憐於我啊!”以至於朱棣想要編纂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集天下精華、包羅永珍的大典時,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解縉。然而《永樂大典》完結時,解縉卻沒能同大家分享喜悅,因為他已經被貶至廣西。究其原因,實為投機。
在擁立皇位繼承人時,朱高熾和朱高煦兩派針鋒相對,都有自己的擁躉,解縉則將自己的籌碼押在了長子朱高熾身上。朱棣曾徵詢解縉意見,問該立誰為太子。解縉答道:“世子仁厚,應為太子”。世子指的就是朱高熾。朱棣不語,解縉一語中的:“好聖孫”。朱棣笑了,解縉也笑了。好聖孫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從小天資聰慧,深得朱棣喜愛。
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的勢力也逐漸強大,所用禮儀甚至趕上太子。解縉此時犯了一個錯誤,向朱棣報告了朱高煦的越禮行為。解縉錯誤地估計了形式,在朱棣看來這無異於離間骨肉,就此不待見解縉,而解縉還沉溺於第一寵臣的美夢。永樂五年(1407年),被貶廣西。
永樂九年(1411年),解縉進京彙報督餉情況,此刻朱棣正帶著五十萬大軍遠征韃靼,或許解縉還幻想著東山再起,而他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令他粉身碎骨的錯誤——私自見了太子朱高熾。
朱棣遠征回來,朱高煦立即向朱棣彙報了此時。朱棣震怒,覺得解縉此舉有意結交太子,圖謀不軌。就此,解縉進了詔獄,一代才子隕落。
三、總結
回顧解縉一生,他頂多算個高階知識分子,讓他編纂《永樂大典》完全能夠勝任。他的可悲在於他文人的傲骨、天真,在強大的政治面前他無法玩轉,最後被無情的政治碾為灰燼。
回覆列表
解縉被朱元璋視如親子,為何被朱棣埋到雪地裡活活凍死了?
這個怎麼說呢,其實他死的很冤。朱棣只是被氣到了,然後呢,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受到和他有仇的朱高煦的指使,立馬就把他埋雪地凍死了。這其實和解縉本人也有關係。
解縉很厲害,從小就有神童之說,而且背過的書基本不忘。但是也和其他有才情的人一樣,做事根本不管官場的規矩,或者說不屑於那些,然後屢屢得罪人。但是,沒辦法,朱元璋是真的喜歡他,所以,基本沒事。但是朱元璋也覺得這樣不行,就把他送回家修身養性了。
朱元璋死後,解縉進京弔喪,然後碰到了他前期得罪的人了。然後被誣告,不過這次碰到的是和朱元璋差了好幾條街的朱允炆,然後就被貶了。後來,朱允炆又因為所信任的人替解縉說好話,才被召回京,過了一段時間還當上了內閣首輔。
朱棣時期,其也是得到重用的,很多建議也被採納,而且呢,還主編《永樂大典》。可是呢,這個時候他千不該萬不該,在得罪其他人的同時,捲進了太子之位的爭奪。這個時候,又因為直言,慢慢的朱棣不喜歡了。之後因為朱高煦誣陷,被貶了,路上還是直言上書,再一次惹怒了朱棣,然後就被投入錦衣衛的大牢了。
這次真不走運了。在牢裡關了5年,估計朱棣的用意和朱元璋一樣,因為解縉太聰明瞭,如果能安分守己的為自己所用,那將是一大助力。但這次運氣不好,捲入皇儲之爭,得罪了朱棣最喜歡的朱高煦,然後就被朱高煦買通的紀綱趁機殺死了。這個也是朱高煦防止朱棣再次啟用他,從而成為自己爭奪皇位的一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