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阿是學

    緣起即是“在”或者叫“一”的遞弱代償屬性為迴歸在的狀態而作的的耦合,比如萬物最基本的感應屬性,感應屬性的代償就是感性→知性→人的理性。

  • 2 # 喵生幸福

    意識就是緣起,看到,聽到,觸到,六入反饋給大腦的就是緣起,這些都是夢幻泡影,如露似電,所以性空。個人理解。

  • 3 # 從未拿起123

    我是未曾拿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緣起性空中的緣起,由何而來,兩個方面。

    一個是由起心動念而來,人的念頭一個接著一個,綿綿不絕,我們的每一次起心動念都會產生一個緣起。而這些緣,也未必成為現實,雖然有些沒有成為現實,依然是一個緣起。

    另一個方面由不起心動念而來,(強迫自己不起心動念也是一種起心動念,第二方面不包括這個)既然,我們無法做到不起心動念,那麼我們出離那個心境,觀照自己的緣起,只是觀照,依然會緣起。

    所以,處處都是緣起。我們做的,無非就是惜緣,隨緣,不攀緣。讓內心,進淨土,退凡塵,都安住。

  • 4 # 如是如是11

    緣起就像是催化劑。生生世世造下的善惡的業因就像種子一樣埋藏在阿賴耶識裡。緣起就是給種子提供的水份,養料,溫度等,讓種子發芽的條件。至於它是怎麼來的,皆是我們心識的造做。

  • 5 # 悅來1881

    氫原子和氧原子相遇,就是緣起。形成水,即是性空。氫原子為何遇到氧原子?自然而已。氫原子有念頭嗎?氧原子有宿業嗎?只是人有。

  • 6 # 月空清照

    所謂的緣起性空,譬如,當金錢美色,燈紅酒綠這樣的好事突然或偶然來臨到面前時,或失去時,其內心始終抱著,既不喜歡又不厭惡,由此無增無減,謂名叫緣起性空也,平時無為無妄念,除非你多生多世未了結的緣份以外,緣從何起?

  • 7 # 沒辦法改名了

    緣起是本就如此,是身心事物存在的形式。只是我們凡夫把本就因緣和合的東西,當成了一個新生事物。其實並沒有“新生”。

  • 8 # 蘇希帝

    緣起由性空後而來,緣盡後迴歸性空,性不空緣不起?打個比方,男日和女人因為愛慕雙方結合在一起,又因日久後發現對方千錯萬錯而不想再接受對方的錯而走向分離,分離後兩人婚姻重新變為空。性空後緣起,性不空是表示因緣未盡還有未了之事。一切事物都由因緣起因緣結束,結束後又由因緣開始如此反覆只是不斷變化了角色和演員。

  • 9 # 拈花之旨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迴圈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相,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 10 # 馬上皇

    緣起性空是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時的明月也是漢時的明月,漢時的關也是秦時的關,月還是那個月,關還是那個關。

    緣起為用,性空是體。緣起說有是俗諦,性空說無是真諦。真俗二諦是一,不是二,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個面。緣起與性空既對立又統一。如《心經》: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莊子說: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未始有物,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意思是:在世界之前,是冥冥無分別的。未始有物,就是莊子認識世界的最高境界。緣起性空,也應該是這樣的。

    西洋哲學也是緣起於無,西洋人發現世界總是流變的,到最後都歸於無。他們開始反思:世界到最後為什麼是無,而不是有?於是,他們要去尋求世界的本源——存在。這就是西洋哲學的本體論。然而,西洋人得出的結論是:絕對的存在,是不可知,測不準的,絕對的存在就是絕對的不存在,絕對的有就是絕對的無。

  • 11 # 瞭然雲之翼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留不住,緣起性空本身就是一種事物開始結束,就這麼簡單,佛家說緣起性空就是不留不住,自然而然。過多文字解釋本身就是一種執痴,佛家讓走出來,自己又繞進去。到最後自己不知道在裡邊還是在外面,還對別人說這個怎麼怎麼回事,本身就是執與痴。佛家說那麼多經文,最後說一句;“不可說”。自己悟吧,觀照內心,解脫,不留相不執相,來去自由。

  • 12 # 半畝園書生

    緣起性空是佛教的一個理論基礎,它所回答的是有關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怎麼形成的和變化的問題,具體到人生過程是如何形成和變化的問題時,緣起論也會相應的轉變為十二因緣論。

    任何宗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世界是怎麼來的,基督教提出的是上帝創造世界,然後是世界末日,這個理論基督徒大部分人相信,因為科學發展到今天,也沒有任何一種科學理論能解釋出世界的起源,普遍的認同的理論是宇宙世界是由密度無限大,質量無限小的奇點突然爆發產生宇宙世界,那麼奇點是什麼,奇點以前是什麼,沒有解答。佛教對世界起源或者人的生死又是怎麼看的呢?這也是必須回答的問題,於是釋迦牟尼就提出了“緣起”的思想。“緣”指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條件,但這種原因和條件不是指事物存在根本原因,而是指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處在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當中,世界就是在這種關係當中依一定條件而生滅變化的。緣起即是依條件而產生之意,《中阿含經》中:“若有此則有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在這裡佛教實際上已經論及了關於世間現象相互的關係問題,已經論及了事物的因果聯絡問題。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些哲學的味道,有些辯證法的意思。

    佛教為了說明人生現象,又在緣起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二因緣論,也可以說“緣起”的十二個階段。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處;6,觸與感受;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

    緣起論產生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客觀物質世界和人生現象,是由緣起而來,那麼這個客觀事物處在什麼一個狀態呢?是永恆存在,還是依一定條件不斷變化直至毀滅呢?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佛教提出了一個“空”的觀念,認為事物在本性上就是“空”,事物的空是指假有,或者說性空即指事物的緣起,因為一切事物毫不例外地都是緣起的。無論是作為果的事物還是作為因的事物,都是因緣產生的,因而事物都是無自體的,沒有什麼不空的事物。上面這段話讓人感覺很玄妙,不好理解,我們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

    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會永恆存在,都是依一定條件生成或毀滅的,都要經歷一個所謂的“成,住,壞,滅的過程,在人生上就表現為生,老,病,死。這種狀態就是空。緣起性空就是緣起的本性是空的,性空則是事物的緣起,是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

    佛教為什麼要提出緣起性空的理論呢?,目的是什麼,佛曰:世間萬物總是有生有滅,人生也是如此,短暫的人生與宇宙比起來簡直太微不足道了,更何況宇宙也總有毀滅的一天,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對很多事情太過執著而給本來就很短暫的人生增添許多煩惱呢。

    以上是我從佛學的角度的理解。

  • 13 # 二月的栗子

    外在的一切人、事物都是緣起,本性畢竟空,正如《心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看破了這個道理才能放得下,一切都是因緣和合。

    “緣起”來自於往昔我們所造作的“業”,有善業也有惡業,它有延續性,雖然我們的身體更換了,但業的種子沒有更改,會在機緣到了的時候,生根發芽從而引發我們生命中的所有境遇。

    打個最簡單的例子,路上與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只看了他一眼,我就心生不快,甚至會狠狠的瞪他一眼才解氣,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烈的厭惡感?我可能也說不清楚,只能籠統的歸納為:他長得不像好人、看著就讓我心煩等等。

    如果要追溯原因,可能就是在某一世我和他有宿怨,但怨應該不深,也許是他曾經輕視過我,今生我再次遇到他,雖然他的肉體也已更換,雖然彼此毫無瓜葛、互不相識,但我忍不住就是要瞪上他一眼。

    但如果我懂得了緣起性空的道理,懂得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懂得所有的遇見都是因業力牽引,我了知事物的本來面目是空,就是緣起性空,我就不會去瞪他,也不會怨恨他曾經對我的輕視,而是讓彼此的“業”在今生徹底了結。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一切的緣起緣滅都是因緣所致。

    我們現在的家人、親人、朋友一定與我們有著宿世深厚的緣分,也許是善緣,也許是惡緣,雖然我們沒有神通,不能知道我們之間前世到底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但從今生相處的模式也能大概猜出個所以然,彼此之間是報恩來的還是討債來的?

    假使身邊的親人相處的好比仇人一樣,怎麼辦?如果我們懂得了這是“緣起”,明白有宿世甚深的怨氣未解,今世以親人的關係結緣,其實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的狀態。

    那麼緣起性空,知道它的本來面目是空,我們就不要去和對方過於計較,儘量包容對方,就當還債,了了往昔的怨氣,也就算在這一世了結一個“業”,如果冤冤相報那又何時能了呢?

    人如此,物也同樣,譬如房子因為我們人類需要遮風避雨,有了這個心念,外加磚、瓦、泥……我們就為自己建起了房子,但房子的本來面目還是空啊!

  • 14 # 劉正寒43807928

    並無緣起,佛說緣起最終目的是讓眾生明白一切法無生。但是眾生顛倒,如果上來就說一切法無生,眾生難以接受,為了隨順眾生,佛陀以二諦模式說法,最終引出一切法無生的結論。所以,佛說緣起,即非緣起,是名緣起。

  • 15 # 四葉蒲公英

    本來是天圓地方一隻碗,你用你的碗我用我的碗,井水不犯河水,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但是有些人覺得這無性繁殖,幾億億萬年過下來太過無聊乏味,於是便勵志成為大毅力者,想改變這一切。於是做著做著,坐著坐著,想著想著,頭髮就禿了。嘿嘿嘿嘿嘿嘿,沒了三千絲,就沒煩惱了。性空了,你沒你個性,我沒我個性,大家混在一起打打麻將喝喝茶聊聊天。咳咳咳咳咳咳咳,其實是很殘酷的,大毅力者,大能力者放棄了自我永生,將自己化為世間一切有限的物,於是有了法則,於是己身性空,於是後來者可以緣起,於是一切就圓潤起來了。於是咱就想起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我感覺我們人類是受天眷顧的,都是大胖子一個,要做好自己事情,對得起養咱們的地球,做秩序的守護者,另外就像開發程式,寫程式碼一樣,要愛護咱們自己定下來的規則。記得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公,要對得起自己的緣起,要做得到自己的性空。

  • 16 # 智亮

    緣起就是要有因緣條件具足才能生起,意思不是本來就有。

    性空是指本體是空的,不可得的。

    既然是性空,就是本來沒這個東西,既然沒這個東西也就沒有了生起這個東西的緣起。

    既然沒有緣起,也就談不上它從哪裡來,說從哪來都是妄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絨玩具髒了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