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 州 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荒涼寂寞的景象。詩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全詩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簡析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 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雲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於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絡。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並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涼州詞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首詩地方色彩極濃。從標題看,涼州屬西北邊地;從內容看,葡萄酒是當時西域特產,夜光杯是西域所進,琵琶更是西域所產。這些無一不與西北邊塞風情相關。這首七絕正是一首優美的邊塞詩。邊塞詩,若以對戰爭的態度為標準。可劃分為歌頌戰爭與暴露戰爭兩類。本詩所寫戰爭的性質和背景已無可考,但從詩人感情的脈搏來體會,這無疑是一首反戰的詩歌。不過它不正面描寫戰爭,卻透過戰前飲酒這件事來表達將士厭戰的悲痛情緒,用筆十分隱蔽曲折。 首句設色豔麗,故意誇示飲宴之美:在晶瑩透亮閃閃發光的杯子裡斟滿了葡萄美酒,戰士們聚在一起準備痛飲了。寫到這裡,突然來一頓挫:“欲飲”而無奈“琵琶馬上催”。這個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轉折。 馬上的樂隊彈起琵琶催人出發,這使得將士們心情大變,由熱鬧舒適的歡飲環境一下被逼到緊張激昂的戰前氣氛中。看來無法再飲酒了!可是,“醉臥沙場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轉,告訴我們:這時雖然軍令如山,卻是催者自催,飲者自飲,而且下決定決心要“醉臥”。 詩人似在代將士傾訴衷腸:管他呢,雖然出發在即,我們依然痛飲,不辭醉倒沙場,這種狂飲你們不會見笑吧?“君莫笑”三字,於頓挫之中一筆挑起,引出了全詩最悲痛、最決絕的一句,這就是結末的“古來征戰幾人回?”這個詰問句,誇張地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後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詩歌的主題。顯然,這裡所控訴的,已不止是將士們所面臨的這一次征戰,而是“古來”即有的一切由統治階級為了自身利益而發動的驅使千千萬萬將士去送死的戰爭!全詩抒發的是反戰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戰爭以來生還者極少的悲慘事實,卻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這就使人透過這種貌似豪放曠達的胸懷,更加看清了軍人們心靈深處的憂傷與幻滅。《唐詩別裁集》說此詩“故作豪放之詞,然悲感已極”。可謂深得作者用心。此詩的確流露了如當代論者所批判的消極情緒,但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殘酷環境中,戰士和詩人們對於無休無止的邊庭爭戰,一般也只能產生這種悲痛的情緒,我們對此就不必苛求了。 涼州詞 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鳳林關裡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唐代自安史亂後,隴右道(轄今隴山以西直至新疆西部)東部各州縣先後陷於吐蕃。這首詩大約寫於穆宗長慶(821—824)年間,作者五十多歲時,安西已經陷落了三十多年。聽到這西去的駝鈴聲,曾身歷這段史事的作者不能不想到國運的衰微,想到那條經由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從而想象這支西去的駝隊應當還是馱運白練經由這條大道遠去安西,而安西卻久已淪為異域了。在這“應馱白練到安西”一句中,含有無窮感慨,無窮悲憤.其言外之意是尋繹不盡的。作者在另一首《涇州塞》詩中也曾致慨於“道旁古雙堠,猶記向安西”。以之與“應馱”句對照,可以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看到他的感慨之深。 涼州詞 薛逢 昨夜蕃兵報國仇, 沙州都護破涼州。 黃河九曲今歸漢, 塞外縱橫戰血流。這首《涼州詞》與其說它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莫不如說更具有史料價值。從詩中“沙州”、“涼州”等地名可以推斷,反映的是中唐河湟(今青海)一帶的戰事。此地本是吐谷渾領地,後來因鬧內鬨,國王被部下殺死,唐朝一度降服了那裡的軍隊。但兇悍的吐蕃不斷侵擾,經過多年的戰爭,便把這片土地爭奪過去。 公元851年一天的夜裡,沙州的節度使(又稱都護)張義潮乘吐蕃的內亂,率領當地的蕃兵(為唐朝守邊的少數民族士兵)一舉奪取了涼州,收回了被吐蕃佔領的屬地,這便是詩中頭兩句:“昨夜蕃兵報國仇,沙州都護破涼州。”第三句的“黃河九曲今歸漢”,頗有自豪的味道,流過九十九道彎的、綿延數千裡的黃河終於又回到唐朝(唐代詩人多以“漢”代“唐”),可是第四句便轉出了悲涼:“塞外縱橫戰血流!”戰亂並沒有因這次軍事上的勝利而終止,人民依然在流血。這句是指吐蕃內部的紛爭,論恐熱發動叛亂長達二十餘年,據《通鑑》所載:“所過殘滅,屍相枕籍”,“殺其壯丁……焚其室廬,五千裡間,赤地殆盡。”由此看來,詩人為祖國軍隊收復失地而產生的喜悅之情,又為吐蕃人民深受內亂之苦而沖淡。這悲喜情感的起伏,使這首小詩的主題從愛國主義的層次上升到人道主義的領域。詩人是愛國的,但他更呼籲把和平和安寧還給各族人民! 這首詩,是反映張義潮收復涼州、吐蕃內亂史實的唯一的一篇作品。涼州詞 雲天日暖大漠寒 風定舟車葉葉山 萬事秋來皆搖落 孤城還看玉門關
涼 州 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荒涼寂寞的景象。詩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全詩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簡析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 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雲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於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絡。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並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涼州詞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首詩地方色彩極濃。從標題看,涼州屬西北邊地;從內容看,葡萄酒是當時西域特產,夜光杯是西域所進,琵琶更是西域所產。這些無一不與西北邊塞風情相關。這首七絕正是一首優美的邊塞詩。邊塞詩,若以對戰爭的態度為標準。可劃分為歌頌戰爭與暴露戰爭兩類。本詩所寫戰爭的性質和背景已無可考,但從詩人感情的脈搏來體會,這無疑是一首反戰的詩歌。不過它不正面描寫戰爭,卻透過戰前飲酒這件事來表達將士厭戰的悲痛情緒,用筆十分隱蔽曲折。 首句設色豔麗,故意誇示飲宴之美:在晶瑩透亮閃閃發光的杯子裡斟滿了葡萄美酒,戰士們聚在一起準備痛飲了。寫到這裡,突然來一頓挫:“欲飲”而無奈“琵琶馬上催”。這個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轉折。 馬上的樂隊彈起琵琶催人出發,這使得將士們心情大變,由熱鬧舒適的歡飲環境一下被逼到緊張激昂的戰前氣氛中。看來無法再飲酒了!可是,“醉臥沙場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轉,告訴我們:這時雖然軍令如山,卻是催者自催,飲者自飲,而且下決定決心要“醉臥”。 詩人似在代將士傾訴衷腸:管他呢,雖然出發在即,我們依然痛飲,不辭醉倒沙場,這種狂飲你們不會見笑吧?“君莫笑”三字,於頓挫之中一筆挑起,引出了全詩最悲痛、最決絕的一句,這就是結末的“古來征戰幾人回?”這個詰問句,誇張地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後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詩歌的主題。顯然,這裡所控訴的,已不止是將士們所面臨的這一次征戰,而是“古來”即有的一切由統治階級為了自身利益而發動的驅使千千萬萬將士去送死的戰爭!全詩抒發的是反戰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戰爭以來生還者極少的悲慘事實,卻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這就使人透過這種貌似豪放曠達的胸懷,更加看清了軍人們心靈深處的憂傷與幻滅。《唐詩別裁集》說此詩“故作豪放之詞,然悲感已極”。可謂深得作者用心。此詩的確流露了如當代論者所批判的消極情緒,但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殘酷環境中,戰士和詩人們對於無休無止的邊庭爭戰,一般也只能產生這種悲痛的情緒,我們對此就不必苛求了。 涼州詞 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鳳林關裡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唐代自安史亂後,隴右道(轄今隴山以西直至新疆西部)東部各州縣先後陷於吐蕃。這首詩大約寫於穆宗長慶(821—824)年間,作者五十多歲時,安西已經陷落了三十多年。聽到這西去的駝鈴聲,曾身歷這段史事的作者不能不想到國運的衰微,想到那條經由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從而想象這支西去的駝隊應當還是馱運白練經由這條大道遠去安西,而安西卻久已淪為異域了。在這“應馱白練到安西”一句中,含有無窮感慨,無窮悲憤.其言外之意是尋繹不盡的。作者在另一首《涇州塞》詩中也曾致慨於“道旁古雙堠,猶記向安西”。以之與“應馱”句對照,可以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看到他的感慨之深。 涼州詞 薛逢 昨夜蕃兵報國仇, 沙州都護破涼州。 黃河九曲今歸漢, 塞外縱橫戰血流。這首《涼州詞》與其說它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莫不如說更具有史料價值。從詩中“沙州”、“涼州”等地名可以推斷,反映的是中唐河湟(今青海)一帶的戰事。此地本是吐谷渾領地,後來因鬧內鬨,國王被部下殺死,唐朝一度降服了那裡的軍隊。但兇悍的吐蕃不斷侵擾,經過多年的戰爭,便把這片土地爭奪過去。 公元851年一天的夜裡,沙州的節度使(又稱都護)張義潮乘吐蕃的內亂,率領當地的蕃兵(為唐朝守邊的少數民族士兵)一舉奪取了涼州,收回了被吐蕃佔領的屬地,這便是詩中頭兩句:“昨夜蕃兵報國仇,沙州都護破涼州。”第三句的“黃河九曲今歸漢”,頗有自豪的味道,流過九十九道彎的、綿延數千裡的黃河終於又回到唐朝(唐代詩人多以“漢”代“唐”),可是第四句便轉出了悲涼:“塞外縱橫戰血流!”戰亂並沒有因這次軍事上的勝利而終止,人民依然在流血。這句是指吐蕃內部的紛爭,論恐熱發動叛亂長達二十餘年,據《通鑑》所載:“所過殘滅,屍相枕籍”,“殺其壯丁……焚其室廬,五千裡間,赤地殆盡。”由此看來,詩人為祖國軍隊收復失地而產生的喜悅之情,又為吐蕃人民深受內亂之苦而沖淡。這悲喜情感的起伏,使這首小詩的主題從愛國主義的層次上升到人道主義的領域。詩人是愛國的,但他更呼籲把和平和安寧還給各族人民! 這首詩,是反映張義潮收復涼州、吐蕃內亂史實的唯一的一篇作品。涼州詞 雲天日暖大漠寒 風定舟車葉葉山 萬事秋來皆搖落 孤城還看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