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沙中土大溪水
歷史不忍細看!
陶淵明是宋以後經蘇軾大力宣傳才火起來的,唐人是不怎麼喜歡的。陶淵明大家一直認為是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真君子。
但實際上呢?有個歷史事實大家應該知道,陶淵明時代是門閥士族的時代,陶家就是士族,是有門第的,但門閥也有衰落。陶家就屬於窮了的。
說來不為五斗米折腰也是有問題,就是新來的上級是寒士出身,家裡門第不如他們家,陶淵明就認為被侮辱了,憤而辭職不幹了。
魏晉南北朝和後世科舉制後不一樣,當官只是一種認可或加強門第,門第高的在地方是有莊園,一般不會像寒士不當差不當官會沒有出路的。所謂名士不當官也是會影響朝政。但寒門只能是下死力氣幹活才有活路,這就是所謂士族認高官不幹事,寒門掌機樞幹實事的政治狀況。從東漢一直到唐初都有這陰影。有的類似印度的種姓制度。
-
3 # 平淡167191170
陶淵明當彭澤令時,按東晉政府規定,每個地方官都可分得一定的公田,以補俸祿不足造成官員生活緊張。陶淵明酷愛飲酒,準備在公田裡全部種上粳稻以釀酒自用,並對周圍人說:“我能經常有酒喝便滿足了”。考慮到生活問題,他妻子堅決主張分出一部份種高梁。才八十天,還沒等到收穫,便請求免職,過起“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隱居生活,花了很大力氣種植的糧食連一粒也沒嚐到,太遺憾了。
在他留下的作品中,談到他一生中許多方面:生活窘迫時糧缸裡往往沒有儲備一點糧食,鍋碗往往空無用處,天氣寒冷時仍穿著用繩結穿連、打著補丁的短衣,腳上穿著自己結的草鞋;他的居室是空蕩蕩的,連一件象樣的生活用品都沒有,房屋不能遮風、擋雨、防哂。窮困和簡樸可謂到了頂點。
他在家書《與子儼等疏》裡感嘆道:“屋裡能有幾根蘿蔔吃該多好啊。”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語重心長地告誡子孫:“你們兄弟幾個,雖然不是同時生,但應該常以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準則要求自已,這是人生的大義。古人管仲、鮑叔作為患難與共的異姓朋友,尚能同甘共苦,你們作為同胞兄弟,便應該有過之才對呀!”
-
4 # 易水春妍
這個問題首頁第一個答主已回答得很好,本來無意再答,但剛看到有個回答說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只是出於士族的傲慢和優越感,便忍不住要來說一說。首先陶並不是士族,雖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但陶氏一族仍屬寒門(陶侃在洛陽曾數次拜見張華,張因其出身寒門,不甚重視,幾次交談後,雖驚異其才幹,但因出身寒素,缺少背景,陶在洛陽始終境遇艱難,寄人籬下),陶侃以軍功晉升,這恰恰是當時寒門唯一的上升途徑,但職位的上升並不能改變寒門的出身,更何況到陶淵明時家境已日見衰落。陶父早死,幼時陶淵明即常斷炊忍飢,葛布單衣,二十九歲時才第一次當上公務員 ̄江州祭酒,級別低微。生性自由的陶淵明不久便辭職回家,後州里又召之作主薄,陶婉拒,這樣賦閒了六七年後,為衣食謀,才至荊州在桓玄手下充當幕僚,不到一年,又因母喪歸家。五年之後,才發生了著名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事件"。以妹妹病逝為由從彭澤辭官以後,陶淵明度過了二十三年的隱居生活。"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隱居過程中,陶大詩人是親自參加生產勞動的,光有"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不勞動是養不活一大家子人的(光兒子都六、七個)。即使這樣,還是難免捉襟見肘,忍飢挨餓 ̄"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纏。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 ̄何等的悽惶,生存的殘酷不因為他是陶淵明而改變。更不幸的是,後來一場大火,將房屋夷為平地,一家人被迫寄身船艙,直到秋天才移居南村,在此期間,詩人竟被迫淪落到要去乞食的地步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餘意,遺贈豈虛來。"命運多舛,兩年後陶之家鄉又成了盧循與官軍的戰場,動盪的局勢和連年的饑荒,使陶淵明的生計受到嚴重威脅。但在貧困面前,他以節操自勉,以詩書自娛 ̄農閒之時,吟詩作賦,飲酒賞花,與鄉鄰共話桑麻,與東林高僧慧遠大師結成方外之交。陶至暮年,已入劉宋,時檀道濟任江州刺史,勸其出仕,陶謝絕,檀送酒肉糧食,其時陶已餓至臥床不起,仍拒之。一年後,即於貧病交加之中去世。"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陶一生志向高潔,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貪賤,豈可僅以寒門士族之語來評判。今人多有豔羨田園風光,亦欲遠離都市歸隱鄉土者,但試問誰又能做到陶淵明那種親事稼穡、安貧樂道、榮辱不驚呢?往往在別人是美好的風景,在自己卻只剩殘酷的生存。陶淵明詩文裡的美好,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如此吧。
回覆列表
五柳先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向來為人稱道。我們都知道陶淵明辭官之後就歸隱田園了,而歸隱田園之後的陶淵明怎麼維持生計呢?
務農肯定是維持生計的一大手段。陶淵明詩文中有不少是與務農生活相關的。
陶淵明於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十一月辭官歸隱,從寫於義熙二年(406)所作《歸園田居》詩五首的一些詩句中我們可以窺見他的生活: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
時復墟里人,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看來陶淵明親力親為在南野開荒,早出晚歸,辛勤勞作,有時也與其他農民談論農事。在義熙四年(408)所作《和郭主簿》二首中,陶淵明寫到:“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菜園裡有蔬菜,去年種的稻穀也還好好儲存著,用舂秫釀成的美酒亦可以享用了,陶淵明還是很享受耕作生活的。
除耕作之外,歸隱之初的陶淵明還寫了許多飲酒、讀書、登高、閒談的詩作。其中有很多都是與《和郭主簿》相類似的與友人相和的作品,如《答龐參軍一首並序》、《示龐主薄鄧治中》、《歲暮和張常侍》等。從這些作品的題名不難看出,辭官之後陶淵明仍然保持著與官員的交往。這些朋友極有可能幫助了陶淵明,且不論物資上的資助,邀請陶淵明宴飲應當是常事。
實際上,歸隱之初陶淵明自身的條件也是不錯的。陶淵明確實已經辭官,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積蓄。著名的《歸去來兮辭》大約寫於在辭官之初到義熙二年(406)這段時間內,其中有“僮僕歡迎”一句,普通農民家中哪裡有錢請僕人。“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同樣表明陶淵明還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當然了,這和當官的人是比不了的,但是比一般的農民肯定是要強的。務農加原有的積蓄,陶淵明的生活應該不成問題。
但到了歸隱的第三年,一把火燒了陶淵明的住宅,陶淵明不得不先住到了船上,之後搬遷到了南村。此後,陶淵明的生活應該不太好過。 從義熙十八年(418)的《怨詩楚調示郭主薄鄧治中》中“夏日長報飢,寒夜無被眠。”中就可以看出來。而元嘉三年(426)的《乞食》有“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詩句。陶淵明究竟有沒有乞討渡日仍是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在這也不做探討,但這首詩亦反映出生活的艱難。
安貧樂道是難得也是難以堅持的生活方式,生活的殘酷往往逼迫人們低頭,這恰恰顯示出堅持不再入仕的陶淵明的可貴。
參考資料:
文師華:《論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原因、生存方式和思想境界》
曹慧琳:《陶淵明隱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