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殲20是我國第五代隱形戰機。
13
回覆列表
  • 1 # 西北農家漢子

    謝邀,我認為是不會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我們來看為什麼殲20會有腹鰭,其原因並不是因為試飛階段和初裝階段AL31F和太行發動機推力不夠,而是因為殲20採用的是全動垂尾。說到全動垂尾,我們先介紹一下,顧名思義全動垂尾就是把原來的安定面和舵面整合到一起,即整個垂尾只有一個面,這個面即具有安定面的穩定功能,同時也具有舵面的調節功能(整個面是可活動的),所以氣動效率更高,相同的氣動效率垂尾可以做的更小。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全動垂尾變小了好處是減輕結構重量,氣動效率提高,機動性提高。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飛機在大迎角飛行時飛機的垂尾被機體遮擋,機背氣流不穩定,垂尾氣動效率大幅降低。這就是為什麼殲20採用腹鰭的原因。不過應該承認採用腹鰭對殲20隱身效能影響很大。這也是為什麼殲31把垂尾做的很大不採用腹鰭的原因。

  • 2 # 五嶽掩赤城

    不會,取消不取消尾鰭跟發動機推力沒有一毛錢關係,而且中國產航發矢量思路一直都是軸對稱向量(AVEN)不是毛子的TVC

    尾鰭作用是保證航向穩定性

    尾鰭又叫做下垂尾,跟垂直尾翼一樣,都是用來保證航向穩定性的,其原理就是弓箭上的羽毛一樣,飛行時受到側向氣流擾動產生側滑時,生產反向壓力,阻止這種這種偏航,從而保證飛行方向穩定。當飛機飛行速度越快,重量越大,所需要的垂直穩定性也就越高,相應的尾鰭和垂尾就開始出現。戰鬥機進行大仰角向上爬升飛行時,由於寬大的機身會遮蔽氣流效果,所以垂尾作用就會被削弱,而尾鰭的效果則增強。

    不使用尾鰭設計,照樣代價很大

    現代戰鬥機對於大仰角飛行效能要求越來越高,而大仰角飛行垂尾作用會大大減弱,不採用尾鰭的設計,要進行彌補辦法不是沒有,但是同樣代價很大。

    第一種是面對加水,水多加面,直接增大垂尾面積,簡單而又粗暴,比如F-22,這種辦法代價是結構重量會增加很多。F-22的小山丘一樣的垂尾這張圖則告訴你為什麼F-22要設計這麼大的垂尾

    第二種是另一種辦法是,垂尾位置前移,比如F/A-18。但是這種方法機身內垂尾的支撐結構也要往前移動,但這樣也將盤旋的阻力往重心移,不利於水平機動效能,同時對於隱身戰鬥機來說,這很容易與機身內武器艙的佈置產生衝突。超級大黃蜂前移的另一個好處是填補主翼和尾翼的空白,使大邊條翼拉出的渦流能夠更加順滑,這個優點是由其氣動產生的互補效應

    殲-20尾鰭可以起到遮蔽發動機作用,不存在影響隱身

    F-22取消尾鰭是因為其對隱身效能指標要求很高,而對於殲-20目前來說,腹鰭與隱身效能不衝突,目前殲-20發動機噴管是暴露在外設計,未進行隱身處理,腹鰭存在反而可以起到一定的雷達遮蔽作用。

    我們一直走的是軸對稱向量(AVEN)

    不是隻有毛子的TVC向量才是向量,也不是F-22的二元向量(2D-CD)才叫向量,還有一種是軸對稱向量噴管(AVEN),這方面是我們一直在研究的,透過噴管的偏流部分使超音速噴流改變方向來實現推力向量,雖然其偏轉角度來說遠不如TVC和2D-CD,但是能量損失小。而實際上,我們一直研究實施的就是這個軸對稱向量(AVEN),而且這方面研究進度遠遠超過渦扇-15的進度,可以說是已經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最後,不要人云亦云,覺得別人怎麼樣就很牛逼,瞧不起自己似的,要運用理性思考。

  • 3 # 炎黃軍武

    如果題目裡說的是“腹鰭”,那麼,還是很有可能的。

    作為中國天空未來數十年的捍衛者,殲-20的知名度極高,為其配套的WS-15“峨眉”發動機也是盡人皆知。

    目前,仍然處於定型、試產階段的WS-15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技術引數高度保密,即便基本的最大推力、推重比和外廓尺寸等都還是迷,相比之下,為WS-15配套的推力向量系統就更是雲山霧罩、不見真容,目前透露的訊息,只能說這一系統的研發“正在穩步進行”,具體什麼時間能出現在殲-20的後續改型上,尚未可知。

    不過,考慮到殲-20自身的設計定位,和配套動力系統的要求,可以說對推力向量的需求是比較迫切的,未來一旦實現,對戰鬥機機動性、超音速巡航與作戰載荷的提升都有很大幫助,其中也包括題目中提到的“腹鰭”。

    殲-20的腹鰭,從最初的2001號原型機就有,是傾斜安裝在尾椎下的兩片氣動結構,沒有運動和主動控制功能,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認為其主要用於輔助全動垂尾、提升方向穩定性,通俗來說就是提供一個始終指向機尾的力,便於飛控系統的設計,降低型號的總體風險。

    腹鰭一類的設計,在Su-27、F-14、F-16等三代機上都能見到,屬於一種技術含量不高、效果確切的設計手法,然而在注重雷達隱身的四代機上就只有殲-20獨一家。

    殲-20的2012號機,腹鰭清晰可見,直至量產入役時還沒有取消的跡象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殲-20對高速飛行效能的追求,另外多少也有一點掩蔽尾噴口的隱身作用。

    未來殲-20一旦換裝WS-15、和與之配套的推力向量系統,便可以透過飛控來提高方向穩定性,其次也很可能不再需要腹鰭來遮蔽尾噴口,那麼將腹鰭取消也一點不令人意外,不僅可以節省結構重量,還可以消除一個反射面、進而提高雷達隱身效能,可以說是有益無害。

    當然,現在WS-15、推力向量系統都還未見真容,一切都還只是設想。

  • 4 # 狼煙火燎

    殲20B型採用WS-15推力向量發動機後,那就是正宗的四代機發動機了,然後再配置一個像像F22一樣的向量噴口,增強航電雷達升級,將尾部改成下圖一樣的F22同款如何?有沒有很有感覺!

    殲20魔改一下,有沒有很帥氣

    殲20的尾鰭在四代機裡獨有,被人認為這是三代機技術,是不是不應該出現在殲20上,看看其他所有的四代機都沒有不是。其實尾鰭主要有2個作用:第一一定程度上能夠遮蔽一些發動機尾部紅外特徵,第二就是增強飛行穩定性,第二條應該更重要一些。當然尾鰭也有弊端,那就是自身會增加機身斜後方雷達反射面積,這是現在最被詬病的地方,認為不符合隱身設計的思想。

    F-22的大垂尾就是這麼任性,怎麼了?

    但是F-22就沒有弊端了嗎?美帝的F22搞了一個大垂尾,據說大垂尾一樣副作用蠻大的,增加氣阻、結構重量和雷達發射面積,特別是雷達反射面積,這樣的大垂尾很可能就被米波雷達越過探測到,如果實戰中被證實這是個大敗筆,到時候再來吹一下殲20的英明也不錯,但是大垂尾可以增加大仰角的偏航穩定性和控制性,這其實和尾鰭作用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殲20的尾鰭確實對隱身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殲20用的是小全動垂尾,大仰角機動時不夠用,於是加裝了尾鰭。尾鰭是長在飛機下面的垂尾,大仰角時垂尾被擋住了,但尾鰭全露出來了,所以不管飛機抬頭還是低頭,垂尾和尾鰭都有一個是非常管用的。可惜尾鰭也有增加氣阻、影響尾部隱身效能等副作用。但是說實話除了F-22戰機(他的那個大垂尾也是一個隱患),其他隱身戰鬥機的尾部隱身做的都不是很理想。希望隨著技術發展,中國能率先攻克這一難題。

    總體來說,採用了WS-15肯定會有一些變化,取消尾鰭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如何解決全動小垂尾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當然最終得看試飛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曹操煮酒論英雄,沒有論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