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製作材料及方法
(1)山體模型的製作:用泡沫塑膠製作成有緩坡、陡坡的山體。在繪出等高線圖以後,按照一定的高程進行切割。山體最好切割成六層。每層穿兩個用作固定在底板上的小孔。
(2)木框:用木條製作成木框,呈長方形,每框內安上繃緊的透明塑膠薄膜(木框最好制五個),每個塑膠薄膜上分別繪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線。
(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個立柱。立柱上標高程。
(4)固定山體模型的木柱兩根:木柱為圓柱體,長度以略低於山體模型高度為宜。在底板上開有兩個安置木柱的圓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兩層之間用磁鐵固定。
(5)等高線圖的繪製: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較厚的白紙,繪出山體模型的等高線圖一張,標明高程。
(6)安裝:將山體模型的各層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應位置。
2.使用方法步驟:
(1)底板上有山體模型,向學生說明“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為550米。”讓學生形成山體印象。
(2)依次加入每個高程(從100米到500米)相應的薄膜框架。側視可見山體,俯視可見等高線圖。
(3)將實體模型從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讓學生觀察底板及木框。這時,側視仍可顯出山體,俯視則可見清晰的等高線圖。
(4)再將厚紙繪製的等高線圖放到底板上,俯視時薄膜上的等高線與底板上的等高線大體重迭;而後將木框薄膜依次重迭在底板上,則見薄膜上的等高線與底板上的等高線相互重迭。
1.製作材料及方法
(1)山體模型的製作:用泡沫塑膠製作成有緩坡、陡坡的山體。在繪出等高線圖以後,按照一定的高程進行切割。山體最好切割成六層。每層穿兩個用作固定在底板上的小孔。
(2)木框:用木條製作成木框,呈長方形,每框內安上繃緊的透明塑膠薄膜(木框最好制五個),每個塑膠薄膜上分別繪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線。
(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個立柱。立柱上標高程。
(4)固定山體模型的木柱兩根:木柱為圓柱體,長度以略低於山體模型高度為宜。在底板上開有兩個安置木柱的圓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兩層之間用磁鐵固定。
(5)等高線圖的繪製: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較厚的白紙,繪出山體模型的等高線圖一張,標明高程。
(6)安裝:將山體模型的各層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應位置。
2.使用方法步驟:
(1)底板上有山體模型,向學生說明“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為550米。”讓學生形成山體印象。
(2)依次加入每個高程(從100米到500米)相應的薄膜框架。側視可見山體,俯視可見等高線圖。
(3)將實體模型從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讓學生觀察底板及木框。這時,側視仍可顯出山體,俯視則可見清晰的等高線圖。
(4)再將厚紙繪製的等高線圖放到底板上,俯視時薄膜上的等高線與底板上的等高線大體重迭;而後將木框薄膜依次重迭在底板上,則見薄膜上的等高線與底板上的等高線相互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