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鍛彰趣義
-
2 # 剛剛講過
既然是非常籠統的“古代”城牆,那麼它們的材料不僅既有天然石塊,也有人工燒製,甚至還有最原始的土坯夯築。
城牆自然是隨著城市的出現以及不同勢力之間的軍事鬥爭而出現。而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絕大多數的城牆都還是採用夯土之法建築。一般就是採用黃砂、膠泥,後期又加入一定石灰以增強牢固程度,再用各種外力盡力夯實,而且後期加入了版築的工藝, 多這樣的城牆不僅可以建築得很高,還能達到刀槍扎不入的地步。
而在一些相對較為重要的軍事關隘、要塞以及部分諸侯國都城,如果周邊取石較為便利,當然也會採取開鑿山石,建造石制城牆,石塊壘成的城牆是當時最堅固的城牆,當然成本與耗用人力最高。戰國時期秦、趙、燕所建築的長城,就各有土夯與石塊造的。石塊長城建造時先用較大石塊砌出兩面之牆身,再於其間填以碎石,那時沒有什麼泥漿技術,塊石都是幹壘的,但是卻相當地結實,許多都能保持至今。
雖然華人早在周朝就發明了磚瓦燒製的方法,但是一直都沒有把磚塊應用到城牆的建築上,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磚塊的燒製過於麻煩,而且在全國各地並不普及,另一方面也是夯土築牆的技術非常成熟,夯土又可以就地取材,非常方便,東晉時還發明瞭蒸土法,就是事先將夯土曝曬後以增加強度。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早期戰爭中,攻城工具較為落後,夯土的城牆就足以防範得了。
歷史上記載得最早採用磚塊的城牆是見於東吳孫權築鎮江城時,採用了磚塊包築夯土牆的方法以增強城牆強度。後來慢慢普及開來,但並非是全部包築,一般都應用地城門段以及轉角等易被攻破之處,總之,加了磚塊保護的城牆自然是更加牢固了。
宋元時期火炮在戰爭中的應用,加快了磚制城牆的應用。直到明朝,磚制城牆完全取代了早期的夯土牆與石塊牆。並與它們充分結合, 明朝的城牆絕大多數都是中央夯土、兩側包磚,有的也會在下部以長約1米左右的大條石作基礎,再在上部用城磚疊砌。明朝時期對於城牆磚十分重視,採取了官府定向徵收,各地民眾按標準化的要求進行燒製,並在燒製的時候,在每一塊城牆磚上燒入製造者、監工者等等的資訊以備查驗。所以,明朝的城牆修造得相當堅固,現存全國各地的磚城牆,幾乎全部都是始建於明代。
而明代城牆磚最高階的,莫過於故宮紫禁城城牆所用,這些城磚多來自山東臨清一帶,由於這裡水土精良,所制之磚細膩堅硬,便成為主要的制磚地區,幾乎一年要徵百萬塊。在地方,將磚制好後,都需要一塊塊用黃表紙封好。經過臨清碼頭到京城的官船,必須捎帶貢磚40塊,民船、商船則要捎帶20塊,都是義務攤派,最後從通州改陸路裝車轉運到北京。
附帶說一句,最有名的產自蘇州的故宮“金磚”不是用來修紫禁城城牆,而是鋪宮內地面的,更貴更值錢。
-
3 # 學易18子
古代城牆多為內土外磚石結構,其內多為糯米小米湯石灰拌土,土築夯實外包磚石,下部多石上部為磚,採石後加工加磨,多為條石,也有不規則但至少有一面光滑平整向外,反正都有追責,從上而下,沒人敢拿腦袋開玩笑!質量才有保證!
-
4 # 鍾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城牆是怎麼建的。
在明朝之前沒有全磚的城牆,而是內裡就地取材用夯土夯實城牆,然後外表面鋪一層磚以增加防禦力。
明清時代因為戰爭中出現了火炮,同時燒磚技術日趨完善,因此出現了用城磚修築的城牆,比如南京明城牆600多年了依然屹立不倒。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城磚怎麼來的呢?
城磚都是從各個地方徵收上來的,就如同收稅一樣每個地方都攤派,地方按照要求做成每塊重20公斤的標準大小,用當地的泥土做成磚坯進窯燒製成磚,同時還要在磚上印刻自己的名字作為質量追溯的依據,然後上交國家。就這樣集全國之力修築起當時世界聞名的都城。
這些磚大體分兩種材料,黃土和瓷土其中黃土佔大多數,這主要是受地域因素的影響。
透過這個可以看出來在當時用磚砌一座城牆是多麼困難,南京是都城才值得如此興師動眾。但是全國其它大大小小的城池要塞還是以夯土為主,維修方便,節約成本,工期也短很符合戰爭的需求所以夯土一直是城牆的必選材料。
-
5 # 歷史鹹談
古代城牆在明朝之前大多用夯土或者土石混合的方式建造,但是這種方法會因為地勢的原因容易坍塌,所以朱元璋以後改為磚石建造修建城牆。並且每塊磚都責任到人,在每塊磚上都寫上製造者的姓名籍貫等等,所以明城牆是最堅固的城牆
-
6 # 燕北林叢
“蒙詔賜銀百兩,已於揚州小郊北地燒磚”,這句話出自《顏氏家訓》。其實早於南北朝以土坯燒磚用於建築就已經很普遍了。中國燒製粘土磚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殷商時代。戰國時的建築遺址中就有條磚、方磚等出現。
“秦磚漢瓦”,秦始皇統一六國,興都城、建宮殿、修馳道、築陵墓,開始大量燒製和應用土坯磚。宏偉的萬里長城,磚石結構,歷經千年風雨,至今基本完好。如此浩大的工程量,說實話,以古代的技術水平,全用石頭怕是難以完成。
另一個就是秦時的阿房宮,用以鋪地的青磚,上面還各種裝飾性的紋理圖案。
磚徹城牆,一般多采用包徹的辦法。即裡外牆面用磚徹築,中間部分夯築土牆,僅城牆下邊的基座用磚徹築實體。眾位網友都以明城牆為例,因為明以前的磚城牆實物存留極少。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大多都是明時建築。
北京故宮,建於明永樂年間,歷時十四年建成。建故宮時,朱棣想要一種比石頭和金屬更堅實的材料。他就命人用山東德州出產的粘土製磚,在高溫下燒製130多天,出窯後再用桐油浸泡49天。桐油容易浸透,一磨就會發光。
故宮用磚質地堅硬,敲打時有金屬之聲,故又有“金磚”之稱。
-
7 # 榮話
所以一般的城邊上都會有水,大多都會利用天然的水流渠道作為護城河的使用。或者挖深溝,引水進來,使用吊橋作為最基本的防護。
後來到了火藥的使用,熱兵器開始使用,使用石頭以及藍磚築城就變的多起來了,同時也有相對比較重要的城市,也會更早的使用磚或者石塊來築牆,比如洛陽城和西安城等。這也是隨著人口的增多,經濟實力加強之後才能實現的。
當然了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為原在戰國時期,就有長城的修建,這是國之大工程,所以當然會使用石塊來修建,所消費的人力和物力也是相當的驚人,所以也會引發更大的社會矛盾就在於此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簡單引用一段《縱樂的困惑》中的內容,就很明白了。
卜正民回顧了明朝洪武初年,南京修城牆的事。華中地區的普通勞動者拉出泥坯,用鐵線弓找平,在磚坯的兩面蓋上窯戳,標明磚塊的產地、生產者,再交由窯匠燒製成型。做夠一定數量後,交由當地裡甲的甲首,也就是基層官長點數、核查,再交給上一級長官里長,一個地區的里長通常不止一位。
里長收齊了磚,點好數、看好質量,確定沒問題後再轉運給上一級,王朝的基層官員縣丞,縣向府同知彙報,最後整船的磚經水路運往南京,再由工匠一塊一塊砌在城牆中。這個過程中,還有寺廟、漕幫等基層組織被髮動起來,分攤費用,提供後勤、交通保障。
每一塊磚上都有一級又一級負責人留下的標記,比如“招甲席俊翁 甲首方朝張 窯匠盧立 造磚夫 廣福寺。”這一串刻在磚上的文字,意味著製造這塊磚的費用可能是廣福寺出的,它同時可能承擔了造磚工人的伙食等保障任務,造磚的窯匠名叫盧立,他造好了磚,交給的甲首叫做方朝張,方朝張又交給招甲——也就是甲長之一的席俊翁,再由席俊翁上交縣裡。
南京的城牆大多已經坍塌,但聚寶門等少數屹立不倒的城牆遺蹟,就是由無數普通勞動者,製造的無數塊城磚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