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的槳葉不一定非要搞成X型(四片槳葉)。 首先,直升機的槳葉數量並不需要保持偶數,採用3葉、5葉槳的直升機多的是,甚至還有采用7葉槳的。比如Ch47就是典型的3葉槳,EH101、米8以及米24雌鹿都是5葉,而米46重型直升機則是7葉。 其次,槳葉的長度與數量通常是成正比而不是成反比。也就是說,槳葉數量越多的直升機,槳葉長度通常也越長而不是更短。 第三,決定槳葉長度與數量的是直升機的重量,而不是發動機功率。直升機能夠飛行的前提條件,是旋翼產生的升力大於起飛重量。而升力的大小,取決於旋翼能夠達到的相對於空氣的相對速度(也就是旋翼的轉速)以及旋翼翼面的總面積。旋翼轉速的提升空間是有限的,所以對於起飛重量不斷提升的現代直升機,基本上主要都是依靠增加旋翼翼面的總面積來實現提升升力的目標。由於直升機的旋翼必須高速旋轉,加上同時也具備螺旋槳的一部分特徵,在飛行控制中還需要進行螺距變動的操作,所以寬度也不可能做的很大,只能依靠增加槳葉長度的方式增加槳葉面積。 然而,槳葉的長度同樣也不能做的很長,一來細長的槳葉在停放時會自然下垂,如果太長會導致頂端觸地而無法起飛,二來直升機飛行時槳葉的外端會因承受的升力更大而上翹(槳葉頂端線速度更高,所以基於伯努力原理產生的升力也更大),如果槳葉太長,頂端會翹到幾乎垂直的地步,反而會損失直升機總升力。 既然槳葉不能做的太寬,也不能做的太長,又要增加總旋翼面積,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槳葉的數量。所以,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般越是重型的直升機,槳葉越長、越多。
直升機的槳葉不一定非要搞成X型(四片槳葉)。 首先,直升機的槳葉數量並不需要保持偶數,採用3葉、5葉槳的直升機多的是,甚至還有采用7葉槳的。比如Ch47就是典型的3葉槳,EH101、米8以及米24雌鹿都是5葉,而米46重型直升機則是7葉。 其次,槳葉的長度與數量通常是成正比而不是成反比。也就是說,槳葉數量越多的直升機,槳葉長度通常也越長而不是更短。 第三,決定槳葉長度與數量的是直升機的重量,而不是發動機功率。直升機能夠飛行的前提條件,是旋翼產生的升力大於起飛重量。而升力的大小,取決於旋翼能夠達到的相對於空氣的相對速度(也就是旋翼的轉速)以及旋翼翼面的總面積。旋翼轉速的提升空間是有限的,所以對於起飛重量不斷提升的現代直升機,基本上主要都是依靠增加旋翼翼面的總面積來實現提升升力的目標。由於直升機的旋翼必須高速旋轉,加上同時也具備螺旋槳的一部分特徵,在飛行控制中還需要進行螺距變動的操作,所以寬度也不可能做的很大,只能依靠增加槳葉長度的方式增加槳葉面積。 然而,槳葉的長度同樣也不能做的很長,一來細長的槳葉在停放時會自然下垂,如果太長會導致頂端觸地而無法起飛,二來直升機飛行時槳葉的外端會因承受的升力更大而上翹(槳葉頂端線速度更高,所以基於伯努力原理產生的升力也更大),如果槳葉太長,頂端會翹到幾乎垂直的地步,反而會損失直升機總升力。 既然槳葉不能做的太寬,也不能做的太長,又要增加總旋翼面積,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槳葉的數量。所以,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般越是重型的直升機,槳葉越長、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