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湘居士__
-
2 # 阿清98540
差距在於孝字,老大聽孃的話,百年後皇位傳給了弟廣義,而廣義沒傳給大侄子趙德芳而傳給兒子,一,不遵母名,二私心太重。
-
3 # 品史君
趙匡胤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
趙匡胤與趙光義的差距主要體現在:
1、軍事上,宋朝的天下主要是在趙匡胤時期打下來的,趙光義不知兵,不是契丹的對手,偏偏要御駕親征,結果導致大敗。大敗後不知反省,反而由進攻轉為防禦,後又求和,可以說是宋朝以後的求和是從趙光義時期流傳下來的。
2、政治上,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在對待後周孤兒寡母上,特別優待在"太祖誓碑"裡的第一條就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在對待武將上也沒有像其他朝代一樣大殺特殺,而是杯酒釋兵權,眾將領富貴歸鄉。在對比一下,趙光義對待南唐後主李煜與小周後上就能看出兩人之間的差距。
趙匡胤給人一種豪放、賢明、大家風範的感覺,而趙光義是讓人感覺陰鷙、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陰謀家。
-
4 # 何運超
趙匡胤和趙光義是親兄弟,年齡相差十二歲,趙匡胤和父親趙弘殷都是五代時期的職業軍人,有從軍經歷,尤其趙匡胤本身就出生在洛陽夾馬營,是一個軍營中。天生武勇豪邁,是那種五代時期典型的江湖豪傑,結交了許多英雄好漢,為他後來的成功奠定紮實的基礎。
趙光義性格和哥哥完全不同,但長處是聰明,腦子轉的彎多,後來結交的又以文士居多,但內心還是有豪傑氣息,所以哪怕軍事不是自己長處,偏偏以為兵書看得多就能統兵打仗了,還喜歡畫布陣圖交給前線將領,遙控指揮,最後導致宋軍連連失敗,把趙匡胤打下的宋軍家底敗光了,士氣大受影響。
趙匡胤雖然是在周世宗柴榮基礎上建立宋朝,但統一大業基本是趙匡胤完成了七七八八,最後南唐北漢是宋太宗完成的,對待那些投降的十國君主,趙匡胤基本做到真誠和坦率,沒有殺戮發生,但趙光義就不行了,李煜的悲劇非常招人反感。所以,哪怕趙匡胤害怕軍人有變,但杯酒釋兵權還算是很直白的做法,那些將領也都很識趣,但反觀趙光義對兄弟、侄兒的連連逼迫,最後自己的兒子趙元佐都為此看不下去,搞得精神失常了,趙光義的為人行事太不地道了,這一點是從根子上無法與趙匡胤相比的,差距太大。
但凡是都有兩面,一方面不是趙匡胤完全沒有猜忌心,其實一樣有,包括趙普最後他都不大信任,否則不會後面趙普會丟擲所謂金匱之盟重新投靠趙光義。另一方面不是趙光義對臣子沒有感情,全是猜忌心,他對蘇易簡、張齊賢、寇準、王旦、呂端都有靠譜的一面,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但總的來說,趙光義個性不如趙匡胤出彩,能力也相對弱一些。
-
5 # 綜百史話
一、趙匡胤(927年-976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976年在位)。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追封宋宣祖)次子,母為昭憲太后杜氏。
趙光義(939年-997年),趙匡胤的親弟弟,家中排行老三,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二、軍事才能差距大。趙匡胤武將出身,從投身後漢樞密使郭威賬下開始,一路打殺過來。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基本上平定了周邊的北漢、南蜀、南唐等幾個政權,軍事才能突出。並且在宋與遼對峙期間,兩者基本處於五五開的局面,或者說宋朝略佔優勢。而到趙匡義時,接手了哥哥精心治理的國家,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但除了敗哥哥老本,在與遼的對峙中,屢戰屢敗外,並沒有看到趙匡義在軍事上的才能。並且趙匡義也是宋朝以“求和”求生存的開創者。
三、氣度差距大。趙匡胤度量大。趙匡胤上位後,對後周柴氏子孫照顧有加,並且下令柴氏後世子孫即便犯罪,處罰時也須減刑;對與他一同建立功業的老人寬大仁懷,他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方式,令眾將交出兵權,不濫殺生;對後周文臣武將寬以待之,趙匡胤上臺後,對後周舊臣禮遇有加,主動提高他們的待遇,並且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趙匡義呢,只要是對自己有一點點威脅的,就是殺殺殺,容不得一點兒沙子。他透過“燭影斧聲”奪了哥哥的帝位後,又殺了哥哥的兒子;猜疑弟弟奪位,結果弟弟年紀輕輕就抑鬱而死;南唐後主因為一首詞,也被他毒死了。
四、道德品行差距大。趙匡胤具有幾乎完美的人格,心地清正、寬仁大度、勤政愛民、不近聲色、崇尚節儉,為後世歷代史學家稱讚。再看看趙匡義,城府深厚、為人陰險、猜疑心重、好美色。南唐投降後,趙匡義強幸小周後,傳說還讓人把現場畫了下來,就是《熙陵幸小周後圖》。
五、治國能力差距大。趙匡胤掌權之初,透過收兵權、削相權、罷支郡、設通判和一系列改革政府機構的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改變了五代十國時期各朝代的積弊;重視農業生產,減輕徭役賦稅,治理黃河,使國家經濟繁榮;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推崇“文以靖國”,文化實現大發展。再看趙匡義,“先帝以勤勞定天下,凡軍國機務、邊防制置,鹹得之矣。但遵守舊規,不得輒易。”基本上照著老哥定的路子走,基本沒什麼發展。
-
6 # 橙鄉小小平
趙匡胤和趙光義雖然是親兄弟,但是兩個人的性格和心胸卻相差甚大。趙匡胤這個人性格仁厚,從杯酒釋兵權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非常的善良,不忍心殺死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為史書所稱道。相比之下同為開國皇帝的劉邦在這一點就遜色於他。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也是一個能征善戰的人,陳橋兵變之前就是一個非常能打仗的將軍而得到郭威的賞識,憑藉自己有勇有謀的本事做到殿前都檢點。趙匡胤更是一個沉著冷靜有計謀的人,陳橋兵變就是他一手策劃的,可見他城府之深。總的來說史書對趙匡胤的評價還是非常好的。
我們再來說說他的弟弟趙光義。趙光義這個人在史書上名聲不是很好,在歷史上揹負著謀殺親哥哥的罪名,無論如何這個罪名都會一直背下去永遠無法擺脫。雖然官方正史不敢明著記載,但還是很多史料和野史都說他用斧子砍死了自己的哥哥,於是“燭光斧影”就這樣流傳下來,趙光義也永遠被綁在了弒兄篡位的恥辱柱上。
雖然用陰謀取得皇位,但趙光義這個人心胸非常狹隘。首先他把自己哥哥的兩個兒子都逼死了,一個被逼自殺一個不明不白的就死了。而且他還逼死了自己的親弟弟趙廷美。甚至連投降的南唐國主李煜都不放過,一杯毒酒解決了他的生命。
趙光義還不懂打仗,揚言要收復燕雲十六州,親征的過程中跟遼兵打了一仗,結果慘遭大敗死傷無數,他自己也差一點就回不來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他派兵打仗無能到什麼程度,有一次大將出徵之前趙光義親自擬好地圖,安寨紮營在什麼地方,連士兵埋伏哪個位置都事先在地圖上標出來了,而且還不能違抗,一點都不懂得靈活運用。結果軍隊到了地圖所在的位置一看才知道埋伏的地方竟然是條河,可能是地圖和實地的差別所導致。但又不敢違抗皇命,士兵們只好在冰冷的河水裡泡了整整一夜。這樣瞎指揮豈有不敗之理?
綜上所述,趙光義和他哥哥趙匡胤的差距不是一點點。
但是趙光義也有令人稱道的地方,他對老百姓還是很好的。有一年冬天雪下很大,宋太宗趙光義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於是命全國地方官給老百姓送炭取暖,被老百姓所稱頌。“雪中送炭”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回覆列表
趙老大性豪爽,人威武,行光明,業偉大。趙老二如宋江,無氣質,行陰謀,動私己。雖同胞手足,實陰陽有別,根本非一根藤上的瓜。老大甜瓜,老二酸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