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尉遲Doctor
-
2 # 巴山老九
看書分兩種,一種是消遣娛樂型的,一種是學習消化型的。
消遣娛樂型的看書,重點是透過書中文字的力量或故事情節,帶給自己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一般看了就看了,留在腦子裡的東西,多是文字描述的某種美好意境、情境或人物形象,不會過多去思考和研究人家是怎麼寫的,也沒必要。這種情況就是題主所提之問,消遣再多的書,也不會對寫作有太多的幫助。
第二種,是學習消化型的看書,即帶著強烈寫作學習意識加欣賞去閱讀。這種看書,通常遇到好句子,好段落,好手法等,就會重點學習、消化和記憶,並知道以後在自己的寫作中如何應用,這種讀書,才對寫作有幫助!
-
3 # 久古gg
看了多少書?寫作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有感而發。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要有勤奮練筆的習慣。就像小學生作文,開始時先從簡單的寫起,慢慢往相對複雜發展,要有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有一個參考別人的寫作方法問題。當然,如果熟練了,也可以自成一統,但那必須是寫作相對非常嫻熟之後。總之一句話,寫作就像學語文,一定要積累,素材包括字詞句等都要富豐。至於讀多少書稱之為多,這沒有一個定量的標準。一般而言,起碼得有個幾百本以上吧,包括國內外的古今名著。看的書多了並且有一定程度的消化吸收之後,做到“胸有成竹”,作文自然而然就會寫並且寫得好了。這只是我的一點體會,也是老師所講,並不代表我現在就寫得好了。最後祝你早日寫作成功!
-
4 # 做書
可以舉個生活中的小例子,吃了那麼多的飯,仍舊不會炒菜,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沒有嘗試著去做飯,沒有研究過做飯的方法,沒有學習過做飯的技巧和知識。
同理,寫作也如做飯,如果從來不去嘗試寫作,不花時間去琢磨研究,那永遠寫不出好文章。寫作跟做飯一樣需要練習,要去學習如何遣詞造句,就跟炒什麼菜搭配什麼佐料一樣。同時也要去欣賞那些被大眾認可的經典名著,就像品嚐美食,提高自己的文學審美。
可能開始寫作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就像剛走進廚房做飯的孩子,手忙腳亂,無從下手。但是在堅持不斷學習的情況下,會逐漸培養對文字的感覺。所以要經常性的練筆,多看名家寫的文章,研究他們文章的結構安排,學習他們的寫作經驗,一定會寫出優秀的作品來。
-
5 # 蘇樂愛寫作
看書並不代表就會寫作。九年義務教育讀了多少書,大多數人還是不會寫作。
真正要學會寫作,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閱讀多讀書,讀好書,不是所有書對寫作都有幫助,要看一些提升思維,學習寫作方法的書。
推薦這幾本:《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大師們的寫作課》《成為作家》《學會寫作》《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金字塔原理》《拆掉思維裡的牆》《少有人走的路》。
二、指定寫作計劃光讀書不代表會寫作,寫作寫作,離不開寫這件事。
就像游泳一樣,不是聽了一堆理論就代表你會游泳了,想要掌握學習還是要下水實踐一下。
想要學習寫作,需要制定一個可行的寫作計劃,每天規定自己寫多少字,要在多久內達到什麼成績,多久內寫到五萬字十萬字。
有目標有計劃才有動力,才能治好拖延症,做任何事情不能漫無目的,沒有目標就像一艘沒有方向的船,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裡。
三、找榜樣給自己找個學習榜樣,有個參照物有利於激勵自己堅持下去,除非你很能給自己打雞血。
找個你比較喜歡的寫手,對照一下自己跟對方的距離,好好找找原因,把對方的長處學習起來。
只有不斷地縱向對比才不會讓自己原地踏步,才能彌補自己的短板,尋求較大的突破。
-
6 # SYTJR2016
“看了那麼多書,仍舊不會寫作”,一說到這個問題,人們馬上會想到,讀書是寫作的前提是基礎,沒有哪個人不透過讀書就會寫作的。可現在的情況是,書已看的足夠多,可仍舊不會寫作。這就好比是:“茶壺裡煮餃子~有嘴倒(道)不出”,心裡有“貨”說不出來也寫不出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吶?
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刻意去推進提高並積極實踐,或許要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寫出膾炙人口很漂亮的好文章了。
一、多寫,多練筆!這是顛覆不破的“真理”,沒有其他捷徑可走。可能剛開始寫的文章,自己都看不上眼,更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文章句式“慘不忍睹”,那也沒關係,堅持多寫,反覆寫,一定會逐漸“上道”初見成效的。
二、看書或看文章過程中,多多積累“金句”,即是那些能觸動心靈、奪人眼球,很朗朗上口的句子。這就好比是將有用的“零件”存在“庫房”裡,需要“組合裝配”時,可隨時從”庫房”中信手拈來為我所用。特別是意思相近而描述程度不同句子和詞彙,要在寫文章時一定要刻意去用,然後對比寫作效果。
三、先從小文章入手,從身邊小事、熟悉事寫起,從對道理闡述、邏輯關係要求難度不高的命題寫起。要儘量做到句子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並聯系生活實際。這樣做會讓新手及不常寫作的人,能很快進入角色並很快上手。經過一段時間反覆強化練筆,你會發現,寫作從此不再是難事 。
四、要初步瞭解掌握一些常見文體的寫作格式要求,比如記敘文,記敘文的基本要素是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所以,掌握了這些基本要素,文章編寫的就不會太離譜。
五、不論多小的文章,也要做到動筆之前要先構思,給文章內容制定一個總體框架,即要寫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實際上是給所寫內容羅列一個提綱,這樣就像答題一樣,對各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填充,文章就這樣形成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儘管有時文章可能寫的很“瘦”,不“豐滿”不生動,但你要表達的內容及思想,都會限制在總體框架之內而不會“跑題”。
六、要緊跟時代潮流與步伐,關心關注時政大事,對於社會熱點問題多瞭解,對於媒體、網路、社會等,不斷出現的新詞彙,一定要了解並熟記,並在你的文章中加以應用並融會貫通,這樣的文章才會有時代感。
事實上,要想寫作能力與功底達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絕非是那麼簡單容易的事,真是需要博覽群書和實踐積累。但對於書看了很多,卻仍舊不會寫作的新手來講,掌握並做到以上幾點,多讀書與多練筆齊頭並進,勤於實踐,相信一定會有所做為的,你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定會油然而生!
回覆列表
近幾日,我讀的書較我之前比,數量有所增加。但是自己寫作的實力感覺並沒有跟著增長。於是我突然發現,是不是我忘記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想做一件事,你應該著手去做那件事情(即便現在寫作實力有限,寫不出東西),應該著手進行寫作的訓練,而不是一味看書。
其實看書這個行為也是付諸行動的了,但是是否有些走錯了方向。我雖然不崇尚過於功利性,目的性的做事,但是尋找到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走彎路倒是可以看到更多的風景,但是不是離目的越來越遠呢。學習寫作是一個有規劃的是事情,而不是看了許多書,漫無目的的在書海里遊蕩。雖然這樣體驗更多,但是浪費掉的時間也是真的不會回來了。老祖宗的話是有真理存在的,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勤撥燈,燈就常亮。勤磨刀,刀就鋒利。”也就是想要學會寫作,就要真正提筆去寫。想要真正學會游泳,就要真正下到水裡去鍛鍊。往往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卻忘記了那個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那就是去做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