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
2 # Harry86HR
茶樓要開在節奏慢的中小型城市,畢竟快節奏的城市,人們壓力大沒有時間喝茶!而且喝茶不適合年輕人,年輕人都去大城市,中小城市最合適,另外不要選繁華的地段,喝茶耗時間,成本高,一天接不了幾個客人,那房租都不夠!選一些安靜但是不偏僻的地方,還要道路好!畢竟喝茶也是一種享受,也有在茶館談事的,所以安靜很重要,不僅可以休息也能談事
生活在廣州的人,少有不愛早茶的。清晨起來,與三五好友相約,早早去茶樓霸位,一邊細品茶點,一邊悠閒聊家常,是很多人雷打不動的生活方式;如果幾天吃不到蝦餃、燒賣、叉燒包,那真讓人渾身不自在。而像我這樣愛鑽故紙堆的吃貨,吃著美味點心的同時,總想弄清它們是怎麼來的,背後有什麼有趣的故事,於是,就有了下面這一篇文字。
清代茶素
煎堆米花來當家 荔枝糖梅湊熱鬧
現在人們去喝茶,蝦餃、燒賣、叉燒包等都是極常見的茶點,這些點心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假如我們穿越回清代初期,還有沒有口福品嚐這些美食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翻開清初大儒屈大均老夫子寫下的嶺南百科全書——《廣東新語》。屈老夫子是當時出了名的吃貨,他在《廣東新語》裡專門寫下了“茶素”一章,將當時流行的茶點一一列出,如數家珍。
佐茶點心 少見葷食
不過,如果你細讀屈老夫子的文章,肯定會像我一樣感慨,作為一個現代吃貨,我們實在比屈老夫子有口福多了。當時的茶點被稱“茶素”,顧名思義,佐茶的點心都是素的,蝦餃、燒賣、鳳爪、排骨、牛肉球之類的葷食就別指望了。
根據屈老夫子的敘述,尋常人家的茶點一般就這幾樣:煎堆、米花、沙壅、薄脆以及各類酥餅。煎堆和薄脆是啥樣的,大家都知道,這裡說說米花和沙壅。所謂米花,就是先將糯米粉捏成各種盤花,再用油炸制而成,黃澄澄的,好看是挺好看,說到味道嘛,屈老夫子覺得還不錯,但你我這樣嘴巴吃刁了的人是否會同意他的觀點,那可就不一定了;而沙壅,則是以糯米飯加糖做成皮,再以肥豬肉做餡,扔進油鍋炸熟,它的味道,就由你想象吧。
鹽漬荔枝 幾年不壞
米花、煎堆、沙壅、薄脆……是當年人們常吃的茶點,在我們今天看來,的確沒有太大吸引力;不過,屈老夫子還列舉了兩樣“湊熱鬧”的茶素,倒是蠻有特色的。一樣是鹽漬荔枝,另一樣是糖梅。鹽漬荔枝的做法,是先將鹽滷和佛桑花浸成紅漿,再用紅漿醃漬荔枝,然後曬乾,可以幾年不壞,是一道蠻體面的待客茶點;而所謂糖梅,就是用糖漿醃製的楊梅,廣府人家嫁女兒,誰家都少不了糖梅,平常糖梅也可以佐茶。不過,有錢有閒的人家,才能時不時拿出糖梅待客,窮門小戶能端出兩盤米花、沙壅,已經很有面子了。
屈老夫子在《廣東新語》裡津津樂道的茶素,說起來也沒多少,就算把老夫子列舉的應節點心,比如端午粽子、重陽糕、冬至湯圓以及粉果之類,都加進茶素的行列(按老夫子的說法,這些點心都可佐茶,與茶素相雜而行),與現在琳琅滿目的茶點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以屈老夫子的吃貨本色,絕不會把當時好吃的東西遮著藏著,必要一樣樣說出來才罷休。那麼,老廣州琳琅滿目的茶點到底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呢?且讓我們穿越到清末的茶居和茶樓看一看。
二釐館
勞作階層樂土 油條粉面管飽
在今天的廣州城,隨便找個粵菜館,就可以從早茶開始,一直喝到夜茶散場,直落午餐或直落晚餐,也隨你選,都能保證賓主盡歡。不過,若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廣州城裡幾百多年來一直是這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在清代,廣州最早出現的不是茶樓,而是茶攤。光緒年間,著名文人徐曾在其筆記《清稗類鈔》中寫道,他見到廣州街頭有一些雜貨鋪兼作茶水生意,賣得最多的是“王大吉涼茶”,還有正氣茅根水、羅浮雲霧茶,店裡不設座位,行人站著喝茶,喝完走人,這種模式,跟現在的涼茶鋪一模一樣。其實,若說現在的涼茶鋪是從當年的茶攤發展起來的,倒也頗符合邏輯呢。
繼茶攤之後,廣州街頭又出現了簡易版的茶館。根據相關文獻的記載,大概是咸豐同治年間的事,這種簡易茶館一般開在窄小街巷或碼頭附近的平房鋪面內,陳設十分簡陋,店內擺上木臺木凳,門口掛一個招牌,上面寫上某某“茶話”。這裡的茶價十分便宜,每人茶位費只需二釐(當時一角銀幣摺合70多釐),故此才得名“二釐館”。
茶價如此便宜,自然沒有好茶,各家“二釐館”泡茶用的多是碎茶葉甚至茶葉渣子。不過,“二釐館”的客人大多是碼頭苦力、黃包車伕、泥瓦匠之類,他們不過是圖一個歇腳解乏的地方,並不講究茶好茶壞。
除了賣茶,“二釐館”也賣點心,唱主角的是沙河粉,此外還有油條大包子之類。20世紀初,有一北方文人來到廣州,起初對看上去油膩膩髒兮兮的“二釐館”望而卻步,等鼓起勇氣進去,要了點東西嚐了嚐,才發現味道真不錯;再仔細一問,附近的黃包車伕泥瓦匠,對哪家“二釐館”的點心味道好,哪家味道馬馬虎虎,都門兒清。壽命長久的“二釐館”,就算只做粉面、油條、包子之類,也總有一兩手絕活,讓人吃了還想吃。所謂“食在廣州”,連最便宜的“二釐館”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百多年前的“二釐館”,狹窄的廚房是一律設在門口的,油條、大包就堆在視窗,客人一望便知,想吃啥就叫啥。據文獻記載,今天遍佈街頭的粥粉面店的“祖宗”,就是當年的二釐館,如今,它們大多還是這樣的佈局,可見保留了“二釐館”的遺風。
茶樓熱
廚師熱衷創新 美點層出不窮
屈老夫子筆下的茶素品種兩個手都數得過來,作為茶館鼻祖的“二釐館”只賣沙河粉與油條大包,那現在讓諸多吃貨口水直流的燒賣、蝦餃、叉燒包等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你別急呀,咱接著往下說。
茶樓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二釐館”出現之後,上下九鬧市區很快又出現了茶居與茶樓,兩者的區別只在於,茶居開在平房內,但陳設要比二釐館體面得多;而茶樓更是高三層,第一層有六七米高,充作大堂,二三層才安排客座,廣州夏日天氣炎熱,那時又沒有空調電扇,所以每層也有五六米高,而且廣開窗戶,通風透氣,門楣雕樑畫棟,財大氣粗的店主甚至還會鑲嵌真金。開一座富麗堂皇的茶樓,沒有幾十萬銀圓是不行的,“投資人”之所以願意下這個血本,當然是為了做有錢人的生意。故而老廣州廣為流傳一句俗諺:有錢樓上樓,無錢地下痞(茶居),上茶樓是身份的象徵。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的茶樓業發展得如火如荼,據統計,城內大大小小的茶樓有數百家之多,今天為人津津樂道的惠如樓、蓮香樓、陶陶居等老字號,就是個中翹楚;此外,坊間還有了專門針對“白領”與“小資”的茶室,雖然規模比高檔茶樓小得多,但更講究茶水的品位與點心的精緻。大家想一想,這麼多茶樓和茶室聚集在鬧市旺地,開門攬客,這競爭得有多激烈。
點心師中西合璧搞創新
為了應對白熱化的商業競爭,各茶樓必須使盡渾身解數,尤其是廚子,更得天天進行頭腦風暴,對傳統茶點進行創新再創新,光點心的麵皮,就有發麵皮、水晶包皮、燒賣皮、脆漿皮、班戟皮、蓮蓉皮、松酥皮、瑞士雞角皮、甘露酥皮等幾十種;加上煎炸蒸焗等各種烹調方法,以及奶油、蛋白泡等西式玩法,幾百種茶點就陸續閃亮登場了,說是美點大爆炸,一點都不誇張。據業內史家考證,今天流行的豆沙包、椰蓉包、叉燒包、蝦餃、幹蒸燒賣、雙皮奶等,就是在那時成為茶點的。若無當年的“美點大爆炸”,我們今天就沒這個口福了呢。所以,當我們在茶樓細品一盅兩件,談天說地的時候,真該對90多年前為了應對競爭而腦洞大開的廚師們說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