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春6649

    國風·秦風·無衣》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其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格正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全詩共三章,採用了重章疊唱的形式,敘說著將士們在大敵當前、兵臨城下之際,他們以大局為重,與周王室保持一致,一聽“王於興師”,磨刀擦槍、舞戈揮戟,奔赴前線共同殺敵的英雄主義氣概。

  • 2 # 檸檬愛跑步

    應該是賦(賦的特點就是重章疊句、反覆詠歎,就一事鋪陳開來),請看: 秦風·無衣 1、結構與主題 《秦風·無衣》在篇章結構上採用重章疊句、反覆詠歎的手法。全詩共分三章,第二、三章與第一章相比,只更換了幾個韻腳字,這種迴旋反覆的形式加重了抒情色彩,增加了詩歌的音樂性、節奏感和感染力。 《無衣》表現了奴隸社會時期人民保家衛國、團結對敵、英勇獻身的思想感情,真實感人,慷慨雄壯,確是一首充滿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藝術魅力的古代軍歌。 2、文章解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子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段解:這一章寫戰爭開始之時,戰士們統一思想。 解讀:這一章寫當時軍情緊急,一時難以備全征衣。“無衣”是實寫,也可以理解為誇張的寫法,為國征戰,不計衣物不全的困難。“與子同袍”,與戰友共用一件戰袍,“王於興師”,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為什麼大家能夠克服困難、團結備戰呢?“與子同仇!”因為大家認識到,仇敵是共同的,必須一起抗擊共同的敵人。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段解:這兩章寫戰士們統一行動,一起上戰場。 解讀:這首戰歌,每章一、二句,分別寫“同袍”、“同澤”、“同裳”,表現戰士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情景。每章的三、四句,先後寫“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現戰士們齊心備戰的情景。每章最後一句,寫“同仇”、“偕作”、“偕行”,表現了戰士們的愛國感情和大無畏精神。 3、字詞解析 豈曰無衣:怎能說沒有衣服。衣,上衣。 子:你。 袍:長衣。聞一多說:“行軍者日以當衣,夜以當被。”即當時士兵穿的戰袍白天當衣服,夜晚當被子,相當於現在的披風或斗篷。同袍,表示友愛。 王:指秦王,一說指周天了。 於:助詞。 興師:出兵。 修:修理,整頓。 戈矛:古代的長柄武器。 與子同仇:我同你一樣仇恨敵人。 澤:通“(zé)”,內衣。 戟(jǐ):長柄的武器。將戈、矛合為一體的一種武器。 偕(xié):共同,一起。 作:起。 裳:古時男女的下衣,即裙。 甲:鎧甲,古代軍人穿的護身衣服。 兵:兵器。 行:行走,前往。偕行,指一同奔赴戰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農民道路曬小麥引發交通事故至電動車駕駛人死亡責任怎樣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