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葛振勝1

    實質上是不應該存在這樣的現象。但若仔細觀察,留心去看,不的確有這種現象的。我想用東北話形容,那就是地方之特色的語言吧。

  • 2 # 鳥言夷面

    北方屬於官話,古代的華夏京畿要地一帶,所以高大上!

    南方屬於百越音,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調,百越相互之間雞同鴨講,所以聽起來很土,當然也聽不懂!

  • 3 # 水流芳2019

    有些方言聽起來很土,有些方言聽起來很高大上,確實有差異

    不考慮方言的文化優勢所造成的心理影響,應該是和發音方式有關。

    那些聽起來“土”的方言,因為鼻音等原因,一方面會讓人產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交流的障礙。而普通話,包括臺灣普通話等,因為經過規範化,發音一般比較清晰易辨,因此會比較好聽。

    你可能不覺得南方方言土,因為很多南方方言自成體系,沒有參照物,來自其它地方的人一般很難聽懂。

    而北方方言都屬於官話,只要聽的懂普通話一般就都聽的懂,相對較之下,這種土的感覺就會比較明顯。

    其實很多大小城市的方言都是已經受過普通話薰陶過的,已經不是最”土“的了,城市裡的人到周邊的鄉下去會發現那裡的話根本就聽不懂。

  • 4 # 手機使用者驛外斷橋邊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工具,不存在土與不土,各地區都有鄉音,誰又是高大上呢。普通話優勢在於發音,有些地區肉和油,黃和王,南和蘭的發音外人就無法區分。

    說個我遇到的事兒,一次吃過晚飯到外邊散步(我們這兒土話叫遛彎)過來一對中年夫婦,男人和我說了一句話,我一個字都沒聽懂,(特別像“乾井子”“倒鴨子”那個口音)我說沒聽懂您想問什麼地方,結果他煩了,他老婆說話了,要找百榮世貿商城,真的聽不出來和那男人說話的發音有什麼聯絡。

    語言只為交流方便,英華人說英語和美華人說英語誰又說誰土呢?

  • 5 # 問言

    一方土養一方人,有的地方養的人,有南方嗲聲嗲氣,有北方的豪爽大氣,也有南蠻北咵的聲調,沒有道理,沒有原因!!!

  • 6 # 青山居士說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方言也有很多,但是我認為題主提得這個問題不太恰當。語言本身無好壞,無好聽與不好聽的說法。正如我們經常講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難道說你所處的中西部地區的環境會比東部地區環境差嗎?事實上相反,中國東部地區汙染是比較嚴重的,中西部總體來說環境好一點。

    語言也是如此,一個人最熟悉的就是自己土生土長的方言,日說夜說,早已經與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那為什麼會有人認為別的方言好聽,自己說的方言不好聽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

    1.經濟發達地區導致人們的盲目跟風。例如,有些人認為廣東地區的粵語,上海的上海話,江浙的吳語很好聽。其實,這些東部地區的方言之所以好聽,無非是經濟發達所致。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啊。隨著改革開深入推進,東部地區基本上都開放了。大量的中西部地區的人口湧入,這些人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必須要學會當地的方言啊。這也就導致經濟發達地區文化的廣泛傳播,有些人聽了之後認為很好聽而已。

    2.文化的強勢輸出。因為經濟發達地區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他們可以在音樂,影視劇中用方言作為主要的語言,然後透過媒體的傳播進行強勢傳播,告訴其他地區的人,他們的方言是這樣的。他們的方言就代表了一種優秀的文化。這就是一種無形的洗腦。這種現象其實也體現在新時代的中國。像港臺一些明星為了融進大陸的娛樂圈子,不得不在音樂,影視劇中說普通話。有些人不會說普通話還會找人配音。這其實跟大陸近些年的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3.與人的心裡作用密切相關。人都有一種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的說法,對於沒有聽過的話,沒有見過的事都會感到好奇。當經濟發達地區的方言傳出去後,吸引的就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他們自然就會對方言感興趣,當很多人都在說同一種方言之後,人自然就會認為這種方言很時尚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某些方言的強勢推行。

    總之,我認為方言並不存在好聽不好聽之分,關鍵是傳播的廣泛與否,以及人的心理作用罷了。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

  • 7 # 紅塵就是用來看破滴

    哪些方言土?哪些方言高大上?

    只是你自己個人覺得吧?

    說話,無非交流溝通的工具而已,誰比誰高貴?

    聽得懂就行。

    我們祖籍江西義門,明洪武年間遷到湖北蘄春。因為是整族遷移,後又聚族而居,所以保留了大部分江西方言。又因為蘄春縣地處鄂、皖、贛三省交界處,幾百年來,受到本地土著和安徽的影響,我們現在的口音融合了三省多縣的腔調,既不同於祖地的江西話,也不同於本地土著的湖北話,更不同於臨近的安徽(安慶)話,已經自成一派了。

    我兩個姐姐,大姐嫁廣東。我姐姐說湖北話和普通話,我姐夫說廣東話和普通話,我外甥外甥女主要說普通話,在家裡說廣東話和湖北話。

    二姐嫁新疆。姐夫是新疆二代,在新疆出生新疆長大,因為是在兵團,周圍全部都是全國各地五湖四海來的人,所以他說的普通話南腔北調一鍋燴,哪裡口音都像,又哪裡口音都不是,聽不出來究竟是什麼口音。二姐本來說湖北話和普通話,受姐夫的影響,口音現在也是四不像。外甥大學畢業,學過播音主持專業,一口標準的新聞聯播腔,很難聽出是哪裡口音。

    我兒子湖北出生,小時候帶到蘇州生活近十年,除了湖北話和普通話,一口吳儂軟語像模像樣。這兩年在學校談了一個女朋友,廣東人,結果學廣東話也越來越像。

  • 8 # 暖溫三叔大

    語言發音一般是由語音、語調、語流音變(停連、輕重音等)組合而成。不同的組合放在一起就會形成不同的語韻,所以各地方言都會有地方韻調。例如北京的京韻(發音偏軟,兒化重)。由此,各地方言之所以有雅有俗,歸根到底是這個腔韻的問題。就像音樂,不同的音樂會帶給你不同的感覺。舉例來說,蚌埠方言有個特點大撒口,聲音大,發音時語流向外衝,聲音散,乍聽之下有點像吵架。安慶方言很多會帶著韻尾,聽起來像唱歌。甚至還有方言聽起來像日語。

    總之,我個人認為,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有三:1、方言韻調是否悅耳、和諧。2、個人審美。3、心理因素。(我遇到的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家鄉方言土)

  • 9 # 布衣捕快550

    方言都具各地特色,有的方言很難聽懂,有的方言卻能聽懂大概意思。比如四川方言,非常好聽,也大概聽得懂,感覺是古代的官話

  • 10 # 春華秋實363

    對語言語音我也來說兩句。一些朋友說得不錯,一種流通的語言,被大多數人掌握後,人們會習慣它,使用它,久而久之就覺得它好聽,好用了,如中國普通話。而在清朝時,南方人會認為北京話,東北話是胡語,不願意學,就會覺得不好聽。

    那麼語言語音有沒有絕對的好聽,難聽?應該是有的。有些地方語音特別柔軟動聽,如吳語中的蘇州話,可能華人都會覺得它好聽,反之同為吳語的寧波話,人們就覺得它生硬不太好聽。因此,即使同為吳語,也是有好聽難聽的。同樣西南官話中的四川成都話大多數都覺得好聽,說起話來抑揚頓挫有音樂性,而相對地說武漢話就難聽一些了,如同吵架一樣。更有江蘇蘇北的一些地方話,如淮安,鹽城,寶應一帶的話,蘇南人,皖南人甚至北方人都覺得很難聽。一是語音生硬,平聲少,仄聲多,其次沒開口,先帶口頭語,媽媽的,我抄,你媽勒個X等等,聽了覺得極其粗魯。所以綜合以上說來,語言是有好聽難聽的,無論中國話,外國話都是這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太陽成為流浪恆星,太陽系也隨之漂泊宇宙,地球還能和現在一樣宜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