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一羈絕塵

    應該是有的,對國家而言,肯定同時很多編號的飛機在研發,沒聽到名字的,不是還沒研發出來不便透露,就是夭折了,沒有透露的必要了。而且研發成功的順序也不確定。所以,我們聽到的殲**不是連號的,就是這個原因。

  • 2 # 海藍色之海

    沒有證據顯示有殲18的存在,國內外有許多關於殲18的網傳,可是據本人的分析和觀察如果殲18存在,那麼應該比殲20早服役,效能也不可能超越殲20,殲18應該是軍方一個懸空的編號。

  • 3 # 天下布武

    即使現在沒有那麼以後也會有的!

    不過,不管殲-18是不是垂直起降戰鬥機,既然殲-20的編號已經是官方證實的了,那殲-18的肯定也會有的,可能現在還在研製中、可能剛剛立項!

    按照中國戰鬥機研製的慣例,截至目前,從殲-5開始,一直到殲-16都是存在的,殲-5、6、7、8都是老式的戰機大家都知道,殲-9是是驗證機,後來停止研製,技術轉入殲-10,殲-10是中國自行研製,殲-11是蘇27的中國版,殲-12也是技術驗證機型,殲-13是殲-6的升級版,未批次生產!殲-14是中國對俄羅斯米格1.44驗證機的逆向研製版本,殲-15艦載機,殲-16是蘇30和殲-11的升級版!

    就上述所描,中國在殲系列飛機研製過程種並沒有跳過某個機型,有些機型不熟悉大多是技術驗證機或者專案失敗造成的!所以殲-18也肯定是存在的,得到驗證只是世界問題!

  • 4 # 虎式217號

    第一次回答,如有錯誤,請原諒。既然有了j20,就肯定以前是有過j18,就像其他人所說的j9之類的。有關j18,其他人介紹的已經夠多了,我就只說一說我自己有關j18現在情況的觀點。1、是作為以後的正式型號為攻擊艦所研發的,只是沒有真實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有可能還在研發,有可能已經秘密裝備軍隊,我們不得而知。2、是為了技術驗證所製造的,為國效力後便從此消失。3、是一種失敗了的機型,雖已立項,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被放棄,投入資金研發更合適的機型,如j12,在此我說一下,j12是一種輕型戰機,只是因為理念錯誤而失敗,並不是技術驗證機。我覺得這款是很沒有必要的,中國海軍陸戰隊並沒有也不需要垂直戰機這種火力支援,中國的海軍陸戰隊是防禦用的,用來奪取已經被佔領的島嶼。這就說明了中國可已使用空軍打擊,遠海作戰又有航母,美軍是為了強化海軍陸戰隊的實力,以免失去航母后便失去了制空權,而中國就沒有這種顧慮,中國暫時不需要攻擊型的海軍陸戰隊。但在某一種層面上說,中國海外基地增多,這種飛機也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弊大於利,垂直起降飛機只適合擁有輕型航母和無攔截起降能力的國家,如英國。至於中國擁有6萬噸級以上的航母,自然就不用了。美國海軍陸戰隊是有一些代替陸軍的任務的,就需要這些武器了。這也是中國與美國理念不同所造成的原因,當然也有一定的經濟與技術的差距所造成的結果。第五代垂直起降戰機,技術目前還不算成熟,事故發生率更高,所以中國沒必要製造這種戰機,有這些錢,還不如將這款戰機的資金投入到中國落後的領域,如發動機領域。第一次回答,望大家勿噴,如有錯誤請指出,望點大家贊置頂。

  • 5 # 魂舞大漠

    殲-12混亂。對於編號空間,我們可觀之以前,殲-10和殲-11都沒有研製時,殲-12都已經研製出來,殲-13也到了詳細設計階段,這是為什麼?我們只能這樣認知,殲-12正是為了跨越二代而生的,它應該是中國打造的一款輕型三代機,或說三代機的實驗機。過去我們閉門造車多年,不知世上三代什麼概念,於是按照自家需要在發展,當認識到自家發展出來就落後,不得已將之下馬,又有殲-13,設計前衛大膽,只是一樣,技術上不具備研製實力,所以也只能犧牲掉一個編號,犧牲掉也不再使用,以後編寫航空史,可以對後人有交代,當年的一種努力,同樣彌足珍貴。這樣看來,從殲-12的亂與不亂,去認知殲-18,可能大有想像空間,現在的技術條件不比過去,我們不會輕易放棄一個編號。

    殲-15發展型號。我們還看到,殲-10除了基本型A,還有雙座型,表現型,升級型B與C,如過去殲-8-1和殲-8-2,殲-10使用西方通用做法,以英文字母順序編號,對殲-10的深度升級型號是適用的,但我們也看到殲-11則有不同,出現了殲-15和殲-16單列編號的方式,要不然叫起來容易發生誤解和混亂,殲-15是中國第一個艦載戰鬥機型號,殲-16則作為殲-11的多用途型號也使用了單獨編號,那麼垂直起降型呢,還有彈射起飛型譜,或是殲-11平臺發展型,或全新打造的新飛機,或為實驗飛機,或為殲-11終極發展型,全都弄到殲-11頭上,顯然不合適,也不合理,這樣預留幾個,或者用,或者不用,都留有餘地和空間,正像西方通用做法,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以為這是對的。沒準哪一天,你會發現,殲-18上了天,正是我們說的其中之一,也正未可知呢。

  • 6 # 航空君

    首先,是由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單座雙發隱身重型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二款真正具備實用性的第五代戰鬥機,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備五代機技術和能力的國家。也使得中國空軍第一次裝備了,世界最頂尖作戰效能的戰鬥機,極大的增強了中國自己的空中軍事威懾力量。

    而殲-18戰鬥機,該機的型號一直是網路流傳的一種說法,是由中國瀋陽飛機公司設計研製的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曾被多家外國的新聞媒體多次報道。其最早源自2008年國內論壇據稱轉載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的一條帖文,聲稱中國首架四代半戰機“殲-18”在北京首飛。但就現在來看該款戰機相關訊息火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相關的訊息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其殲-18的相關計劃或者其戰鬥機實體存在,可以說是鬧了個烏龍。

    雖然,美華人已經成功研製開發製作了自己的第五代單座單發中型隱身戰鬥機,而且是有垂直起降版本的,這也極大的增強了美國的兩棲作戰能力。但這樣的能力就目前來看,中國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不管是軍事戰略上還是戰術上,而且與之配套的大噸位級攻擊艦,都沒有兩棲攻擊艦,都沒有聽說有開工和建造的訊息和傳聞,也因此殲-18這款戰鬥機只是某些新聞媒體,扯出來的一個虛構的代號罷了。

  • 7 # 國平軍史

    關於殲-18,是個歷來有爭的型號,一說是海軍垂直起降型戰鬥機,是為4萬噸級的075大型兩棲攻擊艦配套的預研型號。

    隨著F-35B垂直起飛短距著落隱身聯合戰鬥攻擊機,飛臨4萬噸級的大型兩棲攻擊艦上,這個艦種並不只有直升機可用了,有了艦載戰鬥機。

    事實上,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搖身一變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有了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老美海軍的戰鬥力暴漲。

    所以,關於殲-18是國內預研的艦載垂直起降戰鬥機,隨著F-35B型艦載機成了兩棲攻擊艦的載機,似乎預示著國內軍工有著一定的先見之明。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堅決不認可殲-18專案的存在,認為殲-18是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說法是網上沒有任何依據的炒作,是空穴來風,絕對不可信。

    截至目前,依然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殲-18專案的真實存在,倘若殲-18專案存在,至少應該比殲-20還要早服役。

    在殲-16和殲-20都已正式服役的當下,殲-17、殲-18、殲-19,卻成了三個令外界不得不浮想聯翩的殲系列編號,究竟是軍工懸空的編號,還是確實是在研專案。

    隨著075型大型兩棲攻擊艦的建造,F-35B型垂直起降艦載機正式著艦成功,似乎殲-18成為艦載垂直起降戰鬥機,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

    作為資深軍迷,希望祖國強大,所以更願意殲-18是垂直起降戰鬥機,沈飛是否有這個重大專案,專案能否成功,已引起了國內部分軍迷的濃厚興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宮本和花木蘭,買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