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六甲的春天

    孟加拉全國都是穆斯林,吞併以後不是給印度國內找不痛快嗎。印度的戰略目的就是將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現在已經達到,不需要再吞併孟加拉。

  • 2 # JackZ捷

    搞錯了吧,是帝國主義!窮兵黷武,欺軟怕硬,處處以大英帝國殖民者的繼承者自居,除了62年輸了一場外,所有對外戰爭都贏了,吞併了錫金,下一個是不丹,孟加拉國主要信伊斯蘭教,印度根本吞不下。

  • 3 # 巴大豆

    兄弟,孟加拉是巴基斯坦的好不好?印度把它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讓它成為一個國家,即可以喝奶,又不用養奶牛,這樣的買賣難道不划算?

  • 4 # 太好笑77214099

    孟加拉國一億多人,穆斯林為主。這麼好吞併嗎?腦洞大開的問題。只有像錫金那樣的蕞爾小國印度才有可能吞併,還只是在冷戰時,沒有誰想管這事。

  • 5 # 長安君8

    這算什麼題目?這樣說來,美國真是菩薩心腸了,它實在有能力吞併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然而它並沒有這樣做。這樣說可以嗎?

  • 6 # 汾洲閒雲野鶴

    在綜合國力迅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的地緣影響力也正逐步顯現。當然,在和平崛起的框架下,中國拓展影響力的途徑,並不是傳統的政治、軍事,而是呈現出經濟帶動的特點。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中緬戰略通道等等,都是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體現。

    而在這系列的經濟帶戰略中,中緬印孟經濟走廊,這條“一路一帶”整體規劃中的南亞重要構成部分,卻一直以來比較低調。在其他經濟帶建設逐步落實的同時,這一經濟帶至今仍停留在構想中。

    為什麼沒有實質性進展?,這裡面有許多方面的原因。而印度的牴觸態度無疑是是一大阻礙。

    關於印度為什麼會這樣,凡是對中印關係稍有所知的讀者想必都瞭然於心——對這條肯定會推動中國在南亞地緣影響力的經濟走廊,印度心存戒備不足為奇。

    印度為什麼會口是心非?這其實反映出印度內部的左右為難。

    在這裡,雲石君對這條經濟走廊做個簡單介紹:

    與中國規劃的其它陸上經濟帶相似,“中緬印孟經濟走廊”是以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為紐帶,串聯起中國的雲南、緬甸北部、印度東北部以及孟加拉國,連線中國大西南與南亞以及孟加拉灣的經濟帶。

    就中國而言,一旦這條走廊建成,中國又將獲得一條直抵北印度洋的重要戰略通道,這不僅有助於開發大西南,而且將大幅拉近中國與南亞次大陸的地緣關係,對中國經濟的輸出有非常大的幫助,而中國也會因此進一步拓展對北印度洋,尤其是孟加拉灣區域的地緣影響力。

    只不過,這諸般好處,都是對中國來說。在印度眼中,這些不僅不是什麼利好,還有可能是莫大的威脅。

    中國經營印度洋自不必說,一直冀圖獨霸印度洋的印度,絕不會對此感到放心。而在印度眼中,中緬印孟經濟走廊本身,也會給印度的領土完整構成威脅。

    為什麼會這樣?這就要說到印度領土中最邊緣,也是分離主義傾向最強的一部分——東北邦。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14:印度為什麼怕中國》中,雲石君對印度的地緣結構已有過解讀:位於北印度中央地帶的恆河平原,是印度文明的本部核心區。憑藉恆河平原的超群實力,以及它“地處中原”的區位,印度文明得以以此為基,向四面擴散,最終覆蓋了次大陸的絕大部分地區,成為南亞的主體文明。

    以一個地緣實力超群的主體板塊為基礎,進而輻射出一個廣大的勢力範圍,這是文明擴張的經典模式。不過這種模式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就是地緣影響力會隨著與本部地緣距離的疏遠而不斷消解。地區越是邊緣,文明同化程度越低,獨立傾向也越強。而印度的東北部就是如此。

    東北部之所以成為印度的分離主義大本營,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印度文明的規模有限。其實如果只算直線距離,東北部跟恆河平原也並不是太遠;地緣距離上,雖然因著山水阻隔,恆河平原與南亞次大陸東部的疏離程度要高一些,但也遠遠沒到完全沒法交流的地步——至少,相對於中國的雲貴高原之於長江黃河流域,印度東北部與恆河平原的那點地緣距離簡直是小兒科。

    但問題是,華夏文明的體量遠大於印度文明,中國的長江—黃河本部核心區,其地緣實力也更遠非恆河平原可比。這就意味著,印度本部核心區所能積蓄的能量遠弱於東亞,地緣影響力自然也無法與中國本部相比。所以,相同的地緣距離,放在中國也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落到印度頭上,那就要了老命了。

    而文明成色的不足,也妨礙了印度本部地緣影響力的擴散。如果印度文明的質量較高,那麼也能在相當程度上彌補規模的不足。但印度經濟水平長期落後,政治結構支離破碎,無法形成高質量的文明體系。這種情況反映在現實中,就是面對邊緣地區時,印度本部在政治上難以有效壓制;經濟上無法深度融合;進而在文化也就不能對其高度整合。作為印度的極端邊緣地區,東北部離心力長期居高不下也就不足為奇。

    當然,以上都是印度自身因素;而除了它自己,板塊地緣格局的限制,也是導致東北部對印度認同感薄弱的重要原因。

    如果拋開政治因素,印度的東北部地區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地緣板塊;單純從地緣結構上評判,它應該是孟加拉板塊的附庸。以恆河三角洲為核心,藉助布拉馬普特拉河這個天然地緣通道,整個印度東北部,都是孟加拉國的天然勢力範圍。

    要是孟加拉也在印度文明勢力範圍內,那就好辦的多。印度完全可以以恆河三角洲為根據地,對東北部施加影響。地緣關係上的親近,決定了這種影響力十分強大。

    但問題是,由於歷史因素,東孟加拉地區成為伊斯蘭文明的地盤,甚至在政治上都擺脫了印度的控制,成為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孟加拉國。

    沒有恆河三角洲這個戰略基地,印度向東北部投射影響力的源頭,就只能是千里之外的恆河平原;而且,因為孟加拉的獨立,使印度本部跟東北部之間的交流通道被嚴重縮窄;具體來說,只能透過喜馬拉雅山脈跟孟加拉國之間的一條狹長地帶——西里古裡走廊來聯絡——毫無疑問,這大大限制了印度投射影響力的能力。

    質量不足,體量有限,格侷限制、關係疏離,這一系列的因素,嚴重阻滯了印度文明在東北部地區的擴散。作為結果,就是該板塊長期遊離於印度主流文明體系之外,淪為最貧弱,最落後,也是分離主義傾向最強的地區。

    正是這種地緣關係的疏離,使印度在面對中緬印孟經濟走廊時心存顧慮:一旦這條走廊建成,不僅中國對印度東北部影響大大增加;就連孟加拉國,因為獲得廣泛的經濟腹地和中國的戰略輻射,其釋放地緣影響力的能力也會大於從前。

    當然,在中國和孟加拉的雙重影響下,東北部的經濟困境會得到有效紓解。但問題是,區位,以及自身的規模、質量決定了,相對於中國和孟加拉,東北部絕對是實力最弱的一部分。既然如此,那麼可以推測,與這種經濟帶動同步,中孟兩國,乃至華夏和伊斯蘭兩種文明體系對印度東北的影響也會日益增長。

    相較於印度文明,華夏文明雖遠,但能量巨大;孟加拉的伊斯蘭文明雖弱,但卻有近水樓臺之便;當下東北部對印度文明的認同都已經十分之低;等到這兩大文明強勢進入,東北部的分離主義傾向將更加難以控制——而且,受外部操控的風險還大幅增加。

    只是,雖然中緬印孟經濟走廊存在巨大的隱患,但印度又不能直接予以拒絕。這又是為何?

    第一是為了遏制動亂。雖然東北部天然存在強烈的分離主義傾向,但使這種傾向轉變為反叛舉動的原因,還是經濟上的落後——如果大家都能老婆孩子熱炕頭,那就算對印度文明不認同,也犯不著把腦袋別再褲腰帶上去扯旗造反。

  • 7 # 一翁16

    上世紀七幾年,印度利用地理及政見矛盾肢解了巴基斯坦。東巴西巴人口密集資源良好,產業豐富。印度:尼哈魯與巴基斯坦:葉海亞汗。對中華有絕對不同政見。所以成今天巴鐵,阿三。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佩戴首飾有哪些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