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庶長12

    因為涵谷和潼關的距離比較近,涵谷關更加靠近中原,潼關更加靠近長安,涵谷在漢代以前比較重要是因為秦國要東出,而漢代以後潼關比較重要是因為防守離長安的補給線近

  • 2 # 擇善固執502

    認同一樓的認識。

    潼關、函谷關於關中政權而言就像兩道門,當其實力一統天下,自然門戶開放接受天下朝拜;當還未統一天下但積蓄足夠實力準備出門逐鹿中原時,自然內門(潼關)完全敞開,只留外門(函谷關)進可攻退可守;當實力下降,外邊的勢力想進入時,兩門都需防守,但內門明顯更重要

  • 3 # 穿越再現彼岸

    古代函谷關並非固定在一處,古代的潼關也隨著朝代的變遷也有變動,根據古代函谷關和潼關遺址考古,函谷關和潼關都有三處遺址,建設在不同的地方。

    要了解為什麼軍隊不直接攻取函谷關進關中卻非要走潼關這一問題,必須瞭解函谷關和潼關的變遷。

    函谷關的歷史變遷。

    函谷關現在的遺址有三處,分別是戰國時期的函谷關、漢朝函谷關、曹魏時期的函谷關。

    一、戰國時期秦國函谷關

    戰國時期的函谷關位於現在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現在已經沒有太多表面遺址留存。(戰國秦函谷關復原建築)

    這一函谷關和潼關相距140裡左右,中間連線的是著名的“函穀道”,函穀道中間並不是密封的,中間還有岔路可以繞過潼關。其實函穀道還特指函谷關的一條只有15裡的險峻道路,是因為河流沖刷或者地質變動形成的一條裂縫,是稠桑塬平面上的一條裂縫,主要是因為黃土的原因形成的,地勢比較險峻。

    函谷關就建設在函穀道這一大地裂縫的出口處,當年的戰國時期的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主要因為函谷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險峻的地形,第一,稠桑塬當時是茂密的森林灌木叢,形成天然的屏障,中間沒有道路,軍隊很不容易透過;第二,稠桑塬北面就是黃河,黃河的水流將黃土塬切割的非常陡峭,軍隊也不能行軍;第三,函谷關建設在唯一通道是函穀道出口,出口前是一條大溝,現在仍然存在一條長7裡,深17米的溝,當時這條溝裡應該有水,溝的長度還要長,並且在溝函穀道一側建設有城牆。

    如此和自然環境相匹配的函谷關確實是易守難攻,阻礙戰國時期六國由函谷關進攻秦國了。(民國時期秦函谷關,關前就是弘農河)

    二、西漢時期的函谷關。

    西漢時期,函谷關內稱作“關中人”,並且引以為傲,就像現在的首都“北京人”一樣,有地方差距。漢武帝時期的樓船將軍楊僕是河南新安人,對此感到非常不快,於是將自己的家產全部捐獻出來,在河南新安修建新的“函谷關”,這一函谷關距離秦國的函谷關向東移了150公里,這就是漢朝的“函谷關”。這樣新安也成了關內,關內的範圍擴大了。

    不過東移後的函谷關的戰略意義就不怎麼大了,失去了天險的依託,更多的是注重經濟利益和民間的民生了。新的函谷關雖然建立,但舊的函谷關仍然存在的,戰略意義重要。(新安函谷關城門)

    三、曹魏時期的函谷關。

    三國時期,曹操征討張魯、馬超,在距離函谷舊關10裡的地方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函谷關”。

    為何曹操要建立新的函谷關吶?原來經過兩漢幾百年的發展,函谷關的天然屏障已經基本喪失了。稠桑塬上原來茂密的森林已經幾乎沒有了,西漢時期在這裡設定了弘農縣,人口的聚集,對森林進行了不斷的砍伐,森林已經大都變成了農田,森林天險已經不復存在;同時,經過幾百年黃河水的沖刷,稠桑塬陡峭的黃河岸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河在這裡形成了灘塗,軍隊可以直接在這裡透過。如此的變化,使得原來函谷關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理優勢蕩然無存,成了兩側都有通道的無阻礙作用的關口。

    曹操看到這種函谷關的地理變化,於是在現在河南靈寶東北20公里處,在黃河灘塗建立新的關卡——“函谷關”,作為軍隊物資轉運的軍事要塞,從此洛陽到長安的人大都經過新的函谷關,而舊的函谷關通道基本算是廢棄了。(函谷關和潼關位置示意圖,秦函谷關旁邊就是曹魏函谷關)

    由於人為砍伐森林建設耕地和黃河不斷沖刷河南岸的峭壁,原來的函谷關不再是到關內的唯一通道,軍隊可以在黃河灘塗推進,越過原來的函谷關;軍隊也可以經過弘農縣推進,原來屏障在這裡的原始森林已經不存在了,被改成了耕地,軍事防守的重任落在了弘農縣的身上。因此函谷關的戰略位置大大降低了。

    潼關的建設和變遷。

    三國時期,函谷關的戰略位置嚴重下降,已經起不到屏障進攻的作用。196年,曹操開始建設函谷關以西140裡的潼關,最初建設此關的目的是為了屏障關西地區的軍隊進攻,主要是馬超、韓遂等關西軍閥,同時廢除函谷關。

    潼關是關中地區和山東地區通道上的有一個險要地理位置,潼關最早見之於史書在公元212年,曹操和馬超在潼關大戰,曹操依託潼關遏制了馬超對中原地區的進攻。

    潼關南接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有十二連城,北面渭水、洛水繞城匯流進入黃河,北部有華山之險要,構建城池和地理環境形成要塞,只有一條小路從崇山峻嶺透過,出來就是潼關城。(潼關關隘變遷圖,潼關被攻擊可以從禁溝,風陵渡和秦嶺山麓等,地形上比函谷關差,按照戰國時期的對比)

    這裡面不得不提到“禁谷”,“禁谷”是因為山上的因下雨水流直下,沖刷出來的一條寬30多米的深溝,長達七公里,直通潼河,是天然形成的屏障。

    潼關既可以遏制關中、關西軍隊的進攻,也可以遏制中原地區軍隊的進攻,代替了函谷關的軍事地位。

    隋朝時期(611年),潼關的位置南移了幾公里,到武則天稱帝后的691年,潼關再次遷至黃河、渭河的南岸,現在潼關的就是延續唐武則天時期建設的潼關,一直沒有改變。(民國時期的潼關)

    為何不能攻下函谷關繞過潼關進入關中地區?

    函谷關和潼關都是中原地區通往關中的交通要道上的兩個關鍵要塞,過了函谷關還要往西走140裡才能到潼關,過了潼關才真正到了關中地區,大規模軍隊的軍事行動都繞不過潼關。

    戰國時期的秦國為何沒有修建潼關,而到了曹操時才開始修建潼關吶?當時的秦國軍事人才輩出,考察了通往關中道路上可以建設要塞的地點,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函谷關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要比潼關要好,函谷關利用原始森林的阻隔和黃河峭壁的險要,中原地區的軍隊只能從東面來,秦國軍隊建設函谷關只用負責東面來的敵人就可以了,其他方向的敵人幾乎不可能越過這些天塹,防守的方向單一,需要的軍力也要少。

    而潼關建設要塞則使得秦國的國土向西收縮了140裡,平白無故的放棄了很多土地,再者潼關的地形不如函谷關封閉,容易出現漏洞。譬如唐末黃巢農民大起義進攻潼關是在“禁谷”偷襲成功,由於“禁谷”長期處於封閉狀態,下雨時又是山洪下洩的通道,因此這裡常年禁止通行,也很少有軍隊在此把守,黃巢起義軍鑽了這個空子,偷襲潼關得手;再譬如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農民起義,起義軍是在秦嶺內行軍,進攻潼關得手;再者,黃河、渭河也可以是軍隊進攻的方向,隨著軍事手段的進步,過去認為是天險的地方也稱不上天險了。

    戰國時的秦國根據考察認為,函谷關是修建要塞的最佳地點,而潼關則位居其次,所以沒必要重複修建兩個要塞。

    現潼關和山海關並列天下第一關,而函谷關已經籍籍無名了,究其原因是古代人(兩漢時期)砍伐函谷關周邊的原始森林和黃河沖刷河岸形成灘塗,使得函谷關賴以存在的地理優勢全部失去,它的軍事戰略地位不再重要,王朝也不會再費心經營這一要塞,改而修建潼關這一關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名裡帶豕字的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