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蒲公英育兒分享

    優秀短跑運動員的成長過程告訴我們:抓好少年兒童的基礎訓練是培養優秀短跑運動員的關鍵。那麼怎樣抓好少年兒童的短跑訓練呢?   

    短跑與其他運動專案一樣,要想達到優異的運動成績,必須進行科學的、多年系統的訓練,這裡只談基礎訓練階段(15歲前,兒童少年期),任務為:身心全面發展,增強體質,打好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基礎,培養對短跑運動的興趣和頑強的意志品質,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觀念。

      一、兒童期(小學階段)短跑隊員的選材

      隊員的選材應考慮體形、運動能力、技術特點、意志品質等多種因素。世界很多著名的教練認為:“短跑運動的選材重於運動能力的選拔,運動能力原始指標高,增長速度快的少年兒童具有較大的運動潛力”。根據短跑運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和少年兒童發育特徵,普遍採用以下練習作為評定運動能力的標準(見表)。小學階段可選拔兩次。8~9歲預選,人數可稍多一些,經過1~2年的訓練再進行復選。在兒童階段,女生比男生髮育稍快,所以指標均不低於男生,因此男女可用一個選拔標準。另外,對那些由於發育晚,原始成績低,並經過訓練後成績提高快的隊員一定要注意。因為他(她)們潛力更大。在根據運動能力選拔的同時,還必須重視其他因素,如意志品質頑強、體態形狀優良、腿部關節靈活、力量強等等。

      二、少年兒童訓練的具體任務

      1.全面發展,夯實基礎。

      2.有針對性地發展和提高柔韌、協調、靈敏、速度、彈跳、耐力等身體素質。

      3.在自然、放鬆跑的基礎上掌握正確的起跑、疾跑、途中跑技術,以及以發展身體素質為目標的多項活動能力和練習方法。

      4.培養短跑運動的興趣,樹立健康第一、終生體育的信念,培養頑強的意志和良好的品質。

      三、主要訓練手段

      兒童的短跑訓練是基礎訓練階段的前期,必須提高身體全面發展的水平。在這個階段內身體訓練的比重不應低於70%。身體訓練的方法、手段多種多樣,但必須符合短跑運動的特點和要求,適合短跑運動發展的規律。每個動作都要完成得準確、迅速、有力。我們經常採用以下手段:

      1.慢跑80m~150m。

      2.一般的或專項徒手操,原地或行進間的高抬腿跑、小步跑、跑跳步、後蹬跑。

      3.小足球、小籃球,多種追逐性遊戲。

      4.墊上運動。

      5.立定跳遠、多級跳遠、障礙、跳繩等跳躍練習。

      6.多種動作有機組合的迴圈練習。

      7.田徑專案的多項練習。

      速度素質是短距離跑的核心,又是少年兒童發展提高快的早發性素質,因此,在訓練中,應不失時機地提高速度素質。發展速度素質可採用以下手段:

      1.加速跑50m~80m。

      2.沖繩30m~50m。

      3.多種接力跑。

      4.下坡跑。

      5.追逐跑50m~60m。

      四、少年兒童短跑訓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運動負荷、方法、訓練的時間等都要適合少兒的特點。

      2.必須注意技術動作的正確性。

      3.注意抓住速度訓練的時機。

      4.注意動作的放鬆、間歇、恢復。

      5.注意訓練的系統性、趣味性。

  • 2 # 樂佳分享知識晶體

    跑步的速度由步頻和步幅決定的,兩個提高都會增加跑步的速度,優秀的運動員是兩者完美的結合,但有些運動員有不同的特質,例如中國短跑名將蘇炳添在步頻上是世界前列,世界飛人博爾特步幅相當驚人,將近3米,從提高步頻的角度看,步頻是屬於動作速度,需要從這幾個維度,其一是從反應速度開始提高,反射弧的靈敏度提高,包括收集資訊,傳給資訊,效應器反應出來,都可以提高動作速度,平常可以多練習聽不同訊號做出規定反應的練習,例如聽哨聲起跑,聽槍聲起跑,聽喊聲起跑,其二是肌肉快速動員肌肉的能力,也就是說一個訊號傳給效應器(肌肉)這個訊號能讓多少肌肉快速收縮,簡單一點多少肌肉是聽神經的指令,這個能力個體差異較大,也稱為神經對肌肉的募集能力,其三還與肌肉纖維的比例有關係,例如白肌肉比例高,收縮快,動作也會變快,可以練習,原地的快速踏步跑,小步跑等,步頻受到影響因素較多,步頻可提高的空間沒有步幅的大,如果想提升跑步速度兩者共同提高。謝謝,希望可以幫到你

  • 3 # 肖健章

    短跑專案的訓練在小學和初中期間,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運動生理特點,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要科學地符學生年齡的生理特點,循序漸進行訓練。尤其是小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根據學生易疲勞與恢復快的情況,在訓練中安排的訓練手段和方式讓學生掌握起來容易些,而且要使用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感興趣的方式。要求短跑教練員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要有成功的實踐經驗,才能熟練地運用訓練方式和手段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的生理特點,使學生打好短跑技術動作與身體能力的基礎,青少年階段遇到好的起萌教練,和後天努力去實現你的夢想目標 。

    短跑的正試比賽專案:60米(室內)100米.200米.400米.4x100米接力賽和4x400米接力賽。是無氧代謝運動,例如100米專案無氧代謝佔98%以上;200米無氧代謝佔90~95%,對於人體全面的能力要求很高。短跑的步頻的提高,1,要熟練短跑途中跑技術的基礎上;2,增加專項的肌肉力量;3,採用訓練手段提高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敏效能,能夠支配肌肉快速收縮。

    短跑的訓練過程中,有針對性的訓練內容和方法 ,倒如:1,有重點訓練技術的模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蹲距式起跑以後的加速跑練習......2,肌肉力量訓練和跳躍訓練......3,速度訓練;起跑訓練;途中跑訓練;行進間跑訓練......4,速度耐力訓練;專項跑和超出專項距離跑;5,體能訓練:內臟器官的訓練;神經系統的訓練;肌肉協調能力訓練;跑的週期性運動的平衡訓練;無氧代謝承受能力訓練。

    短跑專案例如100米全程技術動作:1,蹲距式起跑以後加速跑階段;2,途中跑階段;3,衝刺跑階段。經過訓練掌握了全程跑技術動作,你的百米成績的重要因素是步頻與步幅和保持最大速度。尤其是60米與100米專案突出的特點就是絕對速度,步頻與步幅要符合人的身體條件,例如短跑名將博爾特身高1.96米百米全程用了41步(步頻252);短跑名將蘇炳添身高1.72米百米全程用了48步(步頻288)。因為速度是步頻與步幅的產物,都是短跑途中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在短跑訓練過程中,突出重點安排多種方式進行步頻訓練。例如:跑的專門練習小步跑.高抬腿;站立式起跑;行進間跑;30米50米60米途中跑等。在訓練過程中就是根據年齡段突出重點發展,來適應少年時生理上可塑性強,來發展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使步頻在這個年齡段得到重點突出,符合青少年的生理特點。青少年時期的步頻訓練要在正確掌握技術動作基礎上發展,不注重技術細節,會影響途中跑技術動作,掌握不好正確的技術動作,使途中跑時向前效果不好或者不協調形成向前的阻力,在短跑訓練過程中要根據青少年的生理特點,制定科學系統的發展計劃。短跑的全程技術是經過長時間的系統訓練,而且還要在參賽過程中與對手競爭,逐漸豐富經驗提高心理素質,在激烈競爭中技術動作不變型,保持正確的步頻與步幅衝刺過終點線。短跑的訓練除了熟練全程技術就是專項的能力,不是單純的訓練步頻,只是在青少年的生理發育階段,進行突出重點訓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縫線路緩衝區是由什麼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