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技BOY
-
2 # 荒野歷史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援!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干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併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
織田信長生前,豐臣秀吉是他的屬下,而德川家康又是織田信長的盟友,所以一開始德川家康肯定不願意屈服於豐臣秀吉,於是兩人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秀吉曾多次強攻家康陣營,然而都沒有落到好處,反而被德川家康打得屁滾尿流!硬功不成,豐臣秀吉又是通婚又是送禮,在外交上打起了算盤,終於在苦苦哀求下德川家康最終決定不與秀吉為敵,但也並不臣服於他。直到豐臣秀吉統一了全日本,眼看奪位無望這才臣服於秀吉,很快德川家康被秀吉委以重任,做起了五大老。
最後豐臣秀吉徵朝,死在了野心之路上。德川家康乘勢而起,一舉控制了整個日本建立了江戶幕府即德川幕府!
-
3 #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1582年(天正10年)6月13日發生的“山崎之戰”,也稱“天王山之戰”,豐臣秀吉一舉打敗明智光秀,為主君織田信長報了大仇。接下來,於同月6月27日舉行了“清須會議”以商討織田信長的後繼問題和領地分配問題,說白了,這就是一個樹立豐臣秀吉個人權威和分贓的會議。
此次會議後,豐臣秀吉大權獨攬,而織田一脈備受冷落,這也直接導致了於天正12年(1584年)3月發生的“小牧長久手之戰”。日本史學家評論說,這一戰從3月份一直打到11月份,歷時大半年,可以說是豐臣秀吉和織田信長次子織田信雄後盾德川家康之間發生的唯一一次長時間的兵戎較量,也是最好的殺掉德川家康的機會。但素以狡猾善謀聞名的野心勃勃欲在中國寧波建都的猴臉大名豐臣秀吉,為何沒能利用這次機會滅掉德川家康,反而讓德川家康從容離去最終導致在自己死後豐臣家卻被德川家康給滅了呢?
其實,豐臣秀吉做夢都想滅掉德川家康的,之所以無法得逞的原因是老奸巨猾的德川家康根本沒有給豐臣秀吉對付自己的機會。 原來,同樣是在天正10年發生的“天正壬午之亂”時,早已洞悉了豐臣秀吉野心的德川家康就與當時勢力急劇擴張、龐大的相模國大名北條氏政和議並結成了姻親關係,由此,德川家與北條家形成了軍事同盟。這就是德川家康預料到有可能會與豐臣秀吉兵戎相見而未雨綢繆準備的後手。這從後來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在“上洛”問題上引發對立,北條家立即出兵佈陣作出欲進攻豐臣領地三河、關東的陣勢的舉動也足以看出德川家康、北條兩家的軍事同盟關係確實是存在的。
豐臣秀吉正是因為深深忌諱德川、北條兩家的軍事同盟以及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的處處防患於未然,才遲遲未能對德川家康下手,以致到最後德川家康坐大建立了江戶幕府,而豐臣秀吉一脈也最終為德川家康所滅。至於,有些觀點認為是豐臣秀吉念德川家康為主君織田信長的關係和其前輩身份才長期忍讓未能動手除去這個心腹大患,興許在豐臣秀吉坐大之前會有這種思慮存在,但等到了豐臣秀吉一統天下甚至要攻打北韓半島進軍中國寧波建都時,如果還說這種雄才大略的人會念舊情而甘留致命隱患不忍對德川家康動手,那就只有鬼才相信了。
至於日本戰國對後世的影響,當然是巨大的了。無論是從文化、教育、宗教、軍事、科技,以及風俗、生活等方面都可以說是影響巨大。可以說正是因為日本戰國時代積累下來了物質、精神等諸方面的巨大財富,才使得日本能夠得以順風順水的進入了明治時期這個輝煌時代。
-
4 # 歷史的拐點
這個問題問的好!秀吉不是不殺家康,而是想殺而不能殺。
原因我覺得有三點,但是歸集在一起就是權力的問題。
一、日本的政治體制,難定名份首先我們必須瞭解。日本的國家元首從古至今都是“萬世一系”的天皇。但是戰國前後掌控國家政權的卻是徵夷大將軍或者太政大臣。就如同三國時期,漢獻帝雖然貴為天子(國家元首),但是政權實際在宰相曹操掌握中。
徵夷大將軍或者太政大臣終究不是天皇。秀吉與家康之間也不是君臣關係,頂多是上下級,沒有根本性的地位差距。如果,無緣無故殺了家康,便開了個壞頭,秀吉自己的安危與地位便無法保證。除非狗急跳牆,否則真的得不償失。
二、戰場上的失利,造成政治上的被動秀吉與家康之間爆發過一場決定重要戰役。小牧長久手之戰,以秀吉的全面失敗告終。秀吉急於求成於是動用朝廷的影響力逼迫家康降伏。這樣的降伏是屈辱的,又是送母親做人質,又是嫁姐姐做人妻,更是給小姨子當兒媳。政治上秀吉對於家康處於絕對的被動。
三、豐臣政權的體系,先天不足或許因為出身卑鄙,秀吉對於天下人的位置表現的急不可耐。於是,他在尚未消除全部隱患的時候便成為了“太政大臣”。以政治的手段將不服氣的大名強迫降伏。為了安撫這些人建立了“五大老”體系。五家領地廣袤的外樣大名(出身獨立的大名),五大老之間互相合作保證豐臣政權的穩定,又互相牽制成為最高權力機關。同時建立“五奉行”(全為秀吉家臣出身)制度,作為最高執行機關,直接受秀吉領導以牽制“五大老”。這樣的政權本就以制衡為主,作為首腦的秀吉就像天平中間的秤桿,成為保持平衡的關鍵點。所以當作為中間支撐的秀吉死後,這樣的平衡便轟然倒塌。
結語原因我指出來了三條。但是細細品讀,其中全是“利慾薰心”“爾虞我詐”,三條理由滿篇滿幅都充斥相同的兩個字“權力”。
-
5 # 指尖看日本
1、沒有理由
當時德川家康已經投降臣服,並且非常順從豐臣秀吉,秀吉不需要殺死一個已經臣服又十分聽話的大名,畢竟他又不是神仙,能夠預測到幾十年后豐臣家會被德川家消滅。
2、統一日本需要德川家康德川家臣服的時候,日本還未統一,九州的島津家、關東的北條家、東北的伊達為首的奧羽諸大名,都沒有降服。
這時候秀吉有兩個選擇,一是攻打德川家殺死德川家康,雖然耗費時日,但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殺死德川家康之後呢?秀吉需要安排許多嫡系家臣進入德川家的遺領,然後再花上幾年時間消化,平定德川舊臣的一揆?
另一個選擇是不殺德川家康,讓他做一隻聽話的舔狗。這樣的話,德川家領地自然而然就納入了豐臣家的控制之下,而且德川家康還可以與上杉景勝一同負責東國大名降服的事宜,之後對東日本的檢地、領地分配都需要有力大名的支援,不然容易發生叛亂。即便與東國大名發生戰爭,也可以利用兩家的軍事力量作為先鋒侵入東日本。
相比之下,當然是不殺德川家康好處更大,能夠儘早統一日本。
豐臣秀吉沒有能力殺死德川家康嗎?當然不是,秀吉想殺德川家康還不是和玩一樣,但是真的沒有必要。
豐臣家最後的滅亡,和豐臣秀吉晚年的作死以及秀吉死後澱姬的作死等等都有關係,並不能說德川家康就一直想做個叛臣。要是豐臣家內部不發生分裂、實力強勁,主君也不是小孩子的話,德川家康興許只能一直作為一個大名存活下去而已。
回覆列表
豐臣秀吉透過小牧長久手之戰沒能打過德川家康,是使用的外交手段,迫使德川臣服。
德川已然臣服,殺降會使得其他的人膽戰心驚,說不定就反了。
德川臣服後,豐臣又重新劃分領域,把德川家康原先的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南信濃五國,換成關八州,年貢260萬石。
此舉,看似增加了俸祿,實則是借刀殺人,當時北條剛滅,北條勢力根深蒂固,豐臣秀吉想讓德川家康忙於平亂,自己好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