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之重

    現在的雷達技術十分先進,根本不需要專門的對空或者對地的雷達,一部有源相控陣雷達即可完成對空、對海、對地的攻擊。所以說,這也是現在戰鬥機向著多用途方向發展的必要條件,多用途戰鬥機只要安裝一部機載雷達,就可以實現對目標的自由切換攻擊。

    雷達的發展,其功能從最初的單用途,到如今的多用途;體制從單脈衝、到多普勒、再到無源相控陣、以及有源相控陣、甚至數字化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的發展時間已經不短了,如今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都把目標放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發展上。比如F22戰鬥機使用的APG-77、F35使用的APG-81、F18E\F使用的APG-79等等。

    早期的雷達由於功能較為單一,技術水平較低。一部雷達的功能太少,但是也可以對地,或者對空攻擊,例如,蘇25攻擊機可以攜帶空地導彈,對地面目標攻擊,也可以攜帶空空導彈對空攻擊。只不過,當機載雷達發展到多普勒體制時,基本上一部雷達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攻擊了,無論是對空,還是對地不必需要在單獨的區分了。當雷達發展到有源相控陣體制時,就擁有了多種工作模式。如對地、對海、對空的搜尋、跟蹤、鎖定;電子戰,多目標交戰、邊跟蹤邊掃描,氣象探測,地形測繪、合成孔徑超高解析度成像等等諸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的功能不僅有了大的提高,而且抗干擾能力更強,探測距離更遠,探測精度更高。所以說,現在的戰機只需要一部火控雷達,就能夠勝任所有的工作模式。

  • 2 # 筆不意馳

    雷達無法分辨地面固定目標,無法分辨地面緩慢移動目標,打擊固定目標時,必須先輸入地面目標的地理座標,才能定位然後攻擊;打擊緩慢移動目標時,用的往往也是目視裝置或紅外裝置搜尋,不是雷達。

    現在所說的對地雷達,或者雷達有對地功能,也是說雷達有下視下射功能的雷達,這個功能主要還是用於打擊空中目標,不是用來打擊地面目標的。

    由於地面回波訊號複雜,早期雷達無法分辨,後來有了過濾功能,是按照速度過濾背景雜波,這樣就把地面固定目標的回波,和緩慢移動目標的回波都過濾掉了。像汽車坦克這樣的目標,移動速度太慢,被過濾掉也不奇怪。

    現在用於對地攻擊的空對地武器,大多數是鐳射或紅外或電視定位的,大型武器還有用GPS、星光、慣性制導的。幾乎沒有用雷達的,原因就在於雷達訊號複雜上。

  • 3 # 一葉楓流

    現在都可以。

    對空作戰的雷達也可以對地測繪,與慣性導航裝置共同進行對地轟炸瞄準,自動控制投放武器的時機,規劃攻擊路線。

  • 4 # 孔乙己亂彈

    airborne.radar/機載雷達、是裝配在飛機上的各型別、型號雷達的統稱、是飛機的“千里眼、順風耳”。機載雷達的作用是控制和制導機武器、實施空中警戒、偵察、氣象保障準確航行和安全。

    作戰飛機的雷達(火控系統)還要為空空彈、空地彈、火箭彈、機載火炮、炸彈提供和打擊目標位置、速度、資料資訊……

    二代機時代空戰飛機與攻擊機的雷達有區別。

    隨著海灣戰爭結束雙重任務、多用途作戰飛機的作戰效能被世界各國軍隊重視。早期的攻擊機(強擊機)沒有專門的火控雷達系統,例如中國產“強5II”強擊機只是配置了對地(水)面目標探索與發現的雷達告警接收機、Hk-15鐳射測距儀、SH-1II射擊/轟炸瞄準具、205導航雷達。美國大名鼎鼎的“A-10”攻擊機同樣也沒有一體化雷達系統,採用ANALR告警接收機、ASN導航系統、ACS武器控制系統、以及AN/AAS-35鐳射搜尋跟蹤吊艙。

    三代機開始一機多型、作戰飛機多用途成為發展主流、火控雷達系統也向對空、對地多用途、模組化發展。中國產“殲擊/轟炸機”“殲轟七”配置了232h型多用途脈衝多普勒雷達系統、既能有效對抗空中目標、也能夠應對地(水)面目標、可探測發現70公里內“米格21”大小的空中目標、也可探測170公里左右的地(水)面目標。美國的F16D配置的ANAPG-68系列多功能火控雷達可有效探索70公里15個目標、對6個目標進行打擊。(J-10C戰鬥機)

    三代機的多用途火控雷達系統也與時俱進效能指標越來越先進,殲10C配置的JL-10A雷達具備中程攔截、近距格鬥、對地/對海攻擊、鋪助導航等等12個工作模式、具有邊搜尋邊跟蹤和多目標打擊能力、可同時跟蹤15個目標、打擊6個目標、探測距離達到100km。(美軍F15E重型戰鬥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米格29”火控雷達系統)俄羅斯的“蘇-30MkN”系列多用途戰鬥機火控雷達有多種型號可選擇裝配:N001v、N010、和ZHUK-27多普勒脈衝被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系統、可跟蹤15個目標、攻擊其中4個、可探測400km大型艦艇、120km可飛行小型空中和地(水)面目標!機載雷達以及發展到與作戰飛機效能融為一體的機載高科技產品。

  • 5 # 資訊所長

    現在如果很多東西講究的就是一物多用,也就是強調多功能!這在軍事方面被應用的更加廣泛,比如說戰鬥機,把原來的對地攻擊機、空優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等,集合變成了一種多功能戰鬥機,這就是目前大多數的主流戰鬥機,比如說蘇30和F15戰鬥機,更先進的比如F35和F22等等,既然一架戰鬥機具備對地對空對海等多功能的能力,那麼它的雷達肯定也是多功能的!之前的戰鬥機,雖然也具有一些多功能,但是雷達基本上還是老式的機械式雷達,基本上就是依靠的老式的反射面雷達,雷達安裝在機頭部位,可以透過轉動,來形成一定角度的對地探測的能力,所以也就是具備對空和對地探測和攻擊的能力!

    不過這種老式的雷達缺點太多了,比如探測距離短、跟蹤目標少和探測角度有限等,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了,所以一種新式的雷達應用到了戰鬥機上,這就是機載相控陣雷達。

    相控陣雷達具體的原理可能大家不是太懂,但是您只要明白,它是由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小雷達組成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每個小雷達單元可以獨立工作,它的天線不需要轉動,就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對不同的方向進行探測。目前還可以分成不同的雷達波束,分別對不同的目標進行探測跟蹤,並且可以發動攻擊,所以具有多目標的跟蹤攻擊能力。由於是由很多個雷達組成的,即使是壞了其中幾個幾十個,對整個相控陣雷達的影響還是有限的,所以可靠性特別高。所以現在裝備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更加具備對地對空對海的探測能力,而且不像之前的反射面雷達,相控陣雷達可以同時跟蹤地面和空中的目標,並且可以同時發動攻擊,效能強大!

    或許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機載相控陣雷達肯定是固定不動的,這點認識是錯誤的,其實有些機載相控陣雷達也是可以在工作的時候轉動的,這樣就結合了傳統雷達的特點,使得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角度範圍更大,因為就算是再先進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如果相控陣天線固定不同的情況下,探測的水平角度也不可能大於180度的,就比如人的眼睛,水平最大視角只能在達到188度,如果這個時候人腦袋可以轉動的話,是不是視界範圍更大,相控陣轉動也是這個原理,有些機載相控陣雷達是可以轉動的。

    比如如果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相控陣就向下轉動一些,這樣相控陣雷達主要覆蓋地面的目標;如果是是執行空戰巡邏任務,相控陣雷達水平不動或者向上轉動,這樣就可以主要探測空中或者高空的目標;如果是執行未知不確定的任務,那麼相控陣雷達就可以不斷的轉動,時刻探測地面或者空中的目標。

    正是因為相控陣雷達的強大功能,導致它目前已經成為所有先進戰鬥機的標準配置之一,所有現在和未來研製出來的戰鬥機,必定配備機載相控陣雷達,之前研發出來的戰鬥機沒有裝備的,也開始升級換裝相控陣雷達!目前很多現金的戰鬥機不光在機頭佈置了相控陣雷達,還在機身的側面安裝了雷達,這樣又可以同時探測側面的方面。

    所以目前戰鬥機裝備的雷達都是多功能的,執行對地對海對空任務都是可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劍姬如何打提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