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5016346600

    關於“一勺之多”典故說的最多的是乾隆所寫的詩:

    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

    無今亦無古,不減亦不盈。

    臘雪難為白,秋旻差共青;

    百川歸茹納,習坎惟心亨。

    卻笑祖龍痴,鞭石求蓬瀛;

    誰能忘天倪,與汝共濯清。

    譯文:

    我有一勺水,潑下去,化為東邊的滄海。

    千萬年來,無所謂過去,也無所謂現在,

    既不減少,也不會增多到無法裝載。

    臘月雪,也很難能有浪花那麼白,

    和秋天的天空不同,卻一樣美麗可愛。

    吞掉了大河小溪,百川歸大海,

    它是險阻,不可逾越,又溝通往來。

    秦始皇真是傻得可笑,為了求仙,

    竟然用神鞭把石頭趕下海。

    誰能忘記那天地相連的地方啊,

    我願和你一樣清澈,洗去身上的塵埃。

    海關老龍頭澄海樓前一塊碑,上書:“一勺之多”。澄海樓是清代皇帝多次休憩的地方。樓址處原有一座觀海亭,是明代早期觀海Range Rover之所。明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1611-1614年),兵部主事王致中在此建澄海樓。初建時為守城箭樓。

    清康熙九年(1670年)通判陳天植、乾隆八年(1743年)知縣張揩均曾重修。明代為海防所用,清統一關內外後,失去了戰略價值,漸漸變為觀潮望海的遊覽勝地。

    澄海樓上原有明代大學士孫承宗的手書匾額“雄襟萬里”,乾隆八年的御書匾額楹聯,匾為“元氣混茫”;聯為“日曜月華從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又有一匾“澄海樓”,為乾隆五十年(1789年)御書。從清康熙大帝至乾隆、嘉慶、道光等,每逢去東北謁祭祖陵或省親歸來途經山海關,都要親臨老龍頭,登樓觀海,飲酒賦詩。

    擴充套件資料:

    “一勺之多”出自四書中的《中庸》,原文:“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生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鮫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其意思是:

    今日的天是由很多明亮的物體組成的,成為無邊無際的天空,有太陽,月亮和星系不停的運動。它覆蓋著萬物。現在的大地,由一小撮土堆積起來的。

    但它廣大深厚。它載著三山五嶽而不覺沉重,振動江河大海也不洩漏,大地上的萬物都由它承載。再說這山,是由許多拳頭大小的石頭壘起來的。

    但它高大雄偉,生長著草木,森林。飛擒走獸居住在上面,下面埋藏著豐富的寶藏。再說這水,是由一勺勺的水匯聚起來的。但它卻深不可測。各種鮫龍,魚鱉在裡面生息著,並有萬物繁殖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y深夜發微博談孤存事件,不忘初心成為笑話?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