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放開那瓶可樂i
-
2 # 落葉季節最傷感
優勝劣汰,存在即合理,消失也合理,說說最大的缺點,首先螢幕沒有手機的邊框支撐保護,稍微有一丁點的磕碰很容易碎屏,而且這種螢幕的維修價格相對很高,真是心碎的聲音!
還有就是實用性不高,誤觸等缺點!
-
3 # 創業者李孟
小米11釋出會的時候,雷軍強調這次小米11採用的是微型曲面屏,也有防誤觸的功能,而在去年的時候全屏還在追求度數,88度這樣的極限曲面,的確在全面屏視覺上提升了不少,但是對於使用者體驗並不友好,我記得網上有個人分享了一個股市分析報表,看著都是上漲的,其實是下跌了,下跌的部分顯示在曲面部分,所以就很尷尬了,曲面屏太過分,內容方面不友好,也容易誤觸,
小米11為了防止曲面屏誤觸,也採用了很多的策略,帶來了防誤觸硬體級解決方案,徹底解決曲面屏誤觸問題。
傳統防誤觸:對邊緣進行全域性抑制 簡單粗暴對於螢幕邊緣的誤觸問題,業界大多采用軟體最佳化的方式進行邊緣遮蔽。也就是對螢幕邊緣的觸控進行抑制,拒絕使用者在邊緣區域進行觸控操作。
畫素遮蔽的方式雖然可以有效減少邊緣誤觸情況的發生,但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可能影響某些App內的一些正常操作。比如無法拖動瀏覽器側邊的捲軸、無法在邊緣進行點按等。
為了最大程度減弱畫素遮蔽帶來的弊端,小米10系列的邊緣防誤觸功能中提供了更精細化的調節選項。可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以及使用場景等,對螢幕邊緣的防誤觸區域進行個性化的精準調節,以在防誤觸和精準觸控間取得平衡。而小米11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專門加入兩顆握姿感測器,徹底解決曲面屏誤觸問題。
小米11擁有兩顆握姿感測器,分別位於機身上半部和機身下半部。這兩顆握姿感測器可實時監測相應位置的電磁波吸收率,當手機處於不同握持狀態時,相應位置的電磁波吸收率會發生變化。根據兩顆握姿感測器所反饋的訊號變化,即可對使用者的當前握姿進行準確判斷。
針對握持狀態 動態調整防誤觸策略小米11可實時判斷使用者當前的握持狀態,結合最新防誤觸演算法,觸發智慧防誤觸。
如:橫屏握持時,四邊均開啟防誤觸;握持下部時,下部兩邊開啟防誤觸,不影響其它邊緣操作;手機平放在桌面時,四邊均不開啟防誤觸。以此,實現對握持區域的準確觸控抑制。
另外,小米11更可結合加速度計和陀螺儀資料,針對使用者當前的使用狀態,對防誤觸策略做進一步的精準調整。如:當躺著看影片時,小米11可在當前握持狀態的基礎上,適當增大防誤觸區域大小。針對長期以來的螢幕誤觸問題,小米11透過加入兩顆握姿感測器,配合自研防誤觸演算法,實現了對螢幕防誤觸策略的智慧動態調節。讓曲面屏也有了直屏般的零誤觸體驗。
回覆列表
一直在用,而且最新的華為mate40pro也是瀑布屏。oppo也有類似的,小米雖然不是瀑布屏但曲面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