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交大黎荔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自秦亡後直到今天,對他的評價仍然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人盛讚他為“千古一帝”(李贄《藏書·卷二目錄》);有的人說秦始皇“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記》);有人歌頌秦始皇的統一事業:“秦主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自《秦王掃六合》),但《過秦論》、《史記》、《戰國策》、《新語》、《淮南子》、《鹽鐵論》、《漢書》等典籍中的對秦始皇均為負面描述,指斥他“以暴虐為天下始”(賈誼《過秦論》)。反正,秦始皇是一個大譽大毀集於一身的封建帝王,剛毅戾深,刑殺為威,很少在史料中見到他真實人性的一面。不過,有一個北大藏漢簡《趙正書》與眾不同。話說北大圖書館中藏有許多價值連城的孤本、善本,那些傳承中華文化文脈的中華古籍或海外回購,或百年傳承,或民間捐贈,以後有空,可以說說我在北大國書館古籍過刊中戴著白手套小心翼翼翻看的日子。回頭來說北大藏漢簡《趙正書》,其中對秦始皇形象的刻畫非常具體,從不同側面彰顯了秦始皇將死之時的悲痛、疑慮、惆悵、不捨的感情,為我們加深對歷史上真實的秦始皇的全面瞭解,提供了不少新材料與新視角。

    比如,秦始皇的“天命觀”在傳世文獻中很少涉及,《趙正書》則可以補充這方面的資料。秦始皇曰:“吾自視天命,年五十歲而死,吾行年十四而立,立卅七歲矣。吾當以今歲死,而不知其月日,故出遊天下,欲以變氣易命,不可於?……吾霸王之壽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據此,秦始皇的“天命觀”可總結為:知天命但卻想易命。從某種程度上看,這是一個很矛盾的邏輯。

    孔子主張“知天命”,《論語·為政篇》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秦始皇臨死之前也是五十歲,但他的“知天命”與孔子不同,他想延命抗天,變氣易命。這種“知天命但卻想易命”的態度,說到底還是對長生的渴望,也即希望打破“天命”的束縛。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書》中評價秦始皇道:“他的人生觀自然是一位非命主義者,他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所以他想永遠長生,而富貴始終在他自己的手裡。”無疑這是《趙正書》中秦始皇的註腳。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是開創一個時代的代表人物,但秦王朝又是歷史上一個極其黑暗的朝代。秦始皇統治的殘酷,與秦國曆史傳統有密切關係。秦是以一遊牧民族立國。從立國之日起,秦就處於同敵人戰鬥的環境中。“秦人耐苦戰”是歷史造成的,統治者的“酷烈”也是同這種戰爭的殘酷現實相一致的。從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統治手段始終是極為殘酷的:“夷三族”、“夷九族”,這在其它諸侯國是極為罕見的,殉人多至上百也僅見於對秦的記載。我去過那個空氣中千古散發著淡淡血腥味的鳳翔秦公一號大墓,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這裡暫不說秦始皇的千秋功罪,只以“欲以變氣易命”來看,秦始皇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在“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長生情結驅使下,派出了五百童男童女往東海求取長生不老仙藥,可以說率先作出超越常人思維的人類延命的科幻探索。從此,不少歷朝歷代帝王便把這項事業列入了朝廷的科技攻關計劃,一個個前仆後繼,壯心不已,求金澆銅鑄長生不壞之身,鎮守江山社稷直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秦始皇是不是很愚昧,妄求長生,做一些痴人說夢的傻事呢?

    如果秦始皇能夠活在當代,他的長生夢想也許會得到科學家的支援。剛剛我看到的一個報道,生物科技公司Gero的科學團隊最近在《理論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在死亡率模型中,有兩個引數隨著年齡的升高而呈指數式增長,而Gero團隊研究了所謂的斯特雷勒-米爾德文(Strehler-Mildvan,SM)相關,發現其背後並無真正的生物學原因,也就是說SM相關不是一個生物學的事實,而是一個人為的擬合性質,換言之,死亡率增長與年齡增長並無相關。雖然上述科研發現說起來很繞,但這個發現切身關係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得出結論,衰老是一種疾病,因此,可以治療。科學家正在努力尋找方法來延長人類的壽命,許多抗衰老研究正在快速發展。例如,人體變歧桿菌含量的多少與人體的生長、機體代謝、衰老等密切相關,百歲健康老人體內變歧桿菌的數量要比普通老人高約100倍。根據這一研究結果,國際醫學界提出了一個設想:如果人體內的變歧桿菌經過補充,能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人類的平均壽命就可能達到140歲以上。目前,各種抗衰老研究干預的研究,比如基因技術還在迅猛發展,介入控制細胞的分裂次數和分裂程式,可使老化過程延緩甚至停止,這意味著,人類壽命的延長可能沒有上限,甚至可活到宇宙盡頭?——這真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發現(當然地球資源能否供給這麼多長生人類,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且按下不表)。只可惜一代雄主秦始皇早生了2200多年,急火攻心亂磕藥導致只活了50歲,與作為財富象徵的100噸水銀及龐大的兵馬俑軍團,永葬於100-200年之內都不敢挖掘的秦始皇陵墓地宮的黑暗深處。

    什麼是變氣易命?“變氣說”曾出現於東漢王充的《論衡·變虛篇》,其文曰:“說災變之家曰:‘人在天地之間,猶魚在水中矣。其能以行動天地,猶魚鼓而振水也。魚動而水蕩,人行而氣變。’”《趙正書》所言的“變氣”無疑是王充所說的“人行而氣變”。在這一點上,是不是秦始皇很超前,兩千多年前就預測到了今天人類的基因技術和抗衰老幹預?也許,因為他是中國文化中的“法自我開”的異端,特立獨行,開宗變法,習慣用不同眼光看事情,對既成事實不屑一顧。一般人、常人、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是,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而顛倒常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去做那種大多數人認為不應該做或做不到的事情,被認為是瘋子、惡人的行為;知其可為而不為之,不去做那種應該做並且做得到的事情,則被認為是傻子、愚人的行為。孔子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典型,莊子是知其可為而不為之的典型。這個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常人,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為歷史奠定一個恆常的基礎,但他們無法進一步推動歷史的前進和發展;循行常道,至多隻能給我們一個安定的人生,而無法給我們一個充滿創造性和個性,因而真正有意義的人生。社會的進步、發展以及人生的真正意義,通常只能到“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與“知其可為而不為之”這兩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中去尋找。

    《趙正書》記載與《史記》有重大差異,比如秦始皇作為一代帝王痛哭流涕,不見於任何傳世文獻,但在《趙正書》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他臨死前痛哭,充滿了對“天命不可變”的失望哀痛,另一次是他懷疑李斯“侵主”而失控痛泣。此外,《趙正書》記載了胡亥繼位是秦始皇聽從李斯等建言後得到明確認可的,這真讓人大跌眼鏡!當然,我們絕不能拿《趙正書》來否定《史記》,畢竟孤證不立。但我從《趙正傳》中看到了一個從神的高位被拉下來、個性尖銳創新到遠超時代的秦始皇,給我的感覺無疑更加真實。

  • 2 # 訥於行

    中華文明綿延不絕最主要原因,眾說份紜。我覺得秦始皇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所以,儘管被許多人怒罵攻訐為“暴秦”,史學家並不敢否認贏政的貢獻,稱之為“千古一帝”。

    黃帝、伏羲、堯、舜、禹等三皇五帝孕育了“兩河流域”等華夏文明基因;至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算是漢文化的童年;秦贏政統一六國,設立郡縣,制定“文同種、車同軌、量同衡”等基本制度,使神州大地歸於一統的文化認同。經前漢後漢培育,尤其漢武帝“黜廢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孔孟之道至高無尚思想統治地位,才有了後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漢文化對江山社稷的認識。

    五千年文化,生生不息…秦始皇功不可沒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本質上是個利益場、等級場,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