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
《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
是時趙人徐樂、齊人嚴安俱上書言世務,各一事。
徐樂曰:”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於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無鄉曲之譽⑤,非有孔、墨、曾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
嚴安上書曰: ”臣聞周有天下,其治三百餘歲,成、康其隆也,刑錯四十餘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餘歲,故五伯更起。五伯者,常佐天子興利除害,誅爆禁邪,匡正海內,以尊天子。五伯既沒,賢聖莫續,天子孤弱,號令不行。諸侯恣行,強陵弱,眾暴寡,田常篡齊,六卿分晉⑧,併為戰國,此民之始苦也。於是強國務攻,弱國備守,合從連橫,馳車擊轂,介冑生蟣蝨,民無所告愬。“
……
書奏天子,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於是上乃拜主父偃、徐樂、嚴安為郎中。〔偃〕數見,上疏言事。詔拜偃為謁者,遷(樂)為中大夫。一歲中四遷偃。[1]
譯文
這時,趙人徐樂、齊人嚴安都向皇帝上書,談論當代重大事情,每人講了一件事。
徐氏在上書中說:”我聽說國家的憂患在於土崩,而不在於瓦解,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什麼叫土崩呢?秦朝末年就是這樣。陳涉並沒有諸侯的尊貴地位,也沒有一尺一寸的封地,自己也不是王公大人和有名望的貴族的後代,沒有家鄉人對他的稱讚,沒有孔丘、墨翟、曾參的賢能,沒有陶朱、猗頓的富有。但是,他從貧窮的民間起兵,揮舞著戟矛,赤臂大喊,天下人聞風響應,這是什麼道理呢?……“
嚴安上書說: 我聽說周朝治理天下,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的時期有三百多年,成王和康王時期是最隆盛的,擱置刑罰四十多年不用。待到周朝政治衰微時也有三百多年,所以五霸才能輪番興起。五霸這些人經常輔佐天子,興利除害,誅伐暴虐,禁止奸邪,在天下扶持正道,以此使天子得到尊貴。五霸都去世後,賢聖之人沒有繼起者,使天子處於孤立軟弱的地位,號令不能頒行。諸侯恣意行事,強大的欺凌弱小的,人多的損害人少的,田常篡奪了齊國的政權,六卿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共同形成了戰國紛爭的局面,這是百姓苦難的開始。於是強大的國家致力於戰爭,弱小的國家備戰防守,出現合縱和連橫的策略,使者的車子疾馳奔波,戰士的鎧甲帽盔生滿蟣蝨,百姓的苦難無處申訴。
徐樂和嚴安的奏書送交天子,天子召見了主父偃和徐樂、嚴安,對他們說:“你們都在哪裡啊?為何我們相見得這樣晚?”於是,武帝就任命他們三人為郎中。主父偃屢次進見皇帝,上疏陳說政事。皇帝下令任命他為謁者,又升為中大夫。一年當中,四次提升主父偃的職務。[2]
典源
《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
是時趙人徐樂、齊人嚴安俱上書言世務,各一事。
徐樂曰:”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於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無鄉曲之譽⑤,非有孔、墨、曾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
嚴安上書曰: ”臣聞周有天下,其治三百餘歲,成、康其隆也,刑錯四十餘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餘歲,故五伯更起。五伯者,常佐天子興利除害,誅爆禁邪,匡正海內,以尊天子。五伯既沒,賢聖莫續,天子孤弱,號令不行。諸侯恣行,強陵弱,眾暴寡,田常篡齊,六卿分晉⑧,併為戰國,此民之始苦也。於是強國務攻,弱國備守,合從連橫,馳車擊轂,介冑生蟣蝨,民無所告愬。“
……
書奏天子,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於是上乃拜主父偃、徐樂、嚴安為郎中。〔偃〕數見,上疏言事。詔拜偃為謁者,遷(樂)為中大夫。一歲中四遷偃。[1]
譯文
這時,趙人徐樂、齊人嚴安都向皇帝上書,談論當代重大事情,每人講了一件事。
徐氏在上書中說:”我聽說國家的憂患在於土崩,而不在於瓦解,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什麼叫土崩呢?秦朝末年就是這樣。陳涉並沒有諸侯的尊貴地位,也沒有一尺一寸的封地,自己也不是王公大人和有名望的貴族的後代,沒有家鄉人對他的稱讚,沒有孔丘、墨翟、曾參的賢能,沒有陶朱、猗頓的富有。但是,他從貧窮的民間起兵,揮舞著戟矛,赤臂大喊,天下人聞風響應,這是什麼道理呢?……“
嚴安上書說: 我聽說周朝治理天下,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的時期有三百多年,成王和康王時期是最隆盛的,擱置刑罰四十多年不用。待到周朝政治衰微時也有三百多年,所以五霸才能輪番興起。五霸這些人經常輔佐天子,興利除害,誅伐暴虐,禁止奸邪,在天下扶持正道,以此使天子得到尊貴。五霸都去世後,賢聖之人沒有繼起者,使天子處於孤立軟弱的地位,號令不能頒行。諸侯恣意行事,強大的欺凌弱小的,人多的損害人少的,田常篡奪了齊國的政權,六卿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共同形成了戰國紛爭的局面,這是百姓苦難的開始。於是強大的國家致力於戰爭,弱小的國家備戰防守,出現合縱和連橫的策略,使者的車子疾馳奔波,戰士的鎧甲帽盔生滿蟣蝨,百姓的苦難無處申訴。
……
徐樂和嚴安的奏書送交天子,天子召見了主父偃和徐樂、嚴安,對他們說:“你們都在哪裡啊?為何我們相見得這樣晚?”於是,武帝就任命他們三人為郎中。主父偃屢次進見皇帝,上疏陳說政事。皇帝下令任命他為謁者,又升為中大夫。一年當中,四次提升主父偃的職務。[2]